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558章 文正(第二更,求订阅)

终究还是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在抵达陆军总院后,还没来得急上楼,朱大皇帝就从医生得知左相已经走了的消息。

站在电梯前,看着电梯门,朱大皇帝却没有迈开那个脚步,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

左相走了。

在长达数十秒内,方展博都能看到陛下的神情变得有些恍惚。

“陛下……”

方展博轻声唤着总理。

但沉浸于回忆中的朱大皇帝却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只是神情的恍惚的回忆着过去的点滴。

十几年前,左相自请致仕定下了帝国总理大臣任期后,原本朱大皇帝还曾打算起用他,但终究还是不曾起用,对此左宗堂却安然处之,两人在一起时,也有钓鱼、对弈或者畅谈各种事物。

在这场战争爆之后,作为帝国首任总理大臣的左相就不顾早已年迈的身体,乘火车往来全国各地,在市政厅发表演讲,为阵亡将士举行奉灵祭典,慰问将士遗族、慰问伤员,他尽一切可能用自己的行动支持自己。

作为致仕的大臣,左宗堂做到了许多人不曾做到的事情。

左卿一日不曾负国,亦不曾负朕,而自己呢?

朱大皇帝长叹一声,神情显得却发的失落。

几分钟后,朱大皇帝来到了病房前,左孝勋等人纷纷起身行礼时,他说道。

“孝威还没回来?”

左孝威是左宗堂的长子,也是帝国内政部尚书,最近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秘鲁出差,毕竟,秘鲁作为新并国土,总需要人常驻弹压,而内政部是行政院诸部中,唯一的强力部门。

“陛下,大哥正在从秘鲁赶回来。”

点了点头,朱大皇帝又对侍从长说道。

“给海军部打个电话,让孝同回来,”

孝同是左家老四,正在军中服役,因为现在正值战时,所有军人都取消休假,即便是父母亡故也是如此。但作为皇帝,朱大皇帝自然可以开一个后门。

“陛下,家父临终前曾有过吩咐,孝宽、孝同都在军中服役,值此战时,当以国事为重。”

听着左孝勋的话,朱大皇帝不由的长叹一声,然后点头道。

“便遵左……”

顿了顿,朱大皇帝说道。

“左文正的遗言从事吧!”

他的话音刚落,左孝勋便激动的连长揖谢恩。

一句“左文正”,就定下了左宗堂的谥号。自唐代之后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地想得到一个谥号,就是文正。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是不会轻易地把这个谥号给人的。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如范仲淹、方孝孺、李东阳等人。

有明一朝不过只有五人得此谥号,满清两百余年也不过五人得此谥号,至于大明这边……左宗堂是第一人。

仅仅只看这个谥号就足以证明皇帝对左宗堂是何等看重了。左家人又如何能不激动?这可是文官身后的最高荣耀。

不仅如此,在回宫后,朱大皇帝在下旨赐谥时,又准其行国葬,以示皇恩。

身后如此哀荣,皇恩浩荡如此,也是古往今来极其罕见的了。

七月二十一日,天色阴霆,空气略显清凉,清爽的凉风阵阵的吹掠着。应天南郊左家老宅,祭奠的花圈,白簇簇的排到了街上。两排三军仪仗队,头上戴着闪亮的钢盔,手里持着步枪,分左右肃立在大门外。

街上的交通已经断绝,偶尔有一两部黑色官方汽车,缓缓的驶了进来,今天是故左文正公的国葬日。

上午九时许,灵堂内哀乐大奏,已是启灵的时分,殡仪馆门口的人潮徒地分开两边,陆军仪仗队刀枪齐举,左文正公的灵柩,由八名仪仗队的军官扶持,从灵堂里移了出来,灵柜上覆着一面大明的日月旗。

一辆仪仗队汽车老早就开了出来,停在殡仪馆大门口,上面伫立一位撑旗兵,手举一面国旗领队,接着便是六匹战马挽拉炮车。

在仪兵抬着灵柩走出来的时候,皇太子朱猷林立于一旁,注视着仪兵,他是代表父皇来的,在他的身侧站着一众前来送殡的官员。

灵柩一扶上炮车,就有主事走到皇太子身边说道。

“殿下,可以上车了。”

微微点头,在朱猷林坐上汽车后,前来送殡的官员们也跟着纷纷跨进了各自的轿车内,街上前尾相衔,排着一条长龙般的黑色政府汽车。

维持交通的警察和宪兵,都在街口吹着哨子指挥车辆和前来送行的各界来宾。

几分钟后,灵车启动了,马拉的灵车速度不快,在出殡的行列,一下子便转到了苏杭路时,路口有一座用松枝扎成的高大牌楼,上面横着用白菊花缀成的“左文正公之丧”几个大字。灵车穿过牌楼时,路旁有一支部队,他们也许是前往码头,准备开赴欧洲前线,上百辆汽车停于路边,数千官兵立于车前,部队长看见灵车驶过,马上了一声口令。

“敬礼!”

整支部队的士兵倏地都转过头去,朝着灵车行注目礼,伴随着挽马的蹄声,他们缓缓的移动目光。

直到车队离开之后,战士们才继续踏上行程。

在缓缓行驶的车队驶入朱雀大道后,街边已经挤满了前来送葬的市民。见灵车来后,一排老翁从围观的人群中挤上前来向灵车跪了下去,那些个老翁大都穿着黑色的丧衣,领头是内阁协理大臣成定康,他出身于左宗堂幕府,他身后的这些老翁既有和他一样出身于幕府的,也有当年随左相一同来南华的楚军老兵,他们的身份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在移民之中,他们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左帅旧部”,也正因如此,多年来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现在他们都跪在那里只为送左帅最后一程。

车队缓缓的行驶着,最终车队驶入了位于朱雀大道南端的帝国忠烈祠,在大明帝国忠烈祠有多处,每一个州省都有忠烈祠,但只有应天的忠烈祠被冠以“帝国”之名。

这里是帝国级别最高忠烈祠,长眠在这里被视为安息者的光荣。在军中服役阵亡的将士或在国家重要行政岗位上去世者,都可以安葬于此。

在低沉的息灯号中,左文正公被安葬于忠烈祠,他的周围是一片洁白如玉的白色墓碑,既有普通的士兵,也有将校军官,这里是绝对公平的,不会因为生前的级别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毕竟,忠魂是平等的。

在国葬进行到最后时刻时,就像是天地感应一般,天上下起了一场大雨,似乎老天也为之流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