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287章 自动车的时代(第二更,求订阅)

在自动车公司忙活了一天后,这一夜李安林睡的非常香。和往常一样,他是从梦中被鸡叫声唤醒的。

鸡是邻居家养的公鸡,尽管福康十六村的房子都是独栋的互不相联的两层小楼,住在这里的大都是公司的高级职员,可难免的还是有人在家里养上几只鸡,甚至还有人在家的门前屋后开起了小菜园。

相比于绝大多数人,他们的生活无疑是极为惬意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越来越多的移民成家生育,尽管公司竭尽全力的解决住房问题,但是“房荒”还是不可避免的产生,随之而来的结婚人数增加、“婴儿潮”的出现,使房荒问题更为突出。

南华的城市规模也随着新小区的兴建而随之扩大,除了那种密集较高的小区之外,在南华城外出现了一连串恬静的小镇,这些小镇都围绕着某些工厂,或者有公共马车连接主城,交通倒也没有任何问题。

像李安林居住的这个福康十六村,尽管这里距离南华主城足足有两三公里,坐公共马车的话,大概需要20分钟左右。但得益于自行车的便捷,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抵达主城区。

自行车——这是眼下最时兴的产品,这种前后两轮大小相同,使用充气轮胎的自行车,是朱先海为了解决职工的交通问题而发明的,别小看仅仅只是人力自行车,可为了制造它,公司的多家试验室,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科技攻关。

这种自行车借鉴后世老式永久自行车的车型,车架、前叉和链条等主要部件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锰钢制造,使产品强度有了保证,并提高加工精度,同时采用镀镍工艺和6种色漆品种,使整车重量、骑行轻快性、构件强度、档碗耐磨性、电镀和油漆质量、成车装饰和轮胎性能等10项指标,达到坚固耐用的质量要求。

而在所有的自行车之中,最受欢迎并不是轻便车,而是载重车,它的额定荷重量为170公斤,因为骑行稳定、载重量大,被人称誉为“不吃草的小马驹”,在城市和场矿都深受人们的欢迎。

尽管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自行车却是极其昂贵的——一辆自行车需要至少一百五十元。尽管很昂贵,但是仍然深受人们的欢迎,因为它不需要像马一样成天的伺候着,要喂料喂水,当然也没有什么疾病的困扰。

买来一辆自行车看似很贵,但是如果用它来运货的话,还是能够获得不少回报的,毕竟,它的运输量几乎等于一辆小马驹,但绝对比小马驹更快,用起来也更加省钱。

也正因如此,才会有不少人买来自行车,一边是方便自己上下班,一边是利用下班的时间跑运输,甚至客串卖货郎到邻近的农场里卖货。

不过,作为公司技术人员的李安林所骑着的却是轻便车,这种自行车更轻便,价格也更昂贵一点。当然了,也是身份的象征——象征着他不需要用自行车截人带货。

他当然不需要用自行车带人送货,年初从英国留学归来的他,一进公司,就是六级职员,月薪足足八十块钱,每年发十六薪,待遇绝对丰厚不说,甚至刚一进入公司,就分到了房子,而且还是这种独栋的小楼。

也就是只有技术人员才有这样的待遇,其实,今年就是个分水岭,越来越多的华夏技术人员从学校毕业或者留洋归来,很快他们就会取代部分洋员的职位,成为南华的技术中坚。

现在一切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和往常一样,起床梳洗后,和媳妇简单的说了几句,李安林就骑着自行车直奔公司,自动车公司和南华所有的工厂一样为职工提供早餐,每天早晨五点三十分准时开饭。

身为年青人的李安林,很喜欢踩踏着脚踏车的感觉,享受着清晨的清风,偶尔会按动车铃,清脆的车铃声在空旷的大街上回响着……

“为了一顿早饭,总要提前半个小时开工……”

骑着车子的李安林自言自语着,打工人从来没有老板会算计,吃完早餐后自然要开始工作了。

规定的工作时间是6点30分,可为了一顿早餐,大伙总要提前半个小时上工。工人如此,技术人员也不例外。

在公司的食堂里用完早餐后,李安林就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成立于一年前的自动车公司研究的自动车,就是有轨电车。

早在两年前,就有试验人员为有轨马车加装电动机,试图用电动机取代马匹驱动车辆行驶。其实老式的有轨电车的技术并不复杂,车厢的技术与有轨马车相差不大,但是在加装电动机后,却面临着很多问题。

比如说供电问题,如何一边行驶一边供电?

用电池,显然不太现实,电池的价格高,容电量有限不说,更重要的是充电的时间太长。

“关键还是电线啊。”

拖着电线显然不是可能的,在自动车公司的试验场上,一根电线悬在空中,黄色的车厢顶部一根大‘辫子’尾部的铁圈圈搭在电线上。那是用作供电的线圈。

“要保证电车的触线的交叉口不会导错位置……”

在李安林拿着交叉口模型尝试着何何切换时,试验场车,电车又一次“当当”作响的行驶了起来,在过去的一年半之中,从直流电到直流电机,再到电车控制系统,一个个电车的子系统被解决了。

眼下唯一限制电车应用的,就是交叉口的触线切换,尽管这一技术很复杂,但是技术难点仍然被一点点的攻克。

“也许可以借鉴一下火车的岔道扳道系统……”

心里这么寻思着,李安林急忙站起身从书柜中取出一本铁路轨道的英文书籍,曾经在英国留学的他,自然能看得懂英文书籍,不过只是一会的功夫,就找到了他需要的资料。

“许涛,许涛,你过来一下,我有一个想法,也许咱们可以试试这样,”

手拿着资料的他走到阳台边,对着试验场上的同事大声喊道。

“你说咱们把路上的岔道扳道架到空中怎么……”

手指着空中,突然,李安林不再说话了,他就那样站在阳台上,眼巴巴的看着空中,目中只剩下了惊愕。

“什么,把岔道扳道……”

许涛也了如此,他抬着头看着天空,张大着嘴巴,瞠目结舌的抬着头。

其它人大抵也都是这副模样,他们甚至还眨着眼睛,想要确定所看到的这一幕到底是真还是假,或者说,是早晨还没有睡醒。

“这,这是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