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贵女长嬴 > 第七十六章 诡谲的幕后(下)

贵女长嬴 第七十六章 诡谲的幕后(下)

作者:繁朵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1:20: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553节第七十六章 诡谲的幕后(下)

“沈兄可还记得,当年沈兄初到西凉时,曾与当时的西凉都尉沈由甲合谋,以沈兄自身为诱饵,骗得狄人大单于穆休尔亲率帐下勇士冒险赶赴边境诛杀沈兄一事?”清了场,又要求派出“棘篱”拱卫帐外,上官十一乃言。

他开口这番话让沈藏锋脸色骤变:“你是说这次戎人……?”

上官十一点了点头,神情凝重的道:“由于戎人先前计谋环环相扣,一直到帝都被围,我等才如梦初醒!这一次他们明明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优势,却偏偏占着帝都、燕州不去,我等汲取帝都沦陷的教训,自不敢轻易出击,以免落入陷阱。但这次,我苦思数日,仍旧想不出来他们流连不去的好处与生机所在!”

“所以我想,是不是有这样的可能――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生路?”

沈藏锋仿佛想到了什么,深深吸了口气,颔首道:“你继续说!”

“戎人当然不可能自投罗网,更不可能自绝生路。所以他们这么做,必然有缘故。”上官十一沉声道,“因此我就想到帝都沦陷!于我大魏而言,帝都沦陷不仅仅意味着国耻,此番东门的陷阱,更是使我大魏上至宗室、下至都中黎庶奴婢损失惨重!士族之中,阀阅世家皆无幸免!这一切于我大魏是大灾,于戎人,却是大胜!”

“纵观戎人百年来对我大魏的侵袭,从未有过如此战绩!”

上官十一眯起眼,“在这种情况下,不论这场戎人的大胜是一人或数人所谋划成功的。这一人或数人,在戎人之中的声望必定扶摇直上!那么若这一人或数人让如今这近三十万戎人、连同戎人三王子在内,都据城不走……出于先前大胜的信心,戎人岂非极有可能听从此计?”

“若照这么说,那这一人与数人,就是以帝都为诱饵,引戎人入魏,再围而歼之?”沈藏锋目光如刀,盯住沙盘看了片刻,才喃喃道,“这样大的手笔,普天之下,谁能有之?”

诱饵,沈藏锋自己就干过,主意还是他自己出的。

那一战成全了他的勇气、魄力与计谋的名声,使他坐稳了沈氏下任阀主之位。

当然事前事后,他都听了不少诸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劝说与训诫。似他这样出身高贵前程远大的阀阅子弟,拿自身去做诱饵来冒险,哪怕换来的结果是狄人大单于伏诛、秋狄元气大伤且分裂,短时间内无力东侵,也已经是许多人都不赞成、认为不值得的事情。

事实上,从西凉返回帝都叙职后,沈藏锋听过许多恭维他大手笔的话……同样赴边建功,旁人都只考虑多挣功劳,而他居然一到西凉就谋划着为自己的桑梓永绝后患――至少是一段时间里绝除后患,而且,还成功了!

但倘若上官十一揣测是真的,这一次设计围歼戎人的人……简单就是胆大包天!

一国之都沦陷,这已经是会写入青史的耻辱了。

更不要说这次大魏帝都沦陷的结果是如此惨烈――圣上至今下落不明,宗室之中到现在也就一位润王仅以身免,西凉军逼得戎人收缩阵线守城后,收拾城外野地尸首时,倒是找到不少王子王孙的尸骸与随身之物……贵胄中海内六阀死伤之惨重,为古来所无。

即使是先前以人丁兴旺为各家所羡慕的明沛堂,在帝都的女眷只逃出了卫长嬴、沈舒景婶侄二人。男嗣中,除了之前因故不在帝都的,只有沈敛实、沈敛昆兄弟护送沈舒光、沈舒燮两个孩童生还。沈敛实与沈舒燮要是没有黄氏交给卫长嬴收存的两颗保命药丸,怕是此刻也差不多了。

阀阅尚且如此,往下的膏粱、华腴、甲乙丙丁四姓更不必说。

这样的灾劫,即使是大魏皇室最鼎盛的时候,也不敢施于国中!

何况这次皇室何尝不是损失惨重?

普天之下,谁能有这样的手笔?谁敢有这样的手笔?

沈藏锋仔仔细细的思索了一番,最终将目光落到上官十一身上:“十一,你可是已有头绪?”

上官十一犹如女子般白皙修长的手,在沙盘某处按了按,淡淡的道:“沈兄,你真的相信,戎人有这个把握,在围困帝都后,能够及时的刺杀威远侯成功,导致东胡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以至于耽搁了勤王?”

“刘家与沈家一样,是在烽火之中建立起来的。刘家与戎人之间的仇怨,亦有百年。”上官十一神情沉静,盯着沙盘上东胡的位置,道,“就如当年沈兄你在西凉不断遇刺一样,威远侯在东胡的地位以及他对东胡军的影响,戎人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问题是,威远侯若是这么容易刺杀,也不可能坐镇东胡这么多年了。难道沈兄不觉得,威远侯这次死得太过凑巧了么?还是天眷戎人、使他们事事顺利?但我却不信这一点!”

