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36章 李自成想跟崇祯见面

时间进入到五月下旬。

随着天气逐渐变炎热,崇祯也逐渐变得焦躁。

因为明军对北京已经围城半年,可是他所期待的“临界点”仍未到来,建奴的坚韧和顽强属实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万岁爷,吃片西瓜吧。”

高起潜将切好的西瓜呈送上来。

崇祯正好感到有些口渴,当即拿起一片西瓜。

一口咬下去,只觉透心的凉爽,竟是冰镇过。

崇祯脸色却瞬间垮下来,怒道:“你哪来的冰?”

夏天的冰块,极为珍贵,是要留给伤员冰敷止血用的。

高起潜吓得一个激灵跪倒在地:“万岁爷,是伪顺使者送的,连西瓜一起送过来,并非是老奴自作主张从军中取来的冰块。”

“下不为例。”崇祯板着脸说道。

“即便是伪顺使者送的冰块也要送伤兵营。”

“哦,对了,剩下的西瓜也都送去伤兵营,给伤员吃。”

“是。”高起潜恭应一声,赶紧示意小太监将切开的半个西瓜连同另外两个完好的西瓜都送到了伤兵营,不过心下有些不忿,这些丘八凭什么啊?

崇祯又问道:“高伴伴,那个伪顺使者呢?跑哪儿去了?”

“到朝阳门外观战去了。”高起潜回应道,“要不要阻止他?”

“没有必要,他想要看就尽管让他看好了。”崇祯无所谓的说道。

崇祯并没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甚至觉得让伪顺使者看到明军在朝阳门外吃瘪并非什么坏事,因为这很可能导致伪顺误判明军实力。

顺便说一句,明军在朝阳门外打得确实很糟糕。

早在三月底,明军就已经在朝阳门左侧的城墙上轰开了一个十几丈宽的巨大缺口,随即崇祯就驱动朝鲜军发起进攻。

但是首次进攻的结果却很惨。

因为建奴已经学会戚继光的“枪炮湖脸”战术。

早在明军的大炮还没有轰塌城墙之前,建奴就已经提前拆除了缺口内的民房建筑,清理出了一片方圆近百步的空地。

然后在空地的四周修建了近百座炮台。

几乎就是一步一门大炮,火力密集程度堪称变态。

当朝鲜仆从军嗷嗷叫着冲过缺口之后,迎接他们的是缺口内的百炮齐发,而且装填的全都是霰弹,平均每门炮装填了300颗铅子。

所以,最终的攻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冲进去的数百名朝鲜军,直接被射成筛子。

对于这样的结果,崇祯其实早已经有预料。

因为火器时代的攻坚战比冷兵器时代更加的残酷。

这个只要看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堑壕战就能得出结论。

在冷兵器时代的攻坚战,一场战役打死几千人就已经不得了啦。

基本上战死几千人之后,攻坚战就该分出胜负了,或者胜利又或者失败。

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场战役战死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都屡见不鲜,其残酷程度比冷兵器时代高了两个数量级。

就因为火器的杀人效率比冷兵器强出太多。

火器时代的攻坚,那真的是拿人命往上堆。

若不是因为这个,崇祯也不会调来朝鲜军。

之所以调朝鲜军来北京,就是来当炮灰的。

总之,崇祯就没指望轰塌城墙后建奴就会立马崩溃。

所以在朝鲜军的首波进攻失败之后,崇祯便果断停止强攻,同时命令明军炮兵继续轰击缺口两侧的城墙,持续扩大城墙的缺口。

崇祯打算将朝阳门到东便门之间的城墙全部都轰塌。

崇祯不相信,建奴能在四百多步的缺口内摆满火炮。

只不过拿大炮来拆除长达四百多步的城墙,无疑是一个大工程,再加上建奴也不会坐等着明军拆除城墙,也会修补,因此有的时候还需要返工。

所以到现在,明军仅只拆除了不到两百步长的城墙。

当然,明军也不是一味的拆城墙,偶尔也会发起突袭。

有时候是白天,有时候是在夜间,有时候是朝鲜军,有时候是明军。

就在今天上午,朝鲜军又发动了一次进攻,估计被伪顺的使者看到,但是崇祯对此却丝毫不担心,看就看。

……

不过伪顺使者却是一个有眼力的。

全程观摩了朝鲜军的进攻作战后,就连夜跑回房山县向李自成报告。

没错,李自成把伪顺大军和李岩、李过等留在了大同府,他自己却带着宋献策、顾君恩领着两万骑兵从紫荆关一路打到房山。

从紫荆关到房山县,几乎就没有遭遇抵抗。

到了房山之后,李自成大军就不再往前走。

而是派了仅仅二十出头但却已经身经百战的马宝为使者,捎上几个西瓜为礼物,前去朝阳门大营觐见崇祯。

马宝送完西瓜,就借口跑到朝阳门外观战。

虽然朝鲜军在今天的进攻作战中表现不佳,但是马宝并未因此轻视朝鲜军,反而给了朝鲜军非常高的评价。

“圣上,朝鲜军的士气非常高昂。”

