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601章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 (第二更,求订阅)

“奥匈帝国皇后为我大明神药治愈!”

和大多数人一样,李伦也有每天早晨看报纸的习惯。在报纸上看到这篇新闻时,他更多的感觉是骄傲。

之所以骄傲是因为报纸上特意提到——“福康平”这种神药,是皇帝陛下亲自发明的。

皇帝陛下本人也是一名学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甚至大明之所以有今天,和皇帝本人渊博的学识有着根本性的联系。

作为化学家,他发明了多种用途广泛、深受市场欢迎的药物。

作为工程师,他改进了多种机床设备,发明了平炉炼钢法,改良的炼铁高炉以及冶金技术。

不仅如此,陛下还精通艺术,从音乐到美术,从作曲到设计服装……

陛下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

能够拥有一位这样的学者作为皇帝,李伦当然非常自豪。

作为南华大学最年青的教授,李伦也是南华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的他,三年前成为南华大学的助教,去年刚刚升为副教授。在过去的半年中,他一直在从事着真空放电现象和阴极射线的研究。

其实,不仅他在研究,很多欧洲物理学家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只不过相比于欧洲的同行们,南华大学的经费更充足,毕竟,作为大明最高等学府,经费自然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而李伦之所以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是因为在新年聚会上的,在了解到他是物理系最年青的助教时,陛下给他建议他从事真空放电现象和阴极射线方面的研究。

这个研究在几天前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试验时李伦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为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他特意用黑色硬纸板把放电管严密封好。

在接上高压电流进行实验时,李伦发现1米以外的一个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发出微弱的浅绿色闪光,一切断电源闪光就立即消失,这一发现让他感觉惊奇的同时,更加专注地重复着这一实验。

在过去的几天中,李伦尝试着把荧光屏不断移远,可即使在2米左右,屏上仍有较强的荧光出现,当他带着那张涂料纸走进隔壁房间,关上门,拉下窗帘,荧光屏在管子工作时仍继续闪光。当时,伦琴就确信,这一新奇的现象是迄今为止尚未观察过的。

尽管这个现象是最新的发现,但是李伦并没没有对任何人讲述过他的观察,无论是协作的学生,还是学校里的同行,他一直都是独自工作,以便证实这个偶然的观察是确定的事实。

但是现在,在看到这篇报道后,李伦的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给皇帝写封信,告诉他这一发现,毕竟,不仅仅因为陛下是学者,而是因为这个试验他从陛下那里获得了很多灵感。

从密封的黑色纸盒到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都来自于陛下的提示。

“……然后我又用木板、纸和书来试验,这些东西对它来说都是透明的……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新的、尚未经历过的东西,我希望通过试验可以获得“完美无暇的结果”,但现在有必要将这一消息告诉您,陛下,这一试验不仅是在陛下的资助下进行,而且也是在陛下远见卓识的提点进行的,如果没有您的指点和提醒,或许我永远都不会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进而取得这一发现……”

李伦的这封信很快被通过邮电局送到了皇宫,送到了朱先海的面前,在翻看了他的这封信之后,朱大皇帝只是随把信放在一旁,然后自言自语道。

“终于X射线还是“被”伦琴……的同学发现了!”

其实,朱大皇帝之所以会提醒李伦进行这方面的研究,除了因为他是从事物理研究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和伦琴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是同学。

好吧,这就是一个巧合。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从今以后,没有伦琴的事了!

发现了X射线,那接下来要干什么?

当然是要制造出X光机了,写了一封回信。在回信里当然是先恭喜了李伦的这一发现,然后谦逊的表示自己只是提了些许建议,主要功劳还是在他本人。

其实,李伦的信不过只是朱大皇帝的收到了众多信中的一封而已,朱大皇帝最喜欢的是什么?

当然是提点后辈啦。

用什么提点?

可能会是简单的聊天,也可能是直接赏给几页资料,总之,任何受到朱大皇帝提点的人,都会在某个方面取得相应的突破,这几年大明的日新月益,尤其是技术方面的突破,和大皇帝的提示,那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天书十二卷……朱大皇帝的天书又何止十二卷啊!

人家不过只有几卷天书,朱大皇帝所拥有的不仅是一个图书商城,甚至还有实物。

“就是一个小小的突破而已,真不知道,当年威二是怎么那么激动,又是邀请他展示,又是表演,又是共进晚餐的,哎,这样的发现,搁在我大明,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朱大皇帝这会那里知道,等到明年年初,南华大学的年青教授李伦把他的新发现公之于众后,立即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反应之强烈,影响之迅速,甚至称是科学史上罕见的。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从欧洲到美洲所有研究机构、大学里的物理学家都开始彷造李伦的实验设备,抓紧时间重复他的实验,李伦也陆续收到了欧美各国着名科学家的来信,那些热情洋溢的信无不是赞扬他为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南华大学,这座位于南美的“不知名”的大学,也因此在一夜之间名扬全球,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学,甚至因为李伦的关系,南华大学又顺便收割了一波欧洲科学界的人才,曾经需要反复游说的学者,科学家一改之前的态度。他们无不是都对那个遥远的学术天堂充满好奇与兴趣。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