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504章 增兵二十万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04章 增兵二十万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给谏你看,盛京城内起火了!”

“这肯定是城内的朝鲜军哗变了,哈哈!”

朱慈炯勒住马,以马鞭遥指盛京,哈哈大笑道。

“咱们来得正是时候!”徐应伟嗯一声又大喝道,“传我军令,左营攻小南边门,右营攻大南边门,手榴弹炸城门,斥候队负责猎杀建奴将领。”

“是!”徐乌牛迅速将徐应伟的军令传达给了各营。

朱慈炯笑着问徐应伟:“徐给谏,不等炮营到来吗?”

“不等了,也不必等。”徐应伟一摆手说,“朝鲜军已经发动哗变,盛京城内的建奴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此时攻城,定然可以一鼓而下。”

最终结果也验证了徐应伟的判断,由于朝鲜军哗变,再加上建奴完全没有准备,所以明军只用十几捆集束手榴弹,就轻松的炸开了大小南边门。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一捆手榴弹就有一百多斤重。

因为明军装备的是十斤装手榴弹,杀伤力还是挺勐的。

城门一经炸开,两个营超过两千名荷枪实弹的明军就从大小南边门涌入到城内,面对排好队列,更番迭进的明军,建奴完全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因为这是守城,明军又来得突然,所以建奴根本来不及组装楯车。

没有楯车,单凭木牌或者身上披挂的甲胃,根本就扛不住燧发枪。

偶尔会有几个白甲兵迎着明军火力往前冲,但是转眼之间就被游走在线列阵前的明军斥候队给猎杀掉,面对线膛枪加米尼弹,白甲兵的三重甲根本就是白给,别说三重甲,就算是再披一重甲也没用,纯粹就是送人头。

白甲兵遭猎杀,极大的挫伤了建奴的锐气。

当叶克舒也遭到明军斥候队猎杀,建奴终于彻底崩溃。

原本还排着密集队列跟明军正面抗衡的建奴转身就跑。

看到这幕,哒都都都的冲锋号声随之响起,原本排着整齐队列的明军立刻解散,分成大大小小的队伍,端着刺刀发起了冲锋。

与此同时,明军的另外一个步兵营已经把守住各门,准备猎杀溃逃出城的建奴,还有朱慈炯的三千新军也已经散到四周旷野,等着猎杀侥幸突围的漏网之鱼,总之一句话,徐应伟和朱慈炯就没打算放走哪怕一个建奴。

当年老奴打沉阳时造了太多杀孽。

积攒二十年的血海深仇,该报了。

……

不过叶克舒已经提前派出了信差。

当天傍晚,叶克舒派的信差就到了科尔沁左翼前旗。

科尔沁左翼前旗的治所在彰武县,但此时的彰武县只有稀稀落落的一片蒙古包。

这会,科尔沁左翼前旗的第一任札萨克宾图郡王洪果尔已经病亡,现任札萨克是洪果尔长子额森郡王。

接到盛京发来的急报之时,额森正在接待李淏夫妇。

是的,鳌拜正好护卫着李淏及苏麻喇姑夫妇走到科尔沁左翼前旗,原本是准备从这里经由盛京前往凤凰城,再从凤凰城入朝鲜。

鳌拜想着,这样应该可以避开盖州的明军。

却万万没想到,刚刚走到科尔沁左翼前旗,就接到了盛京的急报。

听完信差陈述,额森、李淏夫妇还有鳌拜都变了脸色,这可真是意想不到,明军居然有胆子进攻旧都盛京?

盛京跟盖州可不一样。

盖州紧靠海边,可以获得海上补给。

但是盛京距离海边足足有三四百里。

明军难道就不担心被大清兵切断补给线?

额森问鳌拜道:“章京大人,您看该怎么办?”

单看表面身份,李淏是额驸,额森更是郡王,两人都在鳌拜之上,但这仅仅只是表面的身份而已,实际上两人在清廷的地位远不如鳌拜。

鳌拜这个满族巴牙喇纛章京,足以节制两人。

所以,在出兵救援盛京之前,额森得先请示鳌拜才行。

另外额森此举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希望鳌拜一起出兵。

李淏却不愿意鳌拜把镶白旗的三千护军也带去救盛京,当即小声说道:“章京大人,我们已经歇息得差不多,该动身了。”

李淏的意思就是,咱们就别掺和盛京之战了。

鳌拜便闷哼一声,冷着脸说:“额驸你多虑了,我知道该怎么做。”