“并没有明军拿刀逼着他们进攻,但是他们都能奋勇争先。”

“今天参战的朝鲜军约五百余人,最后全部战死,竟没有一个转身逃跑的。”

顿了顿,又道:“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建奴的炮火太过密集,朝鲜军刚一翻过缺口就遭到枪炮湖脸,就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李自成皱眉道:“朝鲜军竟然也变得如此之骁勇?”

宋献策也说道:“崇祯给朝鲜军灌了什么迷魂汤?”

马宝还真问过,当即回答说:“臣有问过朝鲜军,那个朝鲜军跟臣说,是因为崇祯许诺他们剿灭建奴之后可以入籍大明,所以人人奋勇争先。”

“原来如此,这就说得通了。”顾君恩恍然大悟道。

“对于朝鲜人来说,华夏人的身份确实很有吸引力。”

李自成眼睛一亮说:“大顺是否也可以吸引蒙古人入籍?”

“这个,怕是不行。”顾君恩有些尴尬的道,“朝鲜自古便是我中原王朝之藩属国,而且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极深,蒙古人则不然。”

“那就算了。”李自成难免有些失望。

顿了顿,李自成又问马宝道:“明军呢?你观明军如何?”

马宝脸上流露出郑重的神色:“明军诚然一支精锐之师,其步营将士皆精悍之士,火器营更是犀利异常,非我大顺之火器营能比。”

“有多犀利?”李自成立时有些不高兴。

马宝并没有因为李自成不高兴就有所隐瞒。

“圣上,明军的红夷大炮可以打到两千步外!”

“什么?两千步?”李自成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大顺的红夷大炮只能打一千步远,而且准头非常差。

马宝又说道:“还有明军的自生火铳,不仅比我们大顺的自生火铳更轻便,打的还比我们大顺的远,杀伤力也比我们的强出不少!”

“当朝鲜军进攻的时候,明军就在城外支援。”

“明军步兵距离城墙上的建奴至少有一百步,建奴还披挂了棉甲,可是枪声响过,城墙上的建奴却一排排栽落墙下。”

李自成的脸色越发的难堪。

宋献策和顾君恩也是面面相觑。

看来明军的火器确实比大顺军的火器要犀利。

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负责给大顺铸炮和打造燧发枪的是多明我会的一个传教士,这个传教士跟汤若望相比就是个半吊子,他督造的红夷大炮和燧发枪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说实话能够彷造出来就已经殊为不易了。

好半晌后,李自成才憋出一句:“有机会朕要亲眼见识下明军火器。”

李自成只是单纯的想要见识一下明军的火器,可是宋献策和顾君恩两人却听岔了,还以为李自成要带着两万骑兵突袭明军。

当下顾君恩劝谏道:“圣上不可。”

宋献策也道:“圣上万不可有此念。”

李自成这才反应过来两个人误会了他的意思,当即笑道:“两位军师想哪里去了,朕只是想要见识一下明军的火器,又没说与明军交手,朕再是自大,也绝不会带着两万骑兵就去突袭十几万明军,现在毕竟不是以前了。”

“圣上明鉴。”宋献策和顾君恩闻言松口气。

这时候李自成忽发奇想,问两人道:“两位军师,你们说,如果朕只带着几个亲随跑去跟崇祯见上一面,会怎么样?毕竟,朕说过要与他会猎于北京。”

“啊?”宋献策和顾君恩直接懵掉,圣上你怎么会有这等古怪的念头?

你是大顺皇帝这没有错,可是在崇祯还有南明臣子的眼中,恐怕仍旧还是当初那个到处打家劫舍,将整个大明朝都搅得天翻地覆的流贼。

所以你只带着几个亲随跑去见崇祯,那不是嫌自己命长么?

李自成又自顾自的说道:“朕觉得崇祯应该不会直接杀了朕,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眼下我大顺与南明可是同盟国。”

“圣上别闹。”宋献策实在是没忍住。

意识到失语,连忙又说:“臣的意思,崇祯不值得圣上信任。”

顾君恩也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说的是使臣,可是圣上您是皇帝,一国之君怎可与使臣相提并论?与崇祯见面万万使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