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一品寒门 > 第一卷旭阳逐星辉 第65章 孟青云的开胃菜

“大人饶命!”

“大人明鉴,我们莫家是纯粹的大宇百姓,世世代代没有离开过溪南县,三辈无犯法之男,五世无再婚之女,一直老实本分,根本不认识什么前朝余孽••••••”

这些本官自然知道。

但像你们这些贪得无厌,恩将仇报,并且嘴上跑马车的刁民,不给点惩戒,永远不知道收敛。

世风就是被你们这些老鼠败坏的!

葛元不予理睬,冷冷道:“拖出去,行刑!”

惨叫声和板子的击打有节奏的结合起来,此起彼伏,有一种打击乐和声音共鸣的感觉。

一会儿母子被拖进来,像两条死狗一样瘫在堂前。

这也就是衙役没有下死手,都是皮外伤,否则二十板子下去,非死即残。

“莫顺,你老实交代,你与前朝陈氏有何关系?”

葛元看似问案,话头却跑到调查莫家是不是内奸上。

莫顺吓坏了。

如果沾上前朝陈氏,莫家就是反贼,那是要满门抄斩的罪名。

莫家连陈姓人都不认识几个,哪认识前朝陈氏。

一家人反复辩解,举各种例子,最终葛元相信了,他厉声道:“本官对本案的判决,尔等可还有意见?”

“没有!没有!”

“大人判的千真万确!”

••••••

一连串的赞颂后,葛元一拍惊堂木。

“退堂!”

孟青云等人有惊无险回到菜馆。

然后他告诉孟森和桃花,现在太忙,等腊月回老家,给他们完婚。

孟青云认为孟森的婚事再无波折,他准备月底轮换回家的时候,给孟森父亲孟鹤云写一封信,说明情况,让他提前安排好一切事宜,回家就完婚。

让孟青云始料不及的是,更大的风波还在后面。

忙碌的日子总是很快,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今天杜先生布置了当堂策论文,与经商有关,明显暗含评论陛下鼓励经商的国策。

这题目好写。

最简单的写法就是列举经商的逐点优势,然后写英明神武的陛下最关心民生,他早就看穿一切,所以才鼓励经商,如此国富民强,大宇朝千秋万代,一统寰宇等等。

对!

这就是个马屁题。

猛拍陛下马屁,阅卷官员怎么也得给个差不多的分。

据说,马屁题答好了,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孟青云毕竟来自后世,经商的理念完全超过这个时代,糅合进去后世的经商理念,一下子拔高了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更可贵之处在于,孟青云不露痕迹拍了陛下马屁,使这篇文章在立意上又拔高一个层次。

杜茂才惊呼连连。

如果科考时写出这么一篇策论文,孟青云几乎能得满分。

趁先生心情好,孟青云突然道:“先生,我想参加明年的童试。”

授课起初,杜茂才就说了,他的目标是后年的童试,孟青云却想明年就考。

有枣没枣打两竿子试试。

多参加考试才能积累丰富的临场经验。

后世那么多高考生,哪个不是“冬考三九,夏考三伏”,不在考试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哪有你的985和211。

“按理说,半年时间要过童试,无疑是痴人说梦,但对你来说可能是个变数,明年参考,不是不可以考虑。”

杜茂才沉思片刻道:“不是我给你泼冷水,你的学业虽然突飞猛进,但与同科考生还是有很大差距,他们苦读了数年乃至十几年,积累的知识肯定多。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所以你考中的概率不大。但,后年考,你的时间充足,考中秀才的可能性非常大。”

孟青云一本正经道:“先生,我参加科考是为了积累经验,通过考试明白自己到底差在哪儿,然后查漏补缺,奋起直追。再说县试也耽误不了几天,如果县试过不了,我接着复习也来得及!”

这不是耽误不耽误时间的问题,这是节奏问题。

如果参加后年的童试,我们的复习就是一样一样夯实,将基础打扎实。

参加明年的童试就不一样,我们的复习就得涉猎各处,还得加快步伐。

被迫走马观花,基础不扎实。

杜茂才再次沉思。

良久,他道:“既然你有这样的想法,咱们就努力一把,从明天开始,多加半个时辰,我们得适当做点模拟题,查漏补缺。”

次日课堂,杜茂才拿出一套试卷道:“今日开始我们做试卷,在试卷中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补上这个缺口。我这儿有近十年的童试试题,做完还有我这几年收集的几十套模拟卷。科举之路任重而道远,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我们不能有丝毫大意。”

熟悉的路数又来了。

三年科举,五年模拟,真题集做到吐。

不论那个时代,题海战术都是学生增分最有效的措施,这个主题永恒不变。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谁若抵触老师的法宝,就会丢了自己的命根。

“拿到试卷不要急着作答,先审阅试卷,审题目,待心情平静,再开始答题。”

杜茂才谆谆道:“卷面上的空白是有限的,字的大小也得衡量好,不然空白不够,没地方加塞。不能把墨水滴在试卷上,否则便是污卷,污卷会扣分。也不能写错字,错了涂改,也属于污卷••••••”

一系列考场注意事项说完,孟青云开始审卷、审题。

嘤嘤嘤,太感动了。

先生的敬业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试卷是手抄的,从笔墨新鲜程度看,大概是连夜抄出来的,孟青云脑子中立刻出现昨夜杜先生奋笔疾书的画面。

先生的恩情无以为报,唯有更加努力,考取高分,不能让先生的心血白费。

嗯,束脩肯定要增加,先生主动加课,劳累得有回报。

看完试卷孟青云愣住了。

原以为帖经就是填空题,很简单的东西,现在看来他对填空题有误解。

前世的填空题是填上下句,而现在的填空题••••••这也叫填空题?

默写题好不好!

开头第一句,末尾最后一句,中间空白部分,最少的也有数百字。

怪不得原主屡考屡败,这题目没有强大的记忆力,只能抓狂。

不过对于孟青云来说,这就不是事。

他所做的就是把字写漂亮,不出错,答题速度跟上就够了。

帖经题就是孟青云的开胃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