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201章 幕后玩家 (第一更,求订阅)

清晨上工的汽笛声,伴随着一轮血红的刚升起来的太阳,几乎同时响起。

在汽笛声之中响起的时候,

很快,裕华纱厂车间里纱机再一次运转起来,上千部纺纱机在蒸汽机传动天轴的带动下发出的轰鸣声,就像是夏日的雷声似的了!

女工们都在纱机跟前来回走动着, 她们会从早晨六点一直忙活到晚上六点,整整个工作十二个小时,中间也就只能休息半个小时,不过即便是如此,女工们仍然非常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工厂里的西洋技师来说,更是如此,毕竟, 在欧洲他们的绝大多数同行不仅每天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而且还都在失业之中。能够在这里找到一份这样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比过去少了1/3,这绝对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

当然了,他们并不知道。这座大型纺织工厂的建立完全得益于欧洲的这场棉花危机。要不然南华就不可能以及其廉价甚至废铁的价格买来大量的棉纺织设备,迅速建全了棉纺织工业。

在欧洲的棉纺织工业因为棉花不足而纷纷破产的时候,刚刚建成南华的棉纺织工厂却拥有充足的原料开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当然对于外界来说,南华的棉花供应也许来自于本地,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那些棉花来自于美国。

甚至可以说正是美国的棉花成就了这一切,一边速通过走私军火换取廉价的棉花,另一边是把棉花运出美国卖出近十倍的高价。然后以废铁的价格从欧洲购买机器,建立棉纺织工厂,再趁机生产棉布以及其他棉纺织品抢占市场。

在不经意之中,南华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良性贸易循环。不过主持这一切的并不是公司的普通部门。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调查部。

和许多1863年建成的大楼一样,永安广场11号大楼也是一栋钢筋混凝土建筑,六层高的大楼风格既不同于西式,也不同于华夏式,只是楼房外层稍带些许华夏式装饰风格。

这里就是南华公司调查部。

调查部, 最早的时候,就是调查科, 人员不过只有六个人。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负责统计之类的工作,但是在过去的两年里,从调查科到调查部,随着人员不断的充实。

到1863年岁末,调查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五百余名雇员的大部门,甚至还有一百余名外裔雇员长驻英、法、美、阿根廷等地,专门收集商业信息。其实,这也是企业中比较常见的机构。

这个年代,不少保险公司、航运公司都有自己的调查机构,专门从事商业信息的搜集与调查,甚至调查部的不少外国雇员就是从保险公司、航运公司等企业挖来的。

但那些外裔雇员不是常驻欧美各国,就是只能在公司大楼三层以下工作,参与普通的商业调查。毕竟,公司并不仅仅只有商业调查机构。

“上个月,特殊运输队十三次越过联邦海军封锁线,从南方邦联的港口走私了大约20万包棉花。尽管这还不到南方港口每年战前棉花出口的10%, 但是随着特殊运输队船只数量的增加, 等到明年年底, 我们的船队基本上就可以把南方所有的棉花都带出来。”

办公桌后的,钱子壮听着下属的渠道时,冲着他和蔼地微笑了一下。

“马丁,在回程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多运出一些棉花,它是南部邦联重要的收入来源,只有把棉花运出来,他们才有钱购买重要的战争物资坚持战斗,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利润,内战让美国南方的棉花生产陷入停顿,严峻的供需矛盾之下,全球棉价上涨了约四倍。但是在南方的港口,棉价仍然与战前相当,甚至低于战前,这意味幸存,只要把棉花运出邦联,我们就可以获得4倍的利润!二十万包棉花……运到伦敦的话,那可是几百万英镑的利润啊!”