他抬起头来看向沈藏锋,“沈兄可还记得,当初在燕州时,我就怀疑过,为何戎人要处心积虑的去围困帝都?戎人生长马背,以游牧为生,即使大可汗居处也不过是王帐。他们擅攻,但绝对不擅长攻城!尤其是他们潜伏魏土,后来即使从瀚海戈壁拥入大军,却因草原上诸物匮乏,并没有太多的攻城器械。就像我等如今一样,他们的攻城器械那都是到了帝都城下之后,就地砍伐树木制造的……内中许多工匠还是从沿途过来的魏人城镇掳来!”

“照理来说二十万戎人不可能攻下帝都。但他们不但攻下而且比预料所用的辰光更短!短到西凉军与青州军甚至都不及赶到。”

上官十一淡淡的道,“不过,西凉军与青州军离得远,东胡军却离得近。偏偏威远侯在此刻遇刺,燃藜堂诸人争权,无暇也无力勤王。这才导致了帝都孤城无援,被戎人潜入城中焚烧辎重、攻破西门后兵败如山倒,直接沦陷。兴许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因为戎人的刺客早已预备妥当,只等帝都一被围困,立刻下手刺杀威远侯,好扰乱东胡军。可即使没有东胡军,区区二十万、攻城器械还不齐全的戎人又凭什么认为他们能够攻下我大魏帝都?!”

“我思来想去,戎人的这份信心,只可能从一个地方而来!那就是……东胡刘氏!”

沈藏锋沉声道:“若戎人劫掠帝都一番便抽身而去,即使没有证据,但这样推测也极有可能。毕竟威远侯与太尉不和已久,这次东胡刘氏在帝都的族人虽也死伤惨重,但大部分都是太尉一派,威远侯一派却大抵远在东胡。而刘希寻虽然是威远侯从前选择的继承之人,由于当年失了赴边建功的机会,耽搁了前程,被放弃却也不是不可能。威远侯假借戎人之手,除灭太尉一派,尔后为了避免燃藜堂成为大魏君臣的众矢之的,自杀身亡,却借口遇刺,以为刘家洗脱冤屈……这位老侯爷未必没有这样的狠心。”

“但,威远侯如何说服戎人停留在帝都与燕州?”

上官十一摇头道:“沈兄,我说戎人占据帝都之后,明知我大魏两大边军已至,却流连不去的这份信心是从东胡刘氏而来,但他们自己却未必知道,是从东胡刘氏而来!”

“方才我已说过,戎人这次的大胜,是他们百年来所未曾达到过的。不论何人助其成就如此功勋,非但会在戎人之中威望隆重,而且这等前所未有的大胜下,这人再有献计,哪怕是子虚乌有或胡编乱造,也不易被拒绝。”

沈藏锋沉吟道:“只是不易被拒绝,军国大事,便是普天之下公认的惊才绝艳之士,若拿出分明让他们去送死的主意来,岂能不问个明白?若是子虚乌有或胡编乱造,想要自圆其说怎么可能?你先前不是说过你实在看不出来这些戎人如今有任何生路?”

话音刚落,上官十一尚未接话,沈藏锋忽然脸色一变,已想到一事,喃喃道,“先前似乎听说过――

戎人大可汗膝下诸子已开始争夺汗位?”

“正是如此!”上官十一目中露出一丝赞赏――休看他如今侃侃而谈,似乎处处在为沈藏锋指点迷津,但这是因为他作为手无缚鸡之力又极受重视的幕僚,在燕州突围时就受到层层保护,不似沈藏锋乃是带头拼杀。

突围之后,沈藏锋自己带人星夜飞驰西凉搬救兵,却考虑到上官十一的身体,安排一部分精锐士卒护送他去盘州一处沈家产业里隐匿起来。一直到沈藏锋带着西凉大军赶到京畿,选了玉竹镇驻扎,才打发人把他接过来。

这中间,沈藏锋来回奔波跋涉,在西凉时少不得还要施展手段压制族人、才能够带着大军起程。而他到了京畿又是一连串的噩耗――不仅仅是噩耗――西凉军仓促动身,辎重携带不足;帝都提前沦陷宗室与贵胄失散流离需要派出人手搜救;沈宣兄弟与沈藏厉身死、沈敛实重伤,无人为沈藏锋分担压力不说,甚至因此造成西凉军心摇动,需要安抚与控制;好容易煽动西凉军的复仇之心,激起全军士气,偏偏夺回帝都所要的攻城器械西凉军是半点没带……

林林总总不知道多少事情全要沈藏锋斡旋与处置,这些日子他几乎是天天夜以继日,而且还是按捺着丧亲之痛与庶兄、爱子随时可能身故的牵挂来忙碌。

上官十一可是在盘州住下后就开始琢磨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在被接到玉竹镇后还安安静静、无人打扰的苦思了好几日。

而现在,沈藏锋不过被他稍作引导,就立刻想到了点子上。

“戎人王子中以三王子呼声最高,这次攻占帝都,三王子亲率大军,若是回到草原上,储君之位他是稳拿的。”上官十一缓声道,“戎人王子之间储位争夺异常残酷,落败者往往会被处以极刑免得事后作乱,最好的下场也就是仗着自己这边的部族强盛,使新可汗不敢加害。比如说戎人大可汗的长子,似乎就有这个实力。问题是,秋狄的前车之辙就在眼前,闻说戎人大可汗雄心勃勃,岂能不汲取穆休尔的教训?!”

“我记得,这戎人大王子,之前可是一直反对进兵、魔降草之事传出时,还因此被三王子加以指责的!” ,本书,清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