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540章 美国就是一个笑话(第二更,求订阅)

什么忙,当然就是选举啦。

其实,朱先海之所以会答应英国人提出一些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人口,什么所谓自治,基础是什么?

当然就是人!

就像在巴克围来说,这里有一万多人,可华人就超过六千人,绝对的最多数,过去他们因为歧视性条款被排斥在外,人多又怎么样?

过去,人再多他们也是排除在外的!没有任何权力!

但是现在,他们当然有权力参选了。什么镇长也好,镇议会以罢,就是治安官,不出两年的时间,都能换成自己人。

无他,人多而已。只要有了人,到最后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改变!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移民,关键还是要有足够数量的移民,只要有了数量足够多的移民,很快,这里的人口结构就会发生变化,欧裔移民最终就会融入大环境之中。

这甚至都不需多长时间,只需要一艘船。一艘大英帝国的大东方号也就可以了,嗯,这个也是大英帝国卖给南华的。什么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月底,“大东方号”驶近了北海湾,一个月前这个长达三十七海里的海湾还被称为“巴拉德湾”,停在绥平港的泊位上,也就是曾经温哥华港,不过船上的移民们,并没有立即登陆。

按照防疫和新移民培训的相关规定,他们要先到北部的太平岛上隔离10天。

“大东方号”足足运来了两万六千名移民,在船进泊位的时候,甲板上黑压压的挤满了人,男人、女人、儿童,所有人都仰望着远方的山岭。人们用充满憧憬的眼神看着远方,喃喃道。

“……这里就是南华吗?”

“没有,肯定是南华了。”

这是邓华锋肯定的说道。

“听船上的水手说这里是什么北海,过去叫、叫什么不列颠什么的,好像过去是什么大不列颠的地盘,现在都成南华,哦对,现在叫大明,咱们的这个皇帝,说是大明朝朱洪武的后人。”

忽然一个的声音插了进来,是头戴瓜皮帽的刘掌柜,他曾是饭店的掌柜,可惜世道不靖,就连他这样的人,也得到海外去讨生活。

“大明朝啊,那咱这也不算是到洋人的地盘不是?”

洋人的地盘!

对于出洋讨生活的百姓来说,想到洋人的地盘,心里就有点儿发季,可后来当他们知道是大明之后,心里反倒是长松了一口。

大明这边不一样啊,说的是一样的话,吃的是一样的饭,顶多也就是换个地方而已。

不得不说,简单的换了一个名字,倒让百姓们没有了早先的畏惧,甚至还生产出了几分亲切感。

其实这也就是人性。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觉得海外是特别遥远的地方,但是你只要给他们一个熟悉的名字。

他们立马也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挤在甲板上的数以千计的移民,不停的顺着舷梯登上小船,从小船抵达太平岛后,他们还要进行新移民登记。

“这也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轮到咱们下船。”

背着行李的邓华锋有点焦急的看着那些小船,数十艘小机动船围在宛如小山似的的“大东方号”周围,数以千计的移民沿着几十只舷梯上到小船上。

“不急不急,很快就会轮到咱,”

刘掌柜说着拉起喉咙,

“虎子,等到了这,咱们收拾家什,把天成楼再收拾起来!”

隔着两人站在那的虎子,赶紧应道:

“掌柜的,那是必须的,相当年,咱天成楼在德州,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啊,谁不知道咱天成楼啊!”

即便是当初天成楼是大名鼎鼎的,那又怎么样呢?兵荒马乱的这买卖不也是没干下去嘛,要是能干下去,又何必背井离乡的,到这地方呢?

