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548章 大明的能源危机(第五更,求订阅)

皇帝的一天里都在那里忙活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皇帝肯定不会扛着那个金锄头在地里干活儿。

其实,皇帝的一天和普通人一样,至少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清晨,6时30分,朱先海就会起床,除非是昨晚和几个妃子一起大被同眠,小小荒唐一把,否则这是雷打不变的规矩。

不过身为皇帝,总是要荒唐几把的,在不然,皇宫里精心挑选的女官,岂不是很寂寞。

或者说这个皇帝岂不是当的很无趣?既然当上了皇帝总要去享受一下吧。

这也是人之常情嘛。

周三,照例又是一个荒唐日,上午九时许,朱先海终于从温柔乡的软玉堆中起身了,瞧着床上乱七八糟躺着几个族裔各异的妙龄女子,

在感叹着身处南美这个人种熔炉,想要控制好自己,择食不容易的朱先海强行按下心底的那点想要继续荒唐一把的念头,有如圣人一般直接起了床。

9时20分,梳洗完毕后的朱大皇帝又进行20分钟的锻炼——在新安河边的步道散了一圈步,然后,在餐厅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

早餐说丰盛,其实也就是牛奶、鸡蛋之类的,也就是相对的种类多一点而已。

一边吃着早餐,朱大皇帝一边看着报纸,报纸是了解外界的最佳渠道,兼听则明嘛!

朱大皇帝可是非常善于听取民间声音,从报纸上听从民意的,有点可惜的是,现在生活在大明治下的近三百万说着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欧裔移民,他们慕华归化之心日益浓厚,已经不再看西文报纸了,大明境内再没有一家西文报纸。

不过,他们可以看华文不是,反正早晚都要学的。

无论是最新一期的《南华早报》,还是《皇明日报》都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新闻,享用完了早餐之后,照例又散了一会步,随后才进入书房。

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是上午十时许了,秘书宋远清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上,直到这个时候,朱大皇帝才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天的工作是从帝国调查部的情报简报开始,递交情报简报的帝国调查局特工,一直在候见室等待,按照规定情报简报,必须要亲自交出,中间不得假手他人。

打开情报简单的密封条后,朱大皇帝就翻看着简报上的内容,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总之,四海升平。不过,很快在保安司令部的简报中,还可以看到又有一批住在“特高科”的居民主动申请移民“古拉格”。

嗯,他们将在那里过上幸福的日子。

“陛下,左相以及各部大臣已经到了会议室,正等着您召见。”

周三,也是例行的国务会议。与周一的御前会议不同,例行国务会议只有宰相和提前通知的部门大臣参加。而御前会议是所有人都参加。

为了提高国务会议的效率,早在公司时期,朱先海就会让秘书提前整理归类各部准备上会讨论的议题,对议题分门别类归纳梳理成为一份会议概要。

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会议效率,即便是后世的跨国公司,也不会在董事会议上去讨论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作为开国之君的朱大皇帝,在当初设立帝国体制的时候,就是实权君主,既然是实权君主,那就要承担起君主的责任。但是他可不愿意像“老祖宗”朱元章那样,事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勤勉至死。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大明还有有一个勤奋的皇帝崇祯皇帝,这位爷也是事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勤勉至……亡国而死。

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崇祯还是朱元章?

这事谁的心里都没有底,毕竟做皇帝咱也是大闺女做轿头一回不是。但身为皇帝,抓大放小就对了。

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皇帝去过问,那要那些大臣干什么?给他们开那么高的工资,就是吃白饭的吗?

肯定不能让他们就那样闲着。所以才要物尽其用,如此才能对得起给他们开出的工资不是。

到了会议室后,没有什么太多的礼节,就是鞠躬行礼而已,然后就是各位大臣依次发言。

在批示了几件议题之后,身为帝国宰相的左宗堂与工商大臣方展博一同上奏了一件大事。

大明的煤不够了!

“……截止到上个月,我国的煤炭有50%依靠巴塔哥尼亚高原煤矿,另外50%依赖进口,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民间用煤的需求增加,目前缺口日益的增加,如果不解决煤炭供应问题,仅仅只是依赖进口,只恐怕会严重影响我们的产业安全。”

煤炭供应链的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啊!

南美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大煤矿。位于巴塔哥尼亚南部的里奥图尔比奥是大明最大的煤矿区,大明全国的工业用煤几乎全由这个煤矿供应。可即便是如此,大明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资金进口煤炭。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没有够的煤炭,蒸汽机就无法运转。工厂就不可能开工。所以进口煤炭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煤炭资源的不足,是对大明的工业发展的重要制约,一但供应链受到影响,大明的工业生产必定会受到的重大打击,这是必须要加以解决的核心问题啊!

“煤炭的生产与供应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这件事必须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朱先海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北海总督区就有煤矿,我们可以加大对煤矿的勘探力度,新建一批煤矿以保证我们的需求。”

在另一个时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煤炭产区,当地的煤矿大都是露天矿,埋层浅容易开采,而且煤炭都是质量上乘的冶金煤,当然也可以用作动力煤。

“陛下,北海总督区和阿拉斯加一样,都是人口严重不足,一座产量百万吨的煤矿,至少需要数万矿工,没有足够的人口,即便是有煤矿,恐怕也难以开采啊!”

工商大臣方展博直接了当的提出了北海总督区问题所在,人口才是最大的问题。

人!

没有人就是有矿又怎么样呢?只能睁大眼睛看着!

沉默许久,朱先海说道:

“嗯,矿上的劳工不足,那依我看,可以从中非公司那边想想办法,嗯,我们只需要劳工……按劳工待遇办理吧。”

朱大皇帝捏了捏眉心,引进劳工,这也是没有办法啊,毕竟,煤总是需要有人去挖的。

既然自己这边的人力不够,或者说不想用自己人去干那些粗活。那就雇佣廉价劳动力吧。

况且那边也是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使用,放着现成的劳动力不使用,根本就是浪费不是。

“这个劳工呢?就是“契约劳工”,对于这个大家并不陌生,你们研究一下,制定一个方案,嗯……”

大家伙肯定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是契约劳工出身。甚至在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他们都不禁皱了下眉头。

想了想,朱先海又说道。

“至于“契约劳工”的合同,我看可以借鉴一下外国人的先进经验嘛,毕竟他们在这一块是很有经验的,我们要善于学习。”

其实在欧洲那些老牌殖民国家的身上,还是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而善于学习正是华夏民族的最大优点。

“另外,给北海那边发电报,告诉他们,要尽快完成煤矿的勘探工作,争取在今年找到煤矿,然后明年把煤挖出来!”

想了一会,朱先海又补充道。

“还有,王德兴,你们运输部要立即落实好劳工北运工作,还有从即日起将特高科、关塔那摩等地叛乱分子都送去那些矿区锻炼,争取让他们早日完成改造,成为一名合格的大明公民。虽然他们是叛乱分子,但是相比那些劳工,他们之中不少人都是受过教育的,可以做工头使用的嘛,可以确立生产指标,这个指标必须要压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把生产指标直接和他们的改造挂上钩,让他们努力改造,争取早日重新做人。”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朱先海不禁感叹着自己的仁慈。

相比于欧洲人的野蛮,大明是仁慈的,不但没有计较他们过去犯下的罪行,而且还给了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甚至在将来他们还有机会在非洲大陆安家落户,然后开始新的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