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592章 珍珠链防线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92章 珍珠链防线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自成其实是小看蒙古共主的号召力了。

桑噶尔作为黄金家族的唯一正统继承人,名义上享有对科尔沁、察哈尔、卫拉特、土默特以及喀尔喀等各个部落联盟的征召募兵权。

理论上甚至对中亚的哈萨克人、诺盖人、吉尔吉思人、乌兹别克人都享有征召权,因为这些中亚人大多都是金帐汗国、蓝帐汗国以及白帐汗国的皇族后裔,从法统上讲都要无条件服从成吉思汗直系后裔的征召。

真要是这样,召集百万骑兵也是有可能。

所以现在只能召集八万到十万骑兵,已经是非常寒碜。

李岩附和道:“十万左右的骑兵确实不少了,不过对明清之战来说却是杯水车薪,恐怕起不了太大作用,决定明清之战胜负的,还在于两军本身。”

李自成又问:“那么左军师以为明清之争最终谁能胜出?”

“回禀圣上,臣也看不准。”李岩摇了摇头,随即又道,“不过有一点却可以确定,无论从朝堂上的政局、军队的锐气及军备的充裕程度,南明都远远优于建奴,建奴唯一的优势就是在家门口作战,而明军则是劳师远征。”

李自成恍然:“左军师是说,此战的关键处是后勤补给?”

“圣上明鉴。”李岩肃然道,“建奴若是能够切断明军的后勤补给线,则明军兵力再多士气再高也是必败,反之如果明军能够保证后勤补给线安全,则建奴必败。”

李自成又道:“但无论如何,此战都不可能很快就结束。”

“是这样的。”李岩道,“这必然是一场持久战。”

宋献策也道:“打个一年也是有可能。”

……

远在登州的崇祯也有着同样的判断。

“此战的胜负手就是后勤补给通道的安全与否。”

“粮道安全,自古以来就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此次北伐,光是战兵就有接近三十万人,如果加上朝鲜仆从军、民夫以及船工等更是超过了五十万人。”

“此外还有几十万头骡马。”

“这么多的兵马人吃马嚼,每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这只是粮草的消耗,除了粮草消耗之外,弹药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纸壳定装炮弹、手榴弹以及空军桐油更是其中的大项。”

“这么多粮草辎重的消耗,要想实现随军携带那是痴人说梦。”

“随军顶多携带半月口粮外加一个基数的弹药,后续的粮草以及辎重就只能仰赖后勤部队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战场。”

“所以,一旦我军的后勤补给线遭到建奴切断,”

“则前线的数十万大军很快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不战自溃。”

顿了顿,崇祯又大声说道:“所以此战的胜负手就是后勤通道安全!孙子兵法曰,未虑胜,先虑败,所以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保证后勤通道安全。”

“圣上,臣正要说这个事,后勤通道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因为水师战船进不了北海,所以粮草辎重只能从冰面输送。”

“纵然冰爬犁在冰面上的滑行速度较快,也仍然存在遭袭的可能性。”

朱舜水身为辎重科都给事中,可以说是后勤通道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所以他对于这个事情格外上心。

顿了顿,朱舜水又指着摊开的地图说道:“因为从登州到大沽口又或者潮河河口,足足有六百里路,再快也要走上数日,这段时间很容易遭受建奴骑兵的袭击。”

“圣上,建奴骑兵并不足虑。”徐应伟道,“只需派一个步兵旅保护,就足可以应对万人以上的建奴骑兵的袭扰,真正麻烦的还是冰面伏击。”

说到这,徐应伟又转过头对着阎应元说道:“此事都怪皕亨兄。”

“不错。”卢象同也笑着附和,“皕亨兄在山阳城下以及大沽口两次在冰面上设伏,葬送了上万建奴,更使得数百门红夷大炮至今还沉在卫河河底未能捞出,皕亨兄珠玉在前,建奴虽蠢却也难保不会效彷。”

“老天,还真的存在这个可能。”

“此事不可不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此真大意不得,否则葬送的就不只是辎重。”

参与军事会议的士子听到这里,也纷纷反应过来。

江天一最后说道:“不光是辎重部队需要提高警惕,我主力大军也需要提高警惕,谨防建奴在前方冰面设伏。”

“这个却是不必。”徐应伟摆摆手道,“北海那么大,建奴除非有数以亿计的火药,能够布满整个北海冰面,否则断不会这么做。”

“但是建奴能有这么多火药吗?显然不可能。”