“哎,华锋啊,你不是还没想好干啥吗?要不然和我一起干呗,虎子是厨子,我那边还差一个主事的大伙计,到时候,登记上了就算是技术移民啦。等隔离一结束,咱们就能在这里开起酒楼来。”

刘掌柜笑眯眯的说道。

“这个……”

邓华锋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在船上上课的时候他已经知道移民的路数,所有的移民抵达后,都要进行先进登记上,下一步就是进“新移民教育营”,在那里先隔离10天,然后要剃掉辫子、洗澡。等到隔离期结束后,他们就要到岸上先干六个月的活。

这六个月只发管伙食、发2块钱生活费,他们的工钱要用来抵扣船票,六个月后才能恢复自由!与普通移民被安顿到工厂、矿场以及农场等地方不同,技术移民可以直接恢复自由身,如果有钱的话,当然可以自己做买卖了。

刘掌柜虽说没有多少钱,但肯定没其它的穷哈哈要强,开个馆子的船还是有的。

面对刘掌柜的邀请,邓华锋赶紧满脸堆笑道:

“刘掌柜能想着我,也是我的福气,不过我倒不打算呆在饭店里头,只想在在这里谋个生计……”

刘掌柜便点头说道。

“你的意思我明白!谁到了这边,肯定都想弄个生计,在农场里头干活,将来也能分到一地块地,人各有志吧!”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移民来说,他们所思所想的倒不是到工厂里做工,而是到农场干活,过去农场工人只能申请确一块1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现在却可以申请5000平方米的“住宅用地”,那可是七八亩地啊!

虽然不多,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土地最实在!所以移民们更愿意到农场里干活,当然也有不少愿意当工人,毕竟,工人的薪水也是极其诱人的。说一千倒一万,也就是选择的问题。但无论是当农场,还是当工人,都必须要识字。

刘华锋是读过私熟的,在船上还当过先生,识字搁他手里压根就不是事。

差不多等了三个多小时,邓华锋他们才坐到交通船上,船航行十几分钟,上岸后就排着队等待登计,又等了一会,才轮到邓华锋。

“姓名?”

“邓华锋。”

“年龄……”

“26岁。”

记录员大概询问了下他的姓名、年龄、籍贯等问题后,又问道。

“会什么技术吗?”

“在下读过书,曾是县学生员。”

“秀才啊,那就是读书人了!”

记录员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你来的正是时候,咱们北海初建,肯定是要建学校的,没准到时候你能分到学校去教书。”

去学校教书?

在邓华锋还有点发懵的时候,记录员撕下一张纸来交给他:

“入营后交到移民处――”

说着他手指着不远处的两层楼房说道。

“还有,你们是技术移民,不一定要在营里干上六个月的活!要多关注告示栏的招募信息。”

“是,是,谢谢大人,在下明白了。”

邓华锋点头哈腰的说着接过来那张纸,纸上写着“新移民登计单”,这是用复写纸复写的登计信息,等到出营的时候,新移民们还要拿着登计单登计户籍。

在移民们登陆进入隔离营的时候,置身于总督府里的梁百涛一直站在阳台上,手拿着望远镜的他,盯着“大东方号”自言自语道。

“26000人啊!就这一艘船,就让咱们的人超过本地的白人了,要是再来几船的的话,有个十几万人口,咱们北海的人口,也就超过俄勒冈了。”

“俄勒冈,也就只有区区十万人而已。”

站在总督的身侧,刘昆笑道,

“只要陛下答应把“大东号”给咱们,以“大东方号”的运力来说,一年至少可以往返7趟,一年就是18万人了!再加上其它的移民船,一年至少有三十万人,最多三四年的时间,美国在西部的人口优势,也就会被我们取代了!”

梁百涛点了点头,说道。

“这个自然,我们的移民船都是高密度的移民船,华夏眼下什么都不多,就是饥肠辘辘的老百姓多,只要有足够的船,咱们就能运人过来,不要把眼睛只盯着一个大东方号,我们也可以购买一些自己的移民船嘛!”

什么事情依靠别人总是靠不住的,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相比于依靠帝国中枢来保证这个地区的移民运输,还不如多买几艘船,然后靠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如果是殖民地,自己去购买移民船的话,那么那些移民团也就是专属于这块殖民地的。

“目前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超越美国人。”

愁凝视者南方,梁百涛用一种有些低沉的语气说道。

“目前美国人对于我们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在西部所拥有的人口远远超过于我们。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在华夏,我们或许没有其他的单是在华夏,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充足的人力,只要我们把他们从华夏带到这里,源源不断的带到这里,总有一天我们会去超过美国,美国现在所谓的优势,其实也就仅仅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