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一品寒门 > 第187章 世间一切皆可为大道

一品寒门 第187章 世间一切皆可为大道

作者:填海的精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7: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绝活很多啊!

来段相声或者高歌一曲?

不行!

这似乎与大殿氛围不符,太违和。

那来段什么绝活呢?

孟青云思忖少顷道:“启禀陛下,学生会做生意!”

这还真是绝活!

论起做生意,大殿内没人是他对手,或者说他们不会才对。

有人对此嗤之以鼻。

徐国洋便是代表。

群聊是大伙表现的舞台,皇帝今日面试,就是为钦点一甲做考察。

理论上他们十人都有机会,所以得充分表现自己。

当然,贬低别人也是上位的有效手段。

别人失去机会,自己的机会才大。

“做生意只是小道!”

逮着这样的机会,徐国洋怎会轻易放过。

“我等读书人应寻求大道,以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为终极梦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刻牢记为陛下分忧,替大宇解难••••••”

徐国洋贬低孟青云的同时,彩虹龙屁拍的啪啪直响,一个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进士形象跃然众人面前。

最后落井下石道,“你开个火锅店是为自己谋利,能解决国家大事?”

“大道至简至易,我认为世间一切皆可为大道!”

孟青云不会就此认输,他娓娓道,“做生意可强国富民,社会繁荣,陛下重商这几年来,大宇经济飞速增长,百姓安居乐业,谁敢说做生意不是大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从小处着手,方显大道!”

“试问,诸位谁下过农田,洒扫过屋院,做过饭,可知粮米价钱,可知百姓一日几餐••••••诸如此类,在诸位眼里都是小事,可这却往往是关乎民生的大事!”

“不体验生活,怎么懂民情?假如去地方为官,连百姓生活都不了解,你如何做一个称职的官员?”

“在下曾在抚州府学求学,曾提意辞退斋仆,让学子自己洒扫,并分配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尝到劳动的苦,当官后就知道百姓的苦。”

“当时学子们异常抵触,认为读书人应扫除天下祸患为己任。在下当时说过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不屑做,大事不会做,这样的人做官后最终会成为怨妇般的官员!”

••••••

盛桢频频点头,孟青云的说辞似乎与他的共鸣。

大伙哪有胆子再辩解,只能保持沉默。

此刻话多,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便降低。

盛桢很满意,接着他又挨个儿艾特其他人,随意提问。

徐国洋吃了个暗亏。

本来他也是一甲有力竞争者,盛桢也喜欢他写的文章,但刚刚他贬低孟青云,让盛桢觉得他气量小,成不了大事,当即就排除到一甲之外。

面试结束,盛桢心中已有一甲人选,只等第二天金殿“传胪”,公布进士名次。

“传胪”就是新科进士依次被唱名传唤,进士闻名后,进殿叩谢皇帝。

而有意思的是,二甲第一名,也被称为“传胪”。

第二日,三百进士早早进宫,在礼部领取合身的公服换上,才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在金銮殿朝班之末等候。

公服也叫进士服,不属于官服,是专门为新科进士准备,在一些礼仪活动中穿的官方正装。

穿上进士服,排队行进,顿时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由于人数太多,皇帝一一唱名有点太劳累,便象征性地呼出一甲进士,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之名,其余进士则由官员代为传唤,称为“传胪”。

此刻,百官礼毕。

三百进士跪在殿外,屏住呼吸,忍着内心激动,等待唱名。

“康定六年戊卯科,殿试一甲状元陈士民觐见!”

盛桢喜欢改年号,康定是他用的最久的年号。

陈士民激动不已,他起身进入大殿,五体投地叩拜:“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桢赐平身后,再唱道:“康定六年戊卯科,殿试一甲榜眼魏忠贤觐见!”

魏忠贤叩拜赐平身后,盛桢又唱,这次声音明显激奋。

“康定六年戊卯科,殿试一甲探花孟青云觐见!”

我是探花郎了!

孟青云早知自己进入前十,但绝没有做前三的梦。

二甲他就知足了。

现实却让他激动不已,他强忍住内心慌乱,进殿叩谢皇帝。

“学生叩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本天子门生,自称学生合适。

“平身!”

“谢陛下!”

一甲三人都要单独进殿班前跪恩,但二甲和三甲不用单独出班,等传胪结束,他们一起进殿,一起行三跪九叩礼即可。

进士们特别珍惜这次机会。

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是今生唯一一次进入金銮殿面圣的机会。

他们中大部分人是要外放做官,以后很有可能会一辈子扎根在基层,做不出大贡献,休想进金銮殿。

“传胪”结束,新科进士退出大殿。

礼部的官员高举金榜领路,诸进士出左右掖门,置榜龙亭,复行三叩礼。

最后金榜在东华门外张贴三日,然后再交回内阁存档。

金殿传胪之后,便是夸街。

夸街有点后世走红毯的意味,意在彰显朝廷对科举及第者的重视和优待,激发更多学子挑灯夜读。

跨马夸街只有状元、榜眼、探花才有资格,其余进士都是步行跟在后面。

同样是进士,名次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

孟青云的马屁股后面跟着的正好是徐国洋。

他是第四名,只能跟在马屁股后面闻马屁了。

百姓早站在街道两边围观,啧啧声不断,趁机教育自己儿子。

人群中孟永山老泪纵横,旁边有人惊奇道:“老丈,你哭啥?”

孟学永自豪道:“我不是哭,我是高兴,那个骑马的是我儿子!”

哇!

探花郎的父亲啊!

你这儿子是怎么生出来的?

孟氏五姐妹相互搂成一团,喜极而泣,孟迎弟指着弟弟,对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儿子说:“儿啊,那就是你舅舅,长大后要和舅舅一样有出息!”

虎子更是喊道:“我长大要考状元,超过哥哥!”

你就不是读书的料,考个屁状元!

练你的武去吧!

铁梅斜视一眼虎子,心里却想着孟青云什么时候能替铁家昭雪。

远处,孔莹满脸幸福。

她心里默念,这就是我郎君,他是探花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