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074章 帝国的模范殖民地 (第二更,求订阅)

很多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决定,甚至给人类带来改变,在陆安国挂上电话的时候,他并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一决定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那些毕业东瀛的医学院的医生们来说,他们有机会解剖更多的尸体,也有机会学习到更多为的外科知识。

因为大明的医学生毕业后,会有更好的选择,所以大都不愿意来殖民地工作。但是殖民地却离开医院,因为这里有太多的热带疾病,甚至还需要开设专门的“热带疾病研究所”研究热带疾病。除了官方委派医生之外,在帝国的殖民地的那些医院之中,最常见的就是东瀛医生。

学医是东瀛四省的学生们最好选择,因为东瀛四省早在江户时代兰医就已经得到推广,学医的基础较好不说,而且医生的就业更容易。

“在帝国辽阔的殖民地上,到处都需要医院,需要医生,只要是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抵达殖民地,就可以得到一份体面且收入不菲的工作。”

在江户帝国大学预科学校的教室中,一群青年学生在那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报考什么专业。

“哎呀,其实农学部和矿学部也不错嘛!”

“可是都比不是医生嘛!”

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将要报考的学校时,在教室的角落里坐着的秋山真之正望着窗外有点儿发呆。

“真之,你这是怎么了,发呆,那可是我的事情啊!”

正冈子规凑到好友的面前说道。

“喂,想好报什么专业了吗?是医学部吗?”

“啊,医学部?”

回过神来的秋山真之似乎有点儿发懵。

“是啊,你之前不是说,要报医学部嘛,你说在东瀛最好的学校就是医学院,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学医学嘛!”

“是的!”

秋山真之点了点头。

“医生是帝国少有的几个不受任何区域限制的职业,包括北方领地和殖民地在内的地区条件都比较艰苦,少有医生愿意到那些地方执业,但医生又实在是必需品,所以就给了我们机会,盛德五年帝国大学建校时,就成立了医学院,相比于其它各专业,当年招生就有80人之多,相比于其它专家,考医学院机会更多。”

其实当年在成立江户的帝国大学,甚至在规划整个东瀛的高等教育的时候,朱大皇帝可谓是煞费了一番苦心。

工学嘛肯定是要有的,毕竟,这个地方的人才还是很多的,如果白白浪费了那可就可惜了。

毕竟要割韭菜的话,人才才是最好的韭菜。

但是呢,虽说割人才的韭菜很爽,但还是需要控制数量,通过控制大学生数量来确保帝国对这里的控制。

但是也不能够做得太明显了。所以要发挥本地的优势啊,比如这地方很早就引进了兰医,所以优势专业就是医学了。在设计专业上,也就有了相对的倾向了。

在东瀛,考医学院相对容易一些,不过也容易不到那去,毕竟整个东瀛只有不到800个大学名额。

为什么不给更多的名额?当然是因为高等教育刚刚开始发展了,不过最重要的原因是朱大皇帝非常欣赏东瀛人的那种“匠人精神”,在21世纪,那可是让不少人为之惊讶和赞叹的精神啊。

既然如此,那就发扬光大吧。这地方的人更适合做工人啊。去充分发扬他们的“匠人精神”多好。

至于读书上大学那么辛苦的事情,就不需要麻烦他们了。他们老老实实的在工厂里,在田野中去发扬他们的“匠人精神”为帝国的建设添砖贴瓦多好。

读书……太累了。

哎,朱大皇帝对东瀛人,真的非常的厚道,甚至达到了特别偏爱的地步。就是对大明人自己都没有这么用心的规划过。

看着认真分析利弊的好友,正冈子规说道。

“那么说你肯定还是要报医学院了?我还是要报国文专业。”

对于立志成为诗人的正冈子规来说,报告国文专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个专业同样也是非常吃香的专业,不仅可以进入政府部门,甚至还可以到殖民地任职,换句话来说那就是官了。

也正因如此,国文专业一直都很热门。

“我哥哥来信了。”

看着正冈子规,秋山真之说道。

“啊,是好古吗?上次听你说,他已经晋升为少校了,可真是了不起啊。”

提到秋山好古,不,应该是秋好古时,正冈子规的语气显得很是恭敬,毕竟,东瀛四省出身的军官中少校是非常少见的。

“是的。”

点了点头,然后秋山直之说道。

“他希望我能够报考海军军官学校。”

“什么,报考海军军官学校?”

惊讶的看着好友,正冈子规说道,

“那你之前计划怎么办?你不是说要和我一起在帝国大学上书吗?”

“我……我不知道。”

尽管嘴上这么说,可是秋山真之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桉,和骑马武士家庭出身的,能够正常读大学,甚至就连大学都可以选择就业不怎么容易的国文专业的正冈子规不一样,因为是足轻家庭出身,小时候家庭贫困,因此大学预科的时候,他一直接受哥哥好古的接济,他哥哥秋山好古小时帮人家澡堂子烧开水一天挣一个铜板来补贴家用,避免了这个当弟弟的因为养不活而被迫出家的命运。也正因如此,对哥哥的话,他也就只有服从的份。

“不知道什么啊,真之,做军人可不是你的选择。”

“也不能这么说吧,”

秋山真之说道。

“几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军舰的时候,是“镇远号”当时,我就被帝国海军的礼仪与威容所深深折服了,其实,加入帝国海军,也是非常不错的。”

然后,他看着正冈子规说道。

“子规,以后你一定要多保重啊!”

虽然只是一句话,可却表明了他的选择——由于兄长的一句话,真之便乖乖地从大学预备学校退学,开始全力备考海军军官学校。

帝国是公平的,东瀛四省的学生一样可以报考帝国本土的学校,虽然受到名额限制,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鱼跃龙门的机会。

每年都有近四百人考入帝国本土的学校,前往帝国本土,别说是读大学了,就是前往帝国本土,本身就是一种身份转变。而对于身在非洲的秋好古来说,尽管他已经入籍归化,但是在军中的经历,让他深知对于弟弟来说,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应该怎么做。

不是在江户的帝国大学读书,而是考入帝国本土的学校,在那里秋山真之不仅可以接受更好的帝国本土的教育,他还能在那里归化入籍,成为真正的帝国皇民。

帝国皇民!

尽管日本早就成为了帝国的一部分,但东瀛四省却是东瀛都护府四省,都护府和帝国本土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这里也不是殖民地,东瀛被视为帝国的一部分,但却有所区别。

就像东瀛人吧,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大明人,甚至就连东瀛人自己也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大明人,那怕东瀛是大明的。

想要成为高贵的大明人,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说在非洲为帝国征战的非洲军团,他们是通过军功归化为帝国皇民。还有许多女子是通过嫁给大明人得已归化。

而对于大多数东瀛人而言,想要成为大明帝国的皇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尽管通过的归化考试能够成为帝国的皇民。但是名额却非常有限,每年只有一万名额。

不过呢?

即便是归化之后,他们的地位和普通大明人还是稍微有点差别,比如说,他们前往帝国本土仍然需要护照,再比如说,在移民殖民地后并不能和本土国民一样享受种种福利,可即便是如此,成为帝国皇民,不知道是多少东瀛人的梦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