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一品寒门 > 第244章 唯有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功劳簿。

这三个字引入眼帘,盛桢兴趣大增,他想看看孟青云给自己粉饰,记录了些什么样的功劳。

不愧是生意人,这功劳簿记录全面细致,层次分明,盛桢一看就清楚。

匆匆浏览后,盛桢先是一阵惊叹,接着又是一阵赞叹。

功劳簿上记录的都是其他人的功劳,包括那些已经阵亡的将士,自始而终就没有提过自己一句。

换做其他人做主帅,恨不得把所有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但孟青云却把谁的功劳都记录到谁的头上,唯独忘了自己。

一点虚的都没有。

试问,这份心胸谁人能及?

这样的将官已经不多了。

嗯,这大概就是他大摇大摆回家的原因。

因为不贪功,便有邀买人心的嫌疑。

他这样自污,嫌疑便淡化了。

盛桢无奈自嘲,你才多大官?朕会猜忌一个七品官?

哎,难为这孩子了!

盛桢指着功劳簿道:“这个袁翔如此勇武,当属大宇猛士,朕一定厚赏!”

“攻下鹰嘴山第一道寨门,袁翔厥功至伟,此人若是在平原作战,绝对是以一敌百的猛将。臣有点纳闷,这样的猛将,怎么只是个九品武官?”

孟青云诚恳道,“军中有此猛将,当属将士楷模,定会带出一支铁军,臣恳请陛下升迁袁翔!”

“只要有功于社稷,朕不吝赏赐,袁翔之事,朕准了!”

又聊了一会儿,盛桢指着功劳簿最后道:“刘波、钟斌、骆高达,这三人不是军人,但功劳颇大,如果不是他们仨开凿简易攀道,鹰嘴山贼寇也不容易剿灭。”

孟青云低眉顺眼道:“陛下慧眼!”

盛桢哭笑不得。

这小子真是个怪人。

说他正直吧,时不时也会阿谀奉承。

说他奸佞吧,大多数时候却是正气凛然。

小小年纪就智谋过人,洞彻人情世故,藏巧于拙,几十岁的人都比不过。

更兼生意做的好,还炒得一手好菜。

简直就是全才。

盛桢又道:“你了解这三人吗?”

“臣护院安大雄是退伍兵,深得臣信任,他推荐刘波等三人,说也是退伍兵,还有些本事,让臣带在身边,或许有用。”

孟青云不解盛桢何故这样问,但也只能实话实说,“三人在军营中崭露头角,身手的确不错,臣便带在身边,至于他们身份,臣确实没查。陛下,他们身份有问题?”

盛桢摇摇头道:“他们确实是军伍出身,却不是退伍兵,而是被剥夺军籍,逐出军队的兵!”

孟青云皱眉沉思片刻道:“这么有本事的兵,怎么会逐出军队?”

“朕查过,他们是违抗军令,私自出战,被李朝剥夺军籍,朕很想知道其中原因!”

提到李朝,孟青云突然想起陈杰讲过的故事,十一个英雄被李朝剥夺军籍的耻辱。

难道他们正是十一人中的三个?

孟青云想了想道:“他们随军,等他们回京,就会真相大白!”

盛桢点点头,突然问道:“孟卿熟读兵书?”

熟读个屁!

只不过前世看过好多军事题材的书籍或电视剧,尤其做为一个键盘侠,没少在论坛上谈过兵。

就这样一个滥竽充数的“赵括”,来这个时代,居然成为运筹帷幄的谋士了。

想想就自豪。

“陛下别埋汰臣了,臣一介农家子弟,哪有机会熟读兵书。是臣喜欢读历史类书籍,这类书籍中或多或少有些军事知识,抚州府学藏书多,历史类书籍有不少,臣读了好几本,略懂点军事常识而已!”

这样啊!

朕怎么不相信呢?

你给腾儿讲的三国并存的稳定性,不会也是书上看的吧?

朕怎么没有见过这种书。

盛桢不好意思打破砂锅问到底,便想喊盛腾出来,让两个年轻人聊聊。

“陛下,请过目!”

不等盛桢有下一个动作,孟青云又拿出一个册子。

这又是什么?

盛桢迫切想知道内容,打开一看,都是鹰嘴山贼人的罪行。

一桩桩,一例例全都记录清楚。

嗯,这确实有点越俎代庖。

应该押解回来,交付衙门审问。

他为何这样做?

“陛下,这次剿匪就是给天下贼寇提个醒,断绝他们招安做官的妄想,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对待罪大恶极之贼,不可心慈手软。唯有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

盛桢点点头。

他明白孟青云的意思,就是担心有人从中作梗,给贼寇留情。

哼!

谁胆敢给贼寇留情,朕就不给他留情!

“咳咳!”

盛桢一声咳嗽,盛腾走出来。

额?

这人不是陪九公主吃饭的那个近视眼么。

他怎么在这儿?

哦,对了!

九公主曾说这人是她大哥,应该就是太子••••••

“孟翰林!”

盛腾打招呼,孟青云还在发愣中,猛然惊醒躬身道:“臣拜见太子殿下!”

“嗨,客气啥!”

盛腾很随和道,“咱俩就像在火锅店里一样,有啥说啥,孟翰林请坐!”

啥?

陛下在此,你让我坐?

孟青云故意装作憨实道:“臣不累,就站着回禀殿下吧!”

这滑头!

盛桢苦笑,随即借故出殿,把机会留给两个年轻人。

太子再三要求,孟青云勉为其难坐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到现在才真正懂得这句话包含的哲理••••••”

太子开始讲他实地考察的事。

讲了百姓的各种疾苦,同时也流露出要改变某些规则的想法。

太子下乡?

孟青云懵了,同时也对太子另眼相看。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居然能自降身份,和百姓达成一片,真是难得。

但愿太子能顺利登基。

懂得百姓疾苦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他能让大宇真正富强。

只是他这近视眼••••••等等,似乎我有办法,有机会把这个毛病给他处理掉。

孟青云当然不会袖手旁听,他把自己的见解加进去,和太子畅谈。

现在改革就是捅马蜂窝,但在太子心中扎根,若干年后,大宇的病就能由太子根治。

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又谈到三国并存。

三国并存,极其稳定,拉一个打一个是生存之道••••••

几天后,鹰嘴山一众贼人押解回京受审。

参战将士按功劳簿上记录**行赏,活着的人人有奖,阵亡的个个有抚恤金。

尤其袁翔连升三级,官居七品翊麾校尉。

刘波、钟斌、骆高达回京就回家,这日刚刚吃过午饭,来了个太监称陛下宣他们进宫。

进宫干啥去?

若是奖赏也不用进宫去领吧!

难道陛下发现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