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389章 中央铁甲堡(第一更,求订阅)

是南华的命脉所系!

未来在所在!

看着情绪有点儿激动的鲁安达,朱先海只差鼓掌了,在这一瞬间,在这个年青人的身上,他看到了希望。

不是因为他的学识,而是因为他们真正的看到了未来。

双眼直视着他,朱先海忍不住为他鼓起了掌来。

“很好,那么说说你的想法!”

“为了确保这条生命线的安全,我们必须要在太平洋上掌握一系列的据点,就像公司现在在太平洋诸岛的布局一样,我相信大帅早就有了这方面的准备,这些岛屿就像是项链一样,把南华与华夏连同了一条线,现在摆在南华面前的是,我们如何保证这条线不被切断!”

如何保证?

肯定是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了!

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对此,其实朱先海早就有了计划,这几年每年海军学校都有300名学员毕业,其实就是在为海军的扩张作人才准备。

其实相比于造船,朱先海更看重的是人才储备。为什么晚清始终不能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那怕就是北洋水师,也是后继乏力?这种乏力本质上还是人才不足,尽管本土拥有马尾、北洋两所水师学堂,但是每年毕业的军官不过区区几十人,而其中仅只有不到不到20%学习的是航海。

仅仅只是靠这一点人,有可能实现海军的扩张吗?

尽管在1883年北洋水师成军,可是直到1894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都没有建立现代化的人才补充培养机制,直到满清灭亡海军都没有建立这一机制。

而相比之中,江田岛呢?早在1880年代,每年就有超过两百名海军军官毕业,靠着与成绩挂钩的“江田岛吊床号”的论资排辈,日本海军建立了一套不问出身、背景的用人体制,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积累,日本海军超越满清海军,简直再正常不过。

在日本海军的扩张中,永远都是人等舰,而不是舰等人,在甲午战争之后的短短十年之内,日本海军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在列强中名列前茅的海军,靠的就是人才的积累。

也正是靠着这种人才的积累,以及不断的投入。让他们拥有了一只世界第二流的海军,仅仅次于美国,英国而已。

也正因如此,朱先海才会非常看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从海军学校到商船扶轮学校,和海军舰员到商船船员的培养,本质上都是为了海军的扩张做准备。

十年前,南华没有一艘自己的商船,而现在的南华已经拥有了超过370艘商船、远洋渔船,总吨位超过20万吨,数百名船长,上万名船员是什么?都是发展海军潜力。

“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这支海上力量的主力舰与现在各国的主力舰是截然不同的,它应该具备与战斗舰相等的火力和防御,同时还应该具备与巡洋舰相访的航速与适航性,这是因为受限于舰队的规模,我们的军舰既需要用于海战对决,也需要有更好的远洋能力,在和平时间,保护重要的海上交通下,并保证有足够的火力去打击“觊觎”己方海上利益的对方……”

现在南华海岸警备队的主力舰是六艘巡洋舰,建立这支巡洋舰本身也是为了南华的维护海外利益,为了保卫海上交通线。

但是巡洋舰怎么能同战斗舰对抗呢?

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军舰?排水量7000吨左右,航速高达16-18节,拥有200毫米装甲以及至少四门254毫米舰炮的军舰,如果有可能的话,为了加强火力我们应该设计280毫米到305毫米舰炮。”

指着图架上的草图,鲁安达一一道出了他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无疑在这个时代是极其领先的,因为在这个年代,战斗舰和巡洋舰之间是泾渭分明的,而他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去调整对于军舰的一些要求,这种理念无疑是极其先进的。

“强大的火力、高航速加上比巡洋舰更厚,但却稍逊于战斗舰装甲,它们结束在一起就是……”

“战斗巡洋舰。”

朱先海笑道。

他的这个理念可不就是战列巡洋舰嘛。不过与后世的战列巡洋舰不同,它两座双联炮塔位于舰舯,这与“天龙级”有点儿类似,实际上从1600吨的“伏波级”到两艘2800吨的“山西级”,都充分借鉴了采购自英国的“天龙级”,只是进一步完善了炮塔以及船船结构而已。

对于海军的军舰设计,朱先海从来没有插过手,但是现在面对这个草图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问题,从火炮的布置到装甲带的分布。在了解到受限于吨位,只能采用200毫米的装甲后,他直接了当的问道。

“我们需要是那种敌人很难击的军舰,它的抗沉性必须足够优良,要能够抵御现在最大的火炮!”

“那这样一来,军舰的吨位就要增加至少3000吨,航速就会降低,而且制造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尽管对南华的造船能力充满信心,但是一上来就建造上万吨的军舰,步子会不会迈有点儿大?

“知道城堡吗?”

朱先海随手拿起一支笔,在图纸的一角画出了简图。

“你现在使用的是全舰长的舷侧装甲带,为了保证装甲的厚度,不得不缩小它的尺寸,如果加厚的话,沉重的装甲带会影响到它的适航性,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就是设计一个装甲堡!”

随后朱先海在纸上画出了一个装甲带。

“我们把舷侧装甲防御区缩短到大约三分之二的长度,中央部分形成一个中央装甲堡,我们的炮塔、弹药舱、锅炉舱和主机舱等主要部位,都由这个长方型的铁甲堡保护,在装甲堡两头的舰艏艉部分,由水平的装甲甲板保护,通过增加水密舱的方式,获得一定的抗沉性,但关键还是中央铁甲堡,只要它不被击穿,军舰就不可能沉没,缩短装甲带的长度后,我们可以获得更加厚重的装甲!”

这就是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最流行的“中央铁甲堡”,在另一个世界中“镇远”和“定远”就采用了这一设计,他们在海战中都表现出了优良的防护性能,饱受152毫米以下炮弹打击后,无一被击穿着,舰内的主要设施保持良好,破损基本上限于舱面,事实证明,“中央铁甲堡”的设计达成了它们的目的。

这也是为什么朱先海提出这个构想的原因,一方是因为它是成功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这一技术,本身就是这个时代技术,当然更重要的是,前无畏舰时代的什么“重点防御”之类的技术,他根本就不懂啊。

“中央铁甲堡”这个技术相对的简单直接,从技术上来说没有任何难度。甚至为了安装大口火炮的斜角炮塔布局,也被朱先海拿了过来。它的主炮布局包括外观都跟北洋水师的“定远”级铁甲舰很相似,都是斜角布置两座双联装254毫米主炮,有点像略小一点的“定远”。

在草图上简略的绘出它的主体结构概念后,朱先海笑道。

“这样一来,我们应该可以获得一艘装甲厚重,防御能力领先、速度较快战斗巡洋舰,你们觉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