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341章 族魂(第一更,求订阅)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优美的旋律在校园里回响着,正在操场草坪上进行比赛的学生们,不由的闭着眼睛听着广播里传来的音乐,听着耳边的旋律,学生们的脑海中似乎浮现出了黄山的云雾飘渺,长江的波澜,黄河的壮阔以及长城的巍峨,或许他们从来没有回过华夏,但是通过华校里的国语、地理以及历史书,他们的灵魂深处早就烙上了华夏的印迹。

每当他们从电影院里,从电影中看到华夏的故土时,那怕他们是广东人,是福建,尽管包括他们的父辈,也从来没有见过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为之激动,为之向往。

华夏是全世界所有华夏的灵魂深处的故乡,无论他们身在何地,身于何处。

第九华校,是哈瓦那最寻常的华校。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华校,是华人的文化堡垒!”

和所有的海外华校一样,它的墙壁上都书写着这么一句标语。这句话是皇帝御笔亲书,书写于所有的华校之中,是在提醒人们华校的重要性。

所有人都以为这句话出自盛德皇帝,可没有人知道,这同样也是朱大皇帝的“剽窃”的。他出自一位马来亚华侨之手——林连玉先生,这位先生为争取华教地位和华族权益威武不屈,至死不渝,因为他致力维护华文教育,被马亚人褫夺他公民权,被迫隐居二十年之久。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发出了那一声呐喊——“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被剥夺,独立中学不能不办。”

这是何等的压抑才让他发出这样的呐喊?文化没了,一切全都没有了,也就是所谓的“香蕉人”了,其实,这就是“入夷则夷”,抛弃了中国的文化传承,何谈中国人?

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另一个世界马来亚华文教育成为大陆以及港澳台之外唯一保留完备华文教育体系的地区,那些依靠着马来西亚华人捐款运营的华文学校,让每一个华人小孩都可以进入其中学习中文,他们会讲华语,完整保留着中华文化。

这一切完全得益于林连玉和众多马来华人的抗争与努力,也正因如此,林连玉先生才会被马来亚华人尊称为“族魂”,这个“族魂”是什么?正是对华夏文明传承的坚持。

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正因如此,在地位稍一提升之后,朱大皇帝就在教育部设立了华侨教育部,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华侨教育,在美国、古巴、墨西哥、秘鲁以及南洋各地设立了数百所华文学校,他所要悍卫的就是这座民族的精神堡垒。

就像此时,尽管学校已经放假了,可是学生们还是纷纷返回学校,因为春节将至,学校里举行“春节书法比赛”,比赛的不仅仅是书法,更重要的是书写春联。

不仅在写,而且还要对对联,和往年一样,在学生们书写着春联的时候,在操场的周围站立着不少人,他们既有学生们的家长,也有许多普通人,在比赛之后,往往会举行募捐,募捐的款项是为了学校的运营,当然也是为了让所有的华侨子弟,都接受华文教育。

和往日一样,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华校最热闹的时候,不仅学生在那里进行书法比赛,在操场的周围还有学生组织的义卖摊,售卖的都是学生们制作的手工品。

在来到华校后,李成才特意去了义卖摊,和往年一样,他在义卖摊上挑选着那些小玩意,在那里逛了一圈之手,他的手中就多出了不少小东西,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迎面走来两个男生,冲着他鞠躬后说道。

“先生,请问您需要胸花吗?”

胸贴是很简单的纸制红色胸花,胸花内书写两个字“族魂”。

“给我一个。”

尽管一个胸花只需要十分钱,但是在掏钱时,李成才却往义卖箱里放了一个比索。

“谢谢先生对华文教育的支持!”

在学生再一次鞠躬道谢中,李成才笑了笑,然后拿了一张传单,传单用醒目的黑体书写道“支持华文教育!”

“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机关,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堡垒!”

在这之后,就是告各界人士书了,其实,对于传单上的内容,李成才都可以背下来,毕竟,他就毕业于这所学校,他就曾印制过这份传单,每周都会到店铺张贴,但是每一次看到它的时候,他的心头都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

“各位同胞……”

恰在这里,广播里传来了校长的声音。

“……华校董会是由哈瓦那十一家华人社团联合组成的办学机构,负责办理哈瓦那三十九所华文独立学校,这三十九所学校为华人子女提供接受华文教育的机会,也负起培育华社人才,传承和发扬的华夏文化的重担……”

在校长讲话时,李成才默默的背诵着这段话。

“自一八七零年,帝驾御临古巴,古巴华侨自奴役中得到解放,华文教育亦开展于此,虽帝国教育部每岁皆有补贴于华校,但华人社团和热心教育的各界人士皆康慨资助,使得华校发展到今天的规模……”

在校长的演讲和致谢中,人们再一次康慨解囊,纷纷取出钱来到义捐台前登记,华校的每一分捐款都会公开,每年的账目也会公开,接受监督。

也正是这样的公开,让他们所有人都相信——他们捐出的每一分钱,都会被用在华人子弟的教育上,当然,并不仅仅只是用于华人子弟的教育,学校会根据每年录取学生数量,拿出10%的比例单独招生,通过考试招收其它族裔学生,这也使得每年都有上千其它族裔的优秀学生,能够接受中学教育,当然是华文学校的中学教育。

而做为欧印混血儿的李成才就是得益于此,他不仅接受了中学教育,甚至还考入了大学,凭着奖学金得已前往帝国本土读大学。

此时,再一次来到母校,李成才的心情是舒畅的,所看的都是满满的回忆。

我的教室就在那里。

就在这时,他听到有人喊道。

“成才!”

回过头来,李成才看到一个熟悉的人——李维祉,他中学同学。

“维祉,你怎么在这……”

话未说完,李成才就看到老同学胸前的学校徽章,惊讶道。

“呀,你现在是华校的先生了。”

这种学校的徽章可是只有学校的老师才能够佩戴,想来也是,他们不仅仅是中学同学,而且还是同一期前往帝国留学的同期。

只不过老同学当年读的是师范学校。他在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到中学里当老师,这显然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哈哈,真没想到,你居然又回到母校了。”

看着老同学,李成才笑着说道。

“怎么样老同学,有时间吗?我们一起聚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