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一品寒门 > 第一卷旭阳逐星辉 第58章 你倒是把话说完啊

“阿嚏!”

“阿嚏!”

孟学永父女接力打了个喷嚏。

“孟老爹、阿姐,别感冒了,回家去吧,看来青云忙活生意,今天是不会来了!”

王永胜劝道,“已经在村口等了一个多时辰了,如果来,早该来了!”

“那就回吧!”

孟学永失落的心情不言而喻。

他再次不甘地抬头远眺,见还是没有儿子的身影,不由叹口气道,“以往的重九日,他总是嚷着吃桂花糕,今年做好了,他却不来。”

转头走了几步,孟学永再次转身远眺,良久,他转过身来气鼓鼓道:“小兔崽子,中秋节不来,重九日也不来,就连封信都不捎过来,把家都忘了。”

三人走回家,已经身躯凛凛的旺财摇着尾巴跑过来,极力讨好,似乎在低声哀求:“主人,以后出门记得带上我!”

“孟老爹,我也该回去了!”

“永胜别走,你里里外外忙了半天,把家里的活都干完了,让你空着肚子回去,不显得我孟老汉小气么?”

孟学永和蔼道,“今日重九,等吃过饭再去,顺便给你爹娘带些桂花糕,我家做的多,吃不完!”

王永胜不敢再说走,孟老爹翻脸比翻书还快,这几个月就为此类事,他被责骂了好几次,长记性了。

“那我去给猪添草。”

王永胜拎着割来的草,走到后院,猪听到响动,立刻不安起来,它们哼哼唧唧在圈内乱跑。等王永胜到猪舍边,看到的是立在墙壁上的五头肥猪。

这群吃货,永远没有个饥饱。

黄牛母子见到王永胜给猪添草,哞哞哞抗议不公平待遇,王永胜又去拿来一捆草,添给抗议者。

“咯咯咯咯••••••”

这时,一只母鸡产蛋后兴奋不已,高声向世界表白自己大功告成,王永胜在鸡窝里捡起几枚蛋,回到前院。

鸡咯咯,狗汪汪,猪哼哼,牛哞哞,这些农家普遍的景象,往日听到,孟学永觉得顺心,今天却格外惆怅。

鸡肥猪壮,就等儿子回来宰着吃。

可儿子••••••

孟学永心里更加空荡荡的。

不一会儿饭熟了。

韭菜炒鸡蛋、素炒菘菜、香菇炒肉、红烧肉,四个家常菜加白米饭,今日的饭菜还算丰盛。

“永胜吃,不要拘束,就把这儿当成你家。”

孟学永满面春风道,“这几个月,里里外外把你累坏了,老汉打心里过意不去。”

“不累,这是我应该做的。”王永胜谦虚着,见孟学永给自己夹菜,又忙改口道,“孟老爹,不麻烦你了,我自己来!”

吃着美味的饭菜,王永胜不由称赞道:“阿姐好厨艺,这几个菜大有青云的风范。”

王永胜又勾起了孟学永对儿子的思念。

他怔怔盯着王永胜,恍若儿子就坐在眼前。

王永胜却直冒冷汗,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

以前孟青云就坐在这个位置,一家三口说说笑笑,那日子真欢乐。

回过神来,孟学永夹起菜放在嘴里,感到一点味道都没有,如同嚼蜡。

还是幺郎做的菜有滋味。

再无话头,吃完饭王永胜告辞,孟迎弟把装好的桂花糕递给他。

王永胜接住道:“孟老爹、阿姐,我回去了!”

“迎弟去送送永胜。”

出了大门,王永胜悄悄问道:“阿姐,我刚刚说错什么了?你爹盯着我的眼神怪怪的。”

“是爹想阿弟了,你以后在爹面前不要再提阿弟。”

“哦,阿姐,我先回去了,明天再来看你!”

“去吧!”

孟迎弟呆呆看着王永胜的背影,良久才转身回来。

进了厨房,孟迎弟见父亲还在那儿坐着,她立刻意识到自己送王永胜有点时间长,爹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孟学永突然道:“永胜这孩子不错,读书识字,机灵也勤快,这几个月多亏他照顾,不然我父女俩可就累趴下了。尤其夏收和秋收,他就像给自己家干活一样,要不然••••••”

爹,你倒是把话说完啊!

半句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要不然让他做女婿?

想到女婿,孟迎弟脸一下子红了。

她赶紧洗锅,用碗筷奏鸣声掩饰她的羞涩。

••••••

在写作上,杜茂才下了大力气,各类策论题如何破题承题,从什么角度入手写,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从什么话题写,才能让阅卷考官青睐,得到高分。

而且这类题目对字数要求严格。

字数少了自然分数少,但字数多了没地方写,突兀结尾,便成虎头蛇尾,得不了高分。

因此写作前一定要勾勒好框架,在字数范围内完成,做到尽善尽美。

于是每堂课都变成了当堂作文。

孟青云绞尽脑汁写出的文章,被杜茂才批个一塌糊涂,然后他把整个文章解剖,小到用词造句,大到框架勾勒,构思立意,都细细讲解。

最后自然要求他重写,直到杜茂才认为能过关为止。

科考复习非常枯燥,孟青云却苦中作乐,他不仅要完成杜先生留下的作业,还重新拾起了写日记的习惯。

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每日如此,善莫大焉!

而且孟青云发现了自己写作上的软肋,就是言之无物,太空洞了。

原因是他对国家大事了解甚少,而策论的题目大多与国家大事有关,比如水利建设,比如民族政策,比如商业利弊,甚至有可能出现岁币等有关内容。

前世信息爆炸,国家大事多少都能了解一点,而今世身在寒门,接触不到这些事,自然无存着手。

都不能无中生有,凭空编造吧!

这可真是输在起跑线上了。

所以孟青云又给自己加餐,他在书店买了好几本参考书,如《历年科考优秀时文录》,《优秀策论文精选》,《历届状元科考文小录》等。

这些书类似于后世的《优秀作文选》,《高考满分作文》,多读多看自然对考生有很大帮助。

慢慢地,孟青云的文章有了进步,从重写的遍数上就能感觉出来。

当然,最直观的是杜先生眉头。

转眼到了冬季,这日夏宁军来到孟森菜馆,找到孟青云道:“孟掌柜,明天老爷要陪夫人回娘家,他让小人来问,你有没有书信要带?”

“有啊!怎么会没有?”

孟青云顿时喜出望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