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651章 拱火,日本内战(第三更,求订阅)

发生在左贺的是起义嘛,当然不是!

肯定是叛乱。

在维新政府的眼里,必须是叛乱。

明治七年,也就是1874年2月1日,曾任参议的江藤新平为首领的旧左贺藩士近三千余人在左贺揭起了反对新政府的旗帜,其出师的主要名义是指责对朝鲜的软弱外交,打倒现政府,恢复旧的朝议制度,大大地发扬皇威。

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在这一天,那些失业的武士们积聚多年的怨气爆发了。不过相比于另一个世界,他们又多了一个理由——要求和宫继承天皇皇位。

只不过,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另一个世界里,江藤新平等人错误认为西乡盛隆在鹿儿岛举兵,板垣退助在高知举兵,九州、四国的士族群起呼应,必定容易成事。

但……他们没有起兵。那怕是几年之后,西乡还是起兵了,但是在1874年,西乡真的没有起兵,所以,很快江藤新平的“起义”就被平定了。

而这一次,西乡……却和上一次面临着完全不同的选择。

“干吧,阁下!”

在私学校的礼堂内桐野利秋、筱原国干、村田新八、别府晋介等人都站在西乡隆盛的面前,他们纷纷大声说道。

“天皇陛下,莫名其妙身死,到底是如何死的,总要他们给个交待!”

“是的,阁下,不但如此,现在天皇陛下暴亡,要是官府心中无鬼,必定会以宫亲子内亲王继承天皇之位,为何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

“阁下,天皇是阁下愤然辞职后,突然暴病染疾,不过短短数月就突然驾崩,不能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岩仓等人谋害天皇。”

“是啊,阁下,也许是因为天皇醒悟,想要维护我等武家的权益,才被他们暗害!”

简直就是荒唐至极!

西乡隆盛的心里冒出了这么一个念头,他可不相信什么这些阴谋,但是陛下确实死的很蹊跷啊!

主要是因为陛下的病实在是太过奇怪了。尽管在他离开东京之前陛下就已经病倒了,但是那是什么病?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也没有人知道会是什么病,会让发生那些病症。

甚至一度他曾经怀疑过陛下是不是感染上了梅毒,但是那些医生们都说即便是梅毒也不可能会表现出那些症状。

也正是因为蹊跷,所以他才会有所怀疑。但是他绝对不会怀疑岩仓具视他们会刺杀天皇陛下。

毕竟天皇是他们权利的来源,他们怎么可能会在天皇还信任他们的时候,去刺杀天皇呢?

“现在起兵的时刻并不成熟……”

看着礼堂里的这些与他一同辞职的亲信,西乡隆盛说道。

“现在如果冒然起兵的话,我们很有可能会失败的。”

在西乡隆盛的心里,他是绝对不愿意起兵的,他创办私学校,也不是为了反对朝廷,而是为了防备俄国南下。

“阁下,现在天皇蹊跷身故,在城内外有上万士族随时愿意听从您的号令,只要你一声令下,他们必定愿意追随你,那怕是去死也心甘情愿。”

桐野利秋大声说道,他倒不是夸张,许多士族都极其崇拜西乡,尤其是那些低层士族,事实上,在维新诸功臣之中,只有西乡等少数几个人在意低层士族的利益,他之所以主张“征韩”,与其说是为了扩张,倒不如说是想给低层士族找一条生路。

而几个月前,西乡隆盛之所以离开中央回到地方,除了在“征韩论”上与代理太政官岩仓具视分歧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对明治政府实施有损于下级武士利益的政策感到不满。他很同情下级武士们在明治维新后的悲惨遭遇。他在请求萨摩藩救济一个参加内战的士兵的信中写道:“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抛弃,影响德义。”

而在日本他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言志诗,也写道:“几经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他更看不惯许多政府高官追名逐利,穷奢极侈,指责他们为“利”忘“义”。

“阁下,左贺和全天下的武士都在看着您呢!如果,我们不起兵的话,他们可就白白送死了!”

