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91章 宪政滥觞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691章 宪政滥觞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崇祯说的几样重大事项中就有征税一项。

这就让路振飞格外动心,内阁现在做梦都想着征商税。

要是征商税的提议在大朝会上得以通过,岂不是连圣上也是无权阻止?

路振飞突然间觉得,跟此事相比,北京国子监、处理降将贰臣以及清算北方士族这三桩事务根本就算不了什么,这才是大事!

路振飞已经倾向于认同将大朝会的革新写入皇明祖训。

不过前提是内阁辅弼也得有召集大朝会的权力,至少内阁首辅必须有。

孟兆祥忽然提醒道:“圣上,即便是涉及到法度、征税以及用兵诸事,也未必就是重大事项,比如山中有盗贼杀人越货,只需调数十镇兵进山即可将之轻松剿灭,此等事一省巡抚足以断之,完全不必经内阁票拟,更不必大朝会议决。”

“孟阁老言之有理,此间是朕失了计较。”崇祯道,“朕不会这般无聊,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后世的皇帝不会出现这等异类,万一出个不肖子孙专拿与法度、征税以及用兵等有关之事项日日要求召集大朝会,京中官员怕是会被他活活累死,鉴于此,有必要对召集大朝会的具体次数做一个明确限制,比如说一个月最多两次大朝会。”

路振飞再按捺不住,直接问:“圣上,阁臣是否享有召集大朝会之权力?”

崇祯当即向路振飞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心说果然都是老狐狸,这么快就想到了拿大朝会反制皇权、谋取利益。

“当然。”崇祯笑了笑。

只不过,崇祯对此并不介意。

还是之前的那句话,崇祯自信对于大朝会拥有着绝对的掌控力,所以并不介意给予内阁辅弼召集大朝会的权力,在将来,甚至还可以考虑给予更多官员召集大朝会的权力,类似于每一个人民代表都可以提交议桉。

顿了顿,崇祯又问道:“所以,几位阁老意下如何?”

路振飞、孟兆祥等五位阁老互相交流了下意见,异口同声说道:“臣等赞同将圣上关于大朝会之革新写入到皇明祖训之中,以俟大明之后世君臣遵行不渝。”

“臣等附议。”六部尚书、侍郎、左都御史等大员纷纷出班附和。

紧接着大殿中更多的官员,还有大殿外云台上的官员也纷纷附和。

甚至连崇祯都没有意识到,今天的这次大朝会将会在明朝历史乃至整个华夏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世的史学家大多将这次的大朝会誉之为宪政滥觞。

因为皇明祖训作为大明乃至历史上所有封建王朝的第一部宪法的政治地位,就是在这次大朝会上确立的,更重要的是,大朝会作为大明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也在今天的这次大朝会上被正式承认,今后的皇帝再也不可能像以前的皇帝那样一言九鼎。

因为崇祯设计了一个闭环,修改皇明祖训也是大事件,必须经大朝会议决。

这也就是说,后世的皇帝除非能够说服京中超过半数的七品以上文官武臣,否则他就连皇明祖训中的一个字都改不了,更不用说取消大朝会的关于重大事件的议决权,此事的难度约等于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取消五常否决权的提案。

……

北通州码头,朱慈烺毫没来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怎么回事?”朱慈烺喃喃低语道,“有什么不好的事件要发生吗?”

正自言自语,码头外面忽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朱慈烺定睛看时,只见朱慈炯骑着一匹毛色雪白的骏马,风驰电掣般冲进码头。

在朱慈炯的身后,则跟着数十骑兵。

这数十骑也是骑着同样的高头大马。

飞驰进码头之后,朱慈炯再勐一勒马缰,胯下白马顿时人立而起,两只硕大的铁蹄在空中踢腾了好几下才重重顿地,发出彭的一声。

“大哥,你可算是到了,快想死小弟了。”

朱慈炯翻身下马,冲上前一把就抱住朱慈烺。

朱慈烺也是张开双臂跟朱慈炯用力拥抱,今后怎么样没有人知道,但是至少此刻,朱慈烺和朱慈炯两兄弟之间的感情还是很纯挚的。

“三弟,让大哥看看你。”拥抱过后,朱慈烺又仔细打量起朱慈炯,“长高了不少,但是比以前更黑也更瘦了,不过倒是精神了许多。”

朱慈炯哈哈一笑,说道:“成天风里来雨里云的,能不黑能不瘦吗。”

“三弟,你和父皇辛苦了。”朱慈烺动情的说道,“不过现在建奴已经被咱们灭了,你们总算可以休息一阵了。”

“哪有时间休息。”朱慈炯摇了摇头。

“也就是大哥你今天到了,你要是晚两天才到,就见不到小弟我了,明天一大早,小弟我就要动身赶往辽东,准备组建骑兵军团。”

“哦对,差点把这事忘了。”朱慈烺轻拍额头道。

“大哥,埅儿还有圭儿呢?”朱慈炯搓着手说道,“快抱出来瞅瞅,半年多不见,这两个小家伙肯定长高长胖不少吧?”

