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632章 大院君的决断 (第三更,求订阅)

有一种爱叫做铭心刻骨。

这种爱既可以是个人的,同样也可以是国家与国家之间。

这种爱放在国家上,同样也是如此。

对于大明朝,朝鲜是爱到铭心刻骨的,即便是大明朝已经亡了两百多年,朝鲜上下依然坚持用着崇祯的年号。

“我国帝大明!”

即便是当年被迫降了满清,朝鲜的骨子里还是心向大明的。在明朝灭亡后,朝鲜虽表面上对清朝称臣,但一直在准备北伐,反清复明。当时朝鲜李朝私下称清帝为“胡皇”,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内部公文仍用崇祯年号。而李朝孝宗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

不过这个“北伐派”从两百年前一直讲到现在,甚至得知太平天国时,也曾动过“北伐中原,恢复大明”的念头,可也就是念头而已。

同治十……不,在朝鲜应该叫崇祯二百四十五年六月初三,这一天,陈升的护照和几张大明帝国银行发行的纸币,被装在锦盒里从汉城府送到了云岘宫,送到了大院君李昰应的面前——十年前,李朝哲宗无嗣而薨。李昰应年仅12岁的儿子李命福入宫,五天后即位,并改名李熙。至此,李昰应就成了朝鲜的“大院君”受封大院君,号为“兴宣大院君”,可谓一步登天。随后又被垂帘听政的大王大妃赵氏赋予“协赞大政”之权,替年幼的国王打理朝政。三年后赵大妃撤帘归政,李昰应虽无“摄政”之名,却在事实上成为朝鲜“摄政”。

就这样,朝鲜王朝500年来首次出现国王本生父在世并执政的局面,李昰应终于可以施展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不过他所启动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是推进近代化的改革,而是修补旧体制的改革。

作为摄政的李昰应几乎成为朝鲜事实上的统治者,以“大院位分付”下达的命令几乎取代了大王的教旨,只有重大事项或法令才以大妃或国王名义宣布。

也正因为他是事实上的统治者,所以汉城府的“喜讯”当然要送到他的面前了。

“大明复国了!”

惊愕的睁大眼睛,李昰应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确定吗?”

那怕是因为做了多年的“街头混子”,李昰应的心里对大明压根就不像华西学派的人那么推崇,可他骨子里还是维持宗藩体制的,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就是厉行闭关锁国,号召斥和攘夷,领导朝鲜军民抵抗法国入侵的“丙寅洋扰”和美国入侵的“辛未洋扰”,在全国各地竖立他手书的“斥和碑”,并拒绝接受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送来的国书,只在宗藩关系的框架下同清朝一国往来。

现在却多出了一个大明,不是多出来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死了两百多年大明朝,就这么……原地复活了!

呃,不是原地,不过李昰应压根就不知道。

“大明帝国护照!”

瞧着面前的护照,盯着红色护照上的小篆汉字,李昰应简直有种被雷到的感觉。

不是因为护照上的小篆,毕竟小篆本身就是用于严肃、正式的场合,朱大皇帝祭天的祭文等重要文书,就是用小篆书写。

而是因为,这本护照带来的信息——大明居然复活了!

“大明……真的复国了?”

又一次李昰应看着领议政洪淳穆问道,

“看来,应该,兴许……是真的。”

洪淳穆是大院君的亲信心腹,要不然去年金炳学回乡守制后,李昰应也不会把他提拔为领议政。

尽管他的语意模糊,但是在提及大明复国时,那副眉飞色舞的模样,简直就像是死了的爹又复活了一样。

其实,还真是!

对于朝鲜来说,大明就是天,就是爹,比爹亲,比娘亲。

对爹娘顶是孝。

可对大明,那可是大过一切的春秋大义啊!

“这……既然大明复国,可为何不遣使朝鲜靠知?汉城府称其言称,大明已经恢复旧藩琉球,他们所采买朝鲜女子皆是先送往琉球,然后再送往大明。”

李昰应有些疑惑的说道。

“又何必如此费尽周折呢?”

“哎呀,琉球已经重归天朝了,我朝鲜却为天朝所弃,这,这是天朝仍记“丙子胡乱”我朝鲜降清旧事啊!大君,如今,既然大明朝已经复国,我朝鲜世代奉大明为宗,理应遣使前往大明,一来一探究竟,如果此大明朝确实为大明正统,我朝鲜自当奉之为正主,二来,如今纷乱之世,清国已经自顾不及,若是我朝鲜能重归大明,非但是弃子重归父母之邦,还能寻求母邦之庇护。”

重新归属母邦!

只要一想到这事,洪淳穆的心头就是一阵狂喜,这可是自“丙子胡乱”近两百五十年来,朝鲜上下愿望啊!

过去,这个愿望顶多只是心存之念,甚至是妄想而已。可现在,这个愿望眼瞅着要美梦成真了,他能不高兴吗?

“再则……”

压低声音,洪淳穆说道。

“王妃等党众早就不满大院君摄政,若是大院君能得大明册封,如此名正言顺,即便是王妃党众人又焉敢违背天朝旨意!”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啊!

洪淳穆的建议,让李昰应的心头不由一动的,他亲自挑选的那个儿媳妇可是省油的灯啊,这几年除了怂恿高宗外,还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不仅把娘家骊兴闵氏凝聚起来,而且联合了早先被李昰应排挤的安东金氏和丰壤赵氏,渐渐形成一股左右朝政的力量。

面对儿子和儿媳的带来威胁,李昰应在警惕之余,也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反击。现在洪淳穆的建议,确实有可取之处。想了一会,李昰应说道。

“可,现在我朝毕竟已经臣事清国多年,冒然遣使非但可能遭清国报复,而且还会引起朝局动荡,此事要是操之不慎的话,只恐怕会事得其反啊!”

“大君。”

洪淳穆想了一会,回答道。

“可遣秘使前往,在此之前,严加保密就行,尽量不让外人知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