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969章 大明的人口危机(第二更,求订阅)

每一个帝国主义者都有其立场的!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那怕就是左宗堂这样的铁杆“华夏党”在面对大明的直接利益时,也是优先考虑大明帝国的利益。

移民减少会影响到大明的利益,朱大皇帝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移民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

朱大皇帝点了点头说道。

“多年来移民一直都是大明的生命线,也是大明崛起本钱,不过,老思想也是要改一改的,不能仅仅只盯着华夏,或许华夏移民是我大明的劳动力来源,但是现在我大明的人口也不少嘛,毕竟,咱们可是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人口构成比——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咱们一年出生的人口,甚至比英、德以及法的总和还要多!”

“英九,去年帝国本土新生人口是多少?”

“回陛下,是550余万人!”

王有龄的回答让朱大皇帝的神情显得颇为得意,他的内心是充满骄傲的。要知道,此时德国年出生人口不过只170万,法国也只140余万,至于英国,还赶不上法国呢!

这仅仅还只是本土,还不包括广阔的非洲殖民地。大明现在的出生人口几乎相当于俄国和法国的总和,或者美国与德国的总和。

而这一切得益于什么?

当然是大明优良到极至的人口构成——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年。

20年来,每年的移民主力都是15-45岁的青壮年,他们不仅是壮年劳动力,而且还是主要的生育力量。良好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再加上官方的各种鼓励——甚至不惜以直接发钱的方式加以鼓励,导致大明的生育率一直都处于极高的水平。

和二十年前只有一千多人的南华镇不同,现在的大明——足足有5700万华裔人口!而这其中有半数都是过去二十年间的新生人口。

而这还不包括殖民地!

“550万!”

朱大皇帝说道。

“以新增人口来说,全世界也就只有华夏能超过我们,就是俄国,都无法与我们相比,大量的育龄人口势必带来大量的人口增长,大明的人口正在进入高速增涨期,所以,在未来,引比于引进移民,我们更需要的是考虑到本国新生代青年的工作,我们今天打下的殖民地,包括北十二省,为的什么?就是为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至于为生存空间而忧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在得知大明新生人口突破五百万的时候,朱大皇帝就知道大明帝国的“人口危机”已经解除了。

每年五百万新生人口意味着什么?

十年就是五千万!

当然,这个生育高峰并不会持续下去。等到1865-1880年代次的移民步入中年或者老去的时候,生育高锋就会下降,可即便是再下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十年后,大明将会成为继华夏、俄罗斯之后唯三人口破亿的国家,至于印度……压根就不是国家好吧。

二十年后的新世纪初,大明的人口将会达到1.3亿,等到新世纪中期,大明的华裔人口将会达到2亿,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明的土地可以养活这么多人口吗?

答桉是肯定的!

因为大明拥有世界上早广阔的土地。别说是两亿,就是再翻一番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到时候大明国内恐怕还会有数千万欧裔和欧印混血,这没有问题,他们最终都会被同化成为大明的一部分,就像现的北十二省一样——也就是前巴西地区,这里生活着600万欧裔和欧印、欧非混血,在过去的几年里,他们的未来非常简单,就是成为帝国的臣民。

不过只是区区600万人而已,他们必定将会稀释到帝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中。当然了,他们也会影响到大明,就像阿根廷的探戈一样,将来巴西的桑巴,也会成为大明地方特色舞蹈,文化的互相影响、交汇,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的。

“移民,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事关生死了!所以,我们要开始调整一些政策。”

抿了抿嘴,朱大皇帝缓缓走到了窗边,站在皇宫的窗边,朝窗外凝视时,这里已经看不到宽阔的新安河了,只是一片如茵的草地和景观别致的花园。

这就是中都皇宫与应天皇宫最大的区别。

在应天,从窗边向外看去,映入眼帘的是宽阔似海的新安河,而在中都这里呢?是绿色,是……

去年年初,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与建设,在中都一期工程基本完工的同时,朱大皇帝下旨迁都,对于大明的迁都,所有人都知道原因——为了彻底的吞并巴西,对此,朱大皇帝从来不曾否认。

毕竟,占领巴西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张,就是为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

注视着窗外的花园,朱大皇帝继续说道。

“比如帝国本土移民要适当的提高一下门槛,海外省和海外殖民地的门槛可以保持不变,不过,吸引华夏移民的原则还是不会变的,这是基本的原则问题,就像现在我们的一些优秀的青年可以到华夏去,华夏优秀的青年也可以到我们这里来,选择……”

凝视着窗外,朱大皇帝想到另一个世界,欧洲大量的优秀学者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纷纷涌入美国,对于他们来说,美国就是一个选择。

“他们在本国遭遇不公的时候,他们在本国遭受打击的时候,他们可以到大明来,或者回华夏去,他们可以另一个熟悉的国度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华夏,而不是为外人……”

转过身,朱大皇帝看着左宗堂、王有龄他们笑道。

“就像爱卿一样,朕要给他们的是一个选择的权力——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

迎着陛下的目光,左宗堂笑道。

“陛下,以臣看来,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们更愿意选择大明吧!”

“也不尽然,不是也有不少人选择回到华夏去吗?”

王有龄颇为感慨的说道。

“许许多多的青年,总是满怀理想和抱负的,在兴汉军中就有不少青年军官是生长于大明的青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