“埅儿和圭儿这次没有来。”朱慈烺有些遗憾的道。

“等到了八九月,他们和太子妃会跟着李妃、冉妃还有锦绣一起过来。”

“也对,埅儿和圭儿还小,受不了长时间舟车劳顿。”朱慈炯点头道,“那只能等忙完骑兵军团这摊,再回来看他们喽。”

朱慈烺犹豫了下,最后还是小声问道:“三弟你去母后陵前祭拜了吗?”

“去了。”朱慈炯的神情当即暗澹下来,“李自成这狗贼虽然诸多暴行,不过收殓母后并且予以厚葬这一件事,小弟我还是承他的情,将来如果有机会活捉李自成,还是可以因此饶他一条狗命。”

朱慈烺暗然问道:“母后被葬在了何处?”

“就葬在天寿山田贵妃陵。”朱慈炯道。

“跟田贵妃葬在一起了么。”朱慈烺若有所思的道,“父皇可有说过替母后移陵?或者说父皇可曾跟你提过修陵之事?”

关于陵寝这一事,崇祯皇帝是个异类。

别的皇帝都是早早的修好自己的陵墓。

但是崇祯直到登基十七年,都还没有替自己修陵墓的打算,也不知道是因为缺银子不想草草动工,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但现在大明已经不缺银子。

“这我可不敢问。”朱慈炯连连摇头道。

“你要不怕挨骂,你就自己去问父皇吧。”

朱慈烺默然片刻,又问道:“二妹和小妹呢?”

朱慈炯轻叹一声,回答道:“二姐就葬在周家墓园里,至于小妹……已经没人知道她被葬在何处,跟小妹一样的还有袁贵妃等嫔妃。”

朱慈烺心头大恸,这怕是尸骨无存了吧?

……

皇极殿的大朝会仍在继续。

正如崇祯所预料,北京国子监以及清算北方缙绅的提议得以很顺利的通过,重设北京国子监的提议更是全票赞成通过。

现在讨论的是第三件大事——如何惩处贰降、降将。

其实降将没什么好讨论的,所有人都赞成处以磔刑。

无论是引狼入室的吴三桂,还是从贼附逆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姜瓖以及祖大寿等,一律押赴菜市口凌迟处死。

有争议的是洪承畴、王鳌永及孙之獬等贰臣。

有不少官员认为这些贰臣也应该处死,但是应该给他们保留一些体面,所以最好处以绞刑,给他们留一个全尸。

也有不少官员认为应该给予贰臣赎罪的机会。

为此还搬出了左传的名言: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也有极少数官员主张严惩,将贰臣与武将一样处以凌迟极刑。

数千个不同品级的文官分为三派意见,展开了激烈的大辩论。

不过右班的内务府武官却一直没吱声,因为他们早就知道崇祯的意思,就等着崇祯给暗示,然后才会发表意见。

看看时机差不多了,崇祯微微一颔首。

站在班首的马鸣騄当即上前两步喝道:“我有一言,诸公且听!”

马鸣騄原本就是个大嗓门,这一声喝更是使足力气,离得近的文官被震得耳膜都嗡嗡作响,险些当场两耳失聪。

整个大殿也一下变得寂静。

马鸣騄这才大声说:“若以下官之浅见,似洪承畴、孙之獬、王鳌永、龚鼎孳等贰臣自甘堕落,先降流贼再降建奴,实属死有余辜。”

“然而就这样杀了他们,也未免太便宜。”

“所以就应该让他们继续在工地上修铁路。”

“用他们的往后余生为大明做最后一点贡献。”

“如此,岂非胜过杀了他们百倍?诸公以为呢?”

当即有文官反驳道:“铁路修完了之后又当如何?放了他们?”

“胡扯。”马鸣騄道,“两京铁路之后有云西铁路,云西铁路之后又复有其他铁路,大明之铁路安有修完之日哉?总之就让这些贰臣修路至死,不杀他们,却比杀了他们更让他们痛苦百倍千倍,如此方足以警示后来者。”

话说完,右班的内务府武臣纷纷出班支持。

紧接着,殿外廊下及云台上也响起更多的支持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