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818章 船王(第三更,求订阅)

一纸文件,不知道引起了多大的反响。

随着工商部的鼓励办法的颁布,大明民间的数十家船厂无不是纷纷向银行借贷扩建船厂。

他们不仅可以得到优惠的贷款,而且还可以申请技术援助。对于很多船厂而言,前者并没有后者重要,毕竟,除了贷款之外,他们还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资金。但是技术支持才是最重要的,有了技术,他们的船厂就能够在未来获得更多的订单,并且发展壮大。

一时间,投资船厂甚至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不仅如此,就连投资航线业也成为了极其热闹的话题,毕竟,每吨铁壳商船10元的高额补贴,再加上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都足以让任何有志航运业的人为之心动。

王胖子,不,应该叫王国富才是,已经成为银行经理的他,早就忘记了有关航海的梦想——当年他可是梦想着考商船学校,当船长的。可是最后却进了银行,从职员一路做到经理,虽然只是一间营业厅,可也算是稍有成就吧。

今天读着桌上摊开的几份报纸。面对这么一个新闻,他无法澹定了。

五成的付款。五成的低息贷款,再加上补贴!

他又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不仅仅只是梦想,更重要的是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王国富就约了几个相熟的朋友,几个人刚一坐倒,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打算办一家航运公司!”

还没等大家开口,王国富就把那份文件往桌子上一搁,然后说道。

“五成的付款,五成的低息贷款,再加上额外的补贴,咱们既便是出钱也出不了多少,而且签下合同之后,还可以用船向银行二次抵押,算起来,咱们最多也就只需要拿了两万元,就能弄一条船。”

在银行里工作了十年之久的王国富,自然知道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银行资本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航运公司?”

已经是船厂工程师的李臣朴打量着好友,诧异道。

“胖子,你确实想要做这个生意?”

其它的几个同学、朋友无不是好奇的看着他,其实他们也差不多都是业内人士,毕竟,当年他们都曾在船厂学校就读过,尽管最后只有李臣朴一个人进了船厂成了工程师,他们去了其它行业,可对船总比外人稍微了解一些。

“航运的买卖可不好做啊,这个运单到时候……”

“运单没有问题,咱们大明的铁矿、煤矿都要从海外进口,未来对煤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高,运输量也自然是越来越大,我算过,按照目前的运价来说,即便是咱们用普通贷款造船,最多两年的时间,就能回本,用无息贷款的时间更短,而央行这次提供的信贷期是5-10年,咱们可以一边分期偿还,一边用利润造新船,五到十年内咱们至少可以新建四艘船。”

银行家最擅长的是什么?

就是充分利用金融资本为自己的事业服务,或许王富国算不是什么银行家,但对于其中的一些窍门他并不陌生,既然有了机会,当然不会错过的。

而且作为银行家的,他通过分析各种数据认准了航运业在未来将是大明利润率最可观的行业。

毕竟作为一个在海外拥有广泛利益的国家来说,发展航运业是必不可少的。抓住这个机会,进入这个行业,必定可以赚取数之不尽的财富。

或许他当不了船长,但是做船王也不错。

“听起来似乎不错,”

宋乐看着好友,想了想。

“既然有这个机会,那肯定不能错过了,王宏,许涛,你们几年怎么看?”

在其它人还在考虑的时候,李臣朴说道。

“胖子,你知道,我也就工作几年,虽然收入一般,可除了存钱之外,平常没有什么投资渠道,嗯……我大概能拿出八千。”

有李臣朴带了头,其它的几个好友,也纷纷表示愿意投资,虽然多的不过三五千元,少的只有一千元,可仍然凑出了一笔首付。

随后,作为律师的许涛就直接在饭店的便签纸上起草了一份股份公司合同。

“我们的公司叫什么名字?”

“就叫美亚航运公司吧!”

看着在坐的好友,王胖子笑道。

“美洲——亚洲航运公司,你们看呢?”

当李臣朴、宋乐他们签下自己的名字时,他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十年之后,美亚航运公司就成为了大明最大的民间航运企业,这家企业不仅给他们个人带来了巨额财富,而且在未来的战争之中同样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盛德五年岁末的颁布的“造船鼓励办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明的造船业和航运业的发展。而真正受益的却是整个大明,在盛德五年岁末,大明的民间航运公司不过只拥有轮船378艘,吨位291491吨,而仅仅十年之后,就增加了20倍有余。

与此同时,私营造船厂的实力也迅速发展起来,随着船厂的技术发展,海军方面对于私营船厂的信心增长,帝国海军也越来越多地将新技术开发和新战舰设计的重任交给私营船厂完成,造舰订单也开始向民间造船业转移。

尽管在一开始的时候,民间船厂的技术研发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技术储备也远不强军方,但是,民间船厂却可以利用民间投资获得充足的资金用于船坞、船台的扩建以及维修设施的升级改进,在基础没施方面对海军船厂形成更大的优势,使自身对丁各种舰船订单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到最后,帝国海军部已经成为数家大型民间造船公司的常客,几乎每一级战舰的建造都会有民间船厂参与,它们当中的一些公司最终成为世界性的军火巨头,不仅在造船方面具有雄厚实力,在装甲制造和武器制造等相关领域也同样傲视群雄。而民间造船企业的加入,也进一步刺激了大明舰船技术和武器技术发展。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最重要的是民间船厂的发展创大,进一步提升了大明的综合国力,让大明能够在未来的军备竞赛中抢得先机,并且有助于大明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