筱原国干也跟着大声说道。此时他显得有些激动。

“身为武士理应为主公去死,可是现在天皇暴卒,我等身为臣子,岂能不为天皇讨以公道!”

不得不说,筱原国干是了解西乡的,在他抬出这个大意之后,西乡隆盛的眉头紧锁,他凝视着远方,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

“如果起兵的话,我等不仅很有可能会战死沙场,而且也会身败名裂,留下耻辱于后人!”

“阁下,我等愿意追随阁下!”

面对亲信们的义无反顾的追随,西乡隆盛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了。

在犹豫了片刻然后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动手吧!”

2月4日,在私学校礼堂开大会,筱原国干、桐野秋利;村田新八、别府晋介等人一致推举西乡隆盛为领袖,起兵反对政府。次日开始西乡隆盛开始招兵,将私学校改为萨军本营,分校改为分营,当天就招募3000人。

1874年2月4日,就在临时太政官岩仓具视刚刚下令陆军省出兵平定“左贺之乱”,军队还没有出动时,西乡隆盛反叛的消息又传来了,

相比于其他人,作为维新功臣,加之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的为普通士族发声,早就积聚了人望的西乡隆盛的造反,立即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

一时间日本震荡,震荡的同时,各地失业士族纷纷起兵响应西乡隆胜的兵。

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在1874年春节前在日本爆发,这一场内战的动静远比另一个世界几年后的西南战争影响更大——天皇的暴病身亡,皇位继承的纷乱,直接导致了内战不仅在九州,还在本州等地爆发。

尽管大明对日本谈不上关注,毕竟也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国而已。

但是因为琉球为大明控制的关系,在九州的西乡隆盛发动叛乱的消息传来时,丁云松,这位大明的陆军上校、驻琉球总督,立即想到陛下曾经提到过的“弱日政策”,什么是弱日?当然也就是尽可能的削弱日本了。

在与总督府的参谋军官商讨半天后,立即作出了一个决定——私下里向西乡隆盛提供了5000支旧式斯宾塞步枪以及上百万发子弹,同时还提供了超过20门大炮以及大量迫击炮和炮弹。

作为拱火专家,其实大明的官员都有那么几分天分,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地处偏远,所以对于那些总督皇帝给了他们很多自主权,总不能让他们在发生问题的时候,还要等待一两个月之后本土的答复吧。

这也正是那些总督们与普通官员的不同。他们可以随时根据时局的变化,根据个人的判断,做出他们的决定。而不需要考虑本土的最终决定。

这也正是为什么欧洲各国殖民地能够维持数百年的原因——殖民地的总督在值民地绝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这恰恰也是传统华夏官僚体制文化之中最忌讳的——传统的华夏官僚体系不仅防范武将,同样也防范文官,防范那些封疆大吏会摇身一变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传统华夏统治核心是什么呢?

从来不是扩张,而是维持!

维持皇帝的统治!所以无论王朝如何更迭,最终都是用商君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对于百姓要弱民,对于官员当然也要弱官。

论是弱民也好弱官也罢,就是让他们失去自我判断,自我决定的能力。最终,经过这驯化,来维持统治者的统治。

但是大明立国的根本在于扩张。所以才会不断的赋予官员们更多的自主权。

这也是他能够根据眼前的形式,在做出判断之后又决定,而不需要担心追究责任的根本原因。

“西乡是个不错的家伙啊!”

其实,即使是没有陛下的几年前的旨意,丁云松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他一定的援助,因为他们两个人也算是有一些私交,对于那个性格耿直的日本陆军大将,他也是极其欣赏的。

现在他要为遭到背叛的战士讨公道,这事……有道理!

在派遣船只给西乡隆盛送去大批军火时,丁云松又自言自语道。

“这样做应该是符合陛下决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