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一品寒门 > 第一卷旭阳逐星辉 第81章 魁星阁蹭喜气

“孟兄也认识魏三公子?”

孟青云还在玩味这个名字,听蒋德问话,只是木然点点头,反应过来又摇头道:“不认识,只是名字耳熟而已!”

“魏三公子今年十八岁,是县城富豪魏昭的三儿子,自小聪明好学,据说九岁就能成诗,被誉为县城第一才子。魏昭特别重视对他的培养,专门请举人秦彤教学,曾夸口说就算把县城的六个粮米店全卖了,也要供儿子金榜题名,”

“魏三公子也不负众望,首次参加县试就拔得头筹。据说他早就视县试案首为囊中之物,还放出豪言,要以三个第一结束童试,然后三元连中,成为有史以来,溪南县首位状元……”

咦?

这两个骚包都一样狂躁啊!

魏忠贤就是单文柏的加强版,不过这“小太监”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家底厚,人聪明,众星捧月••••••这种含着金钥匙来的人,自然不知道什么是低调。

孟青云不在乎名次,只要顺利拿到秀才或举人等功名,为家里减免税负和徭役,替自己夺一张护身符就知足了。

至于当官……这个想法太遥远,再说他也没有这样的准备。

官场是个大染缸,如果将自己染成贪官,也去剥削民脂民膏,和自己曾经痛恨的人有什么区别?

倘若东窗事发,绝没有冰箱让他藏银子,他也没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算了,还是做生意来的钱亮堂。

其实,做生意也能光宗耀祖。

慢慢浏览完县试榜,孟青云终于又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管玉泉,三十二名。

这个名次好,正好压单文柏一头。

杜茂才成为县试大赢家,保五人,三人上榜,估计明年求他具保的学子会踏破门槛。

二人离开县衙,约好晚上齐聚,然后各自回家。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虽说才迈了一小步,但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喜悦就应该分享给关心自己的人。

孟青云回到菜馆,将消息告知大伙,引来满堂喝彩。

该发红包了!

孟青云拿出钱,每人发了个88钱红包。

这钱不能多,多了就是显摆,适得其反,少则是吝啬,不多不少才是喜庆。

可惜没有手机,不然在群里发一个拼手气红包,让他们领略那种错过了几个亿的喜悲,也蛮有意思的。

可惜,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过了县试,最应该感谢的人应该是杜茂才。

可以说如果不是杜茂才竭力培养,他根本没有现在的成就。

如果把杜茂才比做一个雕刻匠,他就是杜茂才精心雕刻的一件作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孟青云携重礼去拜访恩师。

到杜茂才家,见管玉泉也在。

原来他看榜去的迟,看到榜上情况,第一时间来报喜。

杜茂才把喜悦藏在心里,他表情严肃道:“过了县试固然可喜可贺,但这只算科举路上迈出了右脚,如果府试过不了,明年还得从县试考起。因此,你们不要沾沾自喜,加紧复习,过了府试才算真正迈出第一步。”

童试共有县试、府试、院试,过了府试就是童生,就算考不上秀才,以后的科举路也轻松不少。

童生的科举直接从院试开始。

也就是说,没有童生,就是原地踏步。

“青云,这次你输给魏忠贤,就输在试贴诗上。你的优势在记忆,帖经、默义等不用担心,但试贴诗、杂文、策论等文章,你和其他考生比,没有优势。府试共考三场,第二场开始就有这些内容,你得加把劲。还有那些应用文,虽是偏门,但不得不防。你要好好写,仔细琢磨,不能掉以轻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科举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先生不亏是先生,几句话就找出问题所在,还点明了以后的路。

孟青云毕恭毕敬道:“弟子谨记先生教诲,绝不辜负先生一片苦心!”

“那从明天开始,再次进行冲刺复习,府试在四月,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这……”

孟青云稍做迟疑。

三月是春种季节,种辣椒和苜蓿迫在眉睫,这是今年的计划,自然不能砸了。

科举和致富是今年的两个目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个都不能丢。

少顷,孟青云道:“先生恕罪,弟子最近必须返乡一趟,种植番椒的事必须亲力亲为,可能得耽误一段时间,等我回来后,再请先生指导!”

杜茂才沉思稍许,想到油泼辣子的味道,默许孟青云返乡,他拿起笔道:“替我研墨!”

然后拿起笔,略略思忖,便在纸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写完,递给孟青云。

三道试贴诗,三道时文,三道策论。

“返乡后抽空做出来,这里面各有一道截搭题。虽说在府试中不容易出现截搭题,但不防一万,就防万一……”

孟青云俯首答应,谈了一会儿,孟青云邀请二人参加今晚聚会。

二人自然答应。

辞别恩师,正好顺路,二人结伴走了一会儿,就听一阵怪异的乐调响起。

管玉泉听到后突然兴奋道:“孟兄,我俩去蹭点喜气,为府试讨个好兆头!”

蹭喜气?

孟青云不解道:“是怎么回事?”

“去就知道了!”

孟青云随管玉泉左拐右拐,片刻后眼前出现一魁星阁。

只见一簇人跪在魁星阁前磕头作揖,几个儒生吹拉弹唱,口里含糊不清念着什么歌诀。

魁星阁门口有一个长案,案上摆着祭品,是血淋淋的三牲头颅。

魁星是主宰世间功名禄位之神,所以文人拜魁星拜的最虔诚。

魁星右手握朱笔,左手持墨斗,据说魁星朱笔一批,就能改变文人的命运。

“魏昭在县城有头有脸,儿子是县试案首,自然要拜魁星。我们也去跪拜,蹭点喜气。”

听过蹭饭蹭WiFi,还没有听过蹭喜气的。

孟青云不会去蹭,他是孟氏菜馆掌柜,阁明目张胆蹭别人喜气……这人丢不起。

“明天我们也买点祭品来祭拜,何必蹭人家的喜气。”

“孟兄有所不知,拜魁星得请儒生坐阵,才有诚意,前面四个是县城鼎鼎大名的儒生,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请的动。还有就是,只有榜首献祭,喜气才最佳!”

管玉泉不由分说,拉着孟青云就往前走,孟青云甩开他的手,正要回走,一阵微风吹过,孟青云嗅到一丝味道。

“咚咚咚!”

孟青云心脏如同擂鼓般跳动。

怎么会有它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