“不过在几处紧要河口预先布置火药却还是有可能。”

阎应元接着说道:“如果大军仍要在潮河河口上岸,就得事先派出斥候进行查探,确定冰面没有埋火药才能驱动大军从河口上岸。”

众士子纷纷附和:“不错,必须保证冰面安全。”

“不必那么麻烦。”崇祯却摇摇头说道,“朕有个想法。”

听到这,徐应伟、阎应元还有江天一等顿士子时间竖起耳朵凝神聆听。

说实话,徐应伟在辽东的浑河之战,阎应元在山阳之战及大沽口之战都打得不错,士子营的勤王士子都佩服得紧,可是在所有勤王士子的内心里,包括徐应伟和阎应元在内,崇祯才是真真正正的战术大师!

徐应伟是崇祯为明军竖起的一面旗。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崇祯的用兵就不如徐应伟。

事实上,从一开始崇祯就对北伐有全盘考虑。

当然了,崇祯也不会直接干预指挥,既然说好了由徐应伟、阎应元二人全权指挥,崇祯就一定做到,所以用的措辞是有个想法。

言下之意这就只是他的一个建议而已。

崇祯让高起潜拿来十几颗纸壳定装子弹。

然后将这十几颗子弹在北海沿岸竖着摆开。

每隔寸许摆放一颗,从登州一直摆到大沽口。

徐应伟和阎应元的悟性最高,看到这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

不过其他士子仍旧一头雾水,不知崇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个,叫珍珠链防线。”崇祯指着地图上摆好的十几颗纸壳定装弹说道,“就是沿着北海的海岸边,每隔十五里修一座简易营垒。”

“从登州修建到大沽口,大约需六十座。”

“然后每座简易营垒留一个步兵营驻守。”

“总计大约需要四个镇台用于保护后勤。”

“这样一来,民夫就可以在两座营垒之间转运粮草辎重,距离短且安全,因为有驻军的存在,建奴没办法在冰面上设伏,就算有建奴骑兵前来袭扰,也有驻军保护,民夫以及粮草辎重也可以就近转入到营垒之中。”

“原来如此。”众士子恍然大悟。

“珍珠链防线?此战法诚然不错。”

“如此一来,后勤通道可保无虞也。”

但是参谋科都给事中江天一却提出了质疑。

“圣上所说的珍珠链防线诚然不错,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证后勤通道之安全,但是却存在一个致命弊端。”

听到这,徐应伟和阎应元相视一笑。

若不出意外,江天一应该是掉入圣上精心设计的陷阱里。

至于其他人,非但没发现其中隐藏的陷阱,甚至都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弊端,江天一的眼光还算犀利的。

崇祯笑问道:“有何弊端?”

江天一答道:“每座营垒仅有一营步兵驻守,极易遭受建奴之攻击,建奴只需调集足够的兵力以及火器,夺取其中的一座或多座简易营垒绝非难事,如此一来,圣上精心构筑的珍珠链防线直接从中间断成两截,粮草辎重再无法转运至前方。”

“意,这的确是一个隐患。”其他士子这才纷纷反应过来。

崇祯闻言只是笑了笑,徐应伟和阎应元两人却是大笑起来。

“有贞兄,皕亨兄,你们笑什么?”江天一有些不解的问道。

徐应伟笑而不语,阎应元却说道:“文石兄,建奴出兵来攻我粮道,此正是圣上所希望的啊,建奴主动出击,总比缩在坚固的铳台工事中容易对付得多,对吧?”

“喔。”江天一瞬间也反应了过来,圣上的珍珠链防线居然是颗诱饵!

徐应伟则对崇祯由衷的说:“圣上用兵真令臣等佩服至致,此策若成,或许根本不用六个月便可光复京师,还我河山。”

阎应元也说道:“圣上,这便开始吧。”

“欸,讨论还是要讨论的,不能因为这是朕提出来的建议就区别对待,万一这其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弊端呢?”崇祯摆了摆手又说,“更何况建奴也未必就会上当,如果说建奴不肯轻易就范,又是否还有更好的诱敌之策呢?”

“圣上明鉴。”阎应元心悦诚服的说道。

“文石兄,那就有劳你们准备兵棋推演。”

“快快快,快摆兵棋。”江天一当即招呼参谋科的几个士子摆放兵棋。

兵棋很快摆好,徐应伟、阎应元等几十个士子也自动分成两派,一派指挥明军,一派扮演建奴,在地图上展开鏖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