说完,鳌拜又转头对额森说:“额森郡王,我重任在身,需护送额驸尽快前往汉城,所以就不能跟着你一起救援盛京了。”

“如此,恭送额驸和章京大人。”

额森虽然很失望,却也没有说什么。

在送走鳌拜和李淏夫妇之后,额森便开始连夜召集壮丁,同时给科尔沁蒙古另外九旗发出札萨克令,要求十旗共同发兵。

此外额森还向北京送出急递。

……

来自科尔沁的急递和南京的密信几乎同时送到睿亲王府。

看完急递和密信,多尔衮深感事态严重,便急召洪承畴、宁完我、范文程三人前来睿亲王府的东暖客中参谋。

侯方域也侍候在侧。

看完急递还有密信,洪承畴四人的心情也是无比的复杂。

继今年年初兵分两路奇袭大沽口和盖州卫之后,明军终于又有了第二步的行动,虽然他们对明军的第二步行动早有预料,但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却仍旧感到难以接受,因为他们深切感到,明清之间的攻守之势已经逆转。

今后怎么样不知道,但是至少现在,大清已经处于守势。

而且明军的攻势极其的凌厉,有一等让人快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想到这一层,洪承畴几个就越发的难以接受,按说不应该啊?

大明明明已经腐朽,怎么可能重新焕发第二春?

再还有,大清明明占尽了天时地利,怎么会干不过大明?

“诸位,没想到吧?”多尔衮幽幽说道,“当年被我大清打得四面漏风的残明,现在居然开始反过来攻打大清,甚至还敢觊觎盛京。”

也就是消息没送出,要不然,要是让多尔衮还有洪承畴他们知道盛京已经破城,估计下巴都会惊掉,盛京怎么可能失守?

顿了顿,多尔衮又接着说道:“朕决意发兵辽东,诸位意下如何?”

“主子,万万不可!”洪承畴急忙劝阻道,“年初明军突袭盖州卫及大沽口之时,奴才就对主子说过,这是明军调动并消耗我大清国力的阳谋,我大清之人力物力以及军力,原本就比不上南明,所以在最终决战前必须尽可能积蓄力量。”

“此次明军增兵大沽口并且摆出进攻盛京的架势,仍然是为了调动消耗我大清。”

说到这稍稍一停顿,洪承畴又诚恳的说道:“主子慧眼如炬,人所不及,当能窥破崇祯的险恶用心,是以万万不可上当。”

似乎是为了验证洪承畴所说,曹尔玉又送来了急递。

“主子,河北急递。”曹尔玉双手递上一封火漆书信。

多尔衮拆开火漆书信一看,脸色顿时变得更加的阴沉。

“好啊,崇祯真好大气魄。”多尔衮冷笑道,“一边攻打盛京,一边增兵大沽口,一边还向徐州增兵足足二十万,他是想要提前与我大清进行最终决战吗?”

【注:明军实际增兵八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建奴信以为真】

“什么,向徐州增兵二十万?”洪承畴勃然色变,这太吓人了。

范文程、宁完我还有侯方域等也是面面相觑,明军真要北伐了?

好半晌,洪承畴才回过神来,沉声说:“主子,奴才不相信南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储备足够物资,更不相信崇祯会在今冬提前发动北伐,不出意外的话,向徐州增兵二十万仅只是虚张声势,主子可令晋商暗中进行查证。”

“查证?”多尔衮沉声问道,“此事该如何查证?”

洪承畴:“查运河的往来漕船,如果崇祯真的决定在今冬北伐,那么运河的漕运必定会异常的繁忙,这点是绝无法隐瞒的。”

多尔衮当即命侯方域通知晋商去查证。

目送侯方域离开,多尔衮又道:“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无论崇祯是否打算今冬发动北伐,大清都必须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顿了顿,又问道:“若崇祯真发动北伐,并且从徐州、大沽口以及盛京三个方向对我大清发起进攻,那么大清又该如何应对?”

洪承畴沉声说道:“若如此,就只能采取老汗之战术。”

“亨九所言极是。”范文程附和道,“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宁完我接着说道:“三路明军之中,以大沽口一路明军威胁最大,当优先解决,然后召集举国之兵迎击徐州北上之明军,至于辽东一路明军,不过芥藓之疾,只需遣一勐将率数千精兵守住山海关即可。”

听到这,多尔衮便心神稍定。

看来局面也没有想象中糟糕。

明军看似来势汹汹,其实也是外强中干。

当下多尔衮扭头咐咐曹尔玉:“立即召刚林、祁充格、索尼还有苏克萨哈等轮值的军机大臣前来睿亲王府议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