身为调查部部长的钱子壮,尽管只读过几年私塾,但是作为“金矿老人”,他一直深得东家的信任,从调查科到调查部,他一步步的按照东家的意思,打造着调查部,一这聘请欧美调查员,学习调查搜集,一边建立培训班,培训自己人。

现在对南方的贸易,就是由调查部的第三处负责,而三外的负责人,马丁·科尔曼却不是华夏人,他是南华最早的归化民,他是迪亚哥先生的心腹,原本一直布宜诺斯艾利斯负责秘密行动,在身份暴露后逃到了南华。

尽管他是一头卷曲的黑发,一双深陷的蓝眼睛,但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官话。之所以让他负责第三处,就是因为他的相貌,很适合进行海外行动。

甚至调查部的培训班里,还有一些从南美以及欧洲各地搜罗的流浪儿、孤儿,对他们进行长期培训,以便将来派遣到其它国家,从事调查情报工作。

“是的,部长先生。”

马丁点头说道。

“正是如此,我们与南方的贸易才是易货贸易,上个月我们成功地运去大约5万支步枪。103门大炮,以及足够制造1000万发轻武器弹药的铅和硝石等物资,以及足够为整个军队提供的鞋子、制服和毛毯。此外,约300万公斤的肉罐头、咸牛肉等物资,这些物资有力的支持了南方的战斗,不过,现在南方对于我们的报价有所不满,觉得我们给棉花的报价太低,物资的报价太高。”

“不满?”

钱子壮冷笑道。

“不要理会他们,现在只有我们的船,能源源不断的把他们所需要的物资运进去,我们的报价,他们如果不接受,可以找其它人。”

在北方的封锁下,与南方的贸易,就是卖方市场,里士满的那些南方人根本就没有还价的余地。钱子壮都懒得搭理他们,眼下“特运公司”一个月几百万英镑的利润,可是他在东家面前邀功的本钱。

所谓的特运公司实际上是十几家公司的总称。在调查部的企业列表之中,有超过30家公司从事着向南方走私以及与棉花贸易有关的业务。

正是在众多的掩护之下,他们才能尽可能的通过走私获取暴利。当然最终这些利润都会上交给公司,用于购买各种各样的机器,发展南华的工业。

危机,有时候别人的危机就是自己的机会。在这场战争对于南方来说,绝对是发展的良机。

对于调查部同样也是如此,眼下调查部的人员膨胀,同样也是得益于万里之外美国人的那场战争,得益于那场战争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是的,我们也是这么回复他们的。”

独家生意就是有这点好处,主动权完全在自己的手中。对方根本就没有任何议价的能力。

“对了,部长,他们又一次表示,希望能够购买我们船只。”

“不要拒绝他们,也不要答应他们,这需要东家决定。”

让钱子壮摆了摆手,不用决定,他都知道答案,东西是绝对不会把船卖给他们的。

“对了,有另一件事,我注意到在简报中提到最近乌拉圭的政局不太稳定,我还想了解一下当地的有关其他的情况,你看看能不能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派个调查员过去,到那里尽量搜集一些关于当地的情况的。懂吗?”

对于部长的命令,马丁并不觉得很诧异,干这个他是内行,也是他的本职工作。

“是,部长先生,不过,我们的人过去,需要花一些时间,我过去就认识几个乌拉圭人,他们也能办这件事,要不就让他们去干也行……”

在这个时代,爱国主义并不流行,尤其是在南美这个地方,指不定那些人几个月前还是法国人,罗马人,撒丁人或者普鲁士人,他们爱那个国去?

就像马丁,他说是阿根廷人,可却是从爱尔兰移民过来的,在爱尔兰,他可是差点饿死的主,爱英国?

可能吗?

至于爱尔兰,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呢。

“不错,这样也行,我们办情报网,就是在利用当地的人脉。不过,要注意他们的动向,而且最好有我们的人掌握他们。毕竟,这个工作仍然要谨慎一些。”

凝视着窗外明朗的晴天,看着广场上来回走动的路人。此时的南华显得分外的安静,似乎世间的纷争都与这里没有丝毫关系,人们都在忙碌着,工作着,他们在这里创造着财富,忙碌了一天之后,他们会在6点的钟声响起时,下班,然后回到家中,享受宁静的生活。

可是,这样的岁月静好,还能持续多久?也许几年,也许再过十几年,这一切就会被打破,而现在他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一切被打破之前做好准备。

“好了,马丁,”

钱子壮有点儿生硬地对他身后的马丁说道,

“去坐你的事情吧,至于你之前提到的船的事情,就不用操心了,只要我们手里有船,他们肯定离不开咱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