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75章 香君夫人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75章 香君夫人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是不知道这些汉将对土民的盘剥有多狠。”

“似王祥这等贪苛之辈,遵义府的土民怕是恨其入骨。”

“所以杀了王祥才能够让遵义土民拍手称快,留他一条狗命反而坏事。”

“原来如此。”李香君轻轻颔首又问:“师傅,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进兵叙州了?”

“不急。”秦良玉却摇头说,“刚开始的时候为师想速战速决,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四川的各路反贼,然后与张献忠决战,所以急于进兵。”

“可现在已然拖了这么久了,就不必着急了。”

“丫头,你必须明白一件事,咱们这次出兵,最终目的就是光复四川。”

顿了顿,秦良玉又道:“光复四川,可不仅仅只是将四川一省从各路反贼、土贼手里夺回这么简单,还得安抚当地民心,使之不复再叛。”

“所以现在需要安抚遵义府?”李香君一点即透。

“对喽,现在最要紧就是安抚遵义府。”秦良玉道,“使遵义府之土民感念朝廷恩德,从此地方平靖,不再成为大明负担。”

李香君:“师傅,那我们赶紧发兵吧。”

“丫头,为师就不去遵义了,你去就行了。”

秦良玉是真心实意想要为李香君铺路,助她成事。

秦良玉甚至替李香君规划好了未来的路道——那就是替大明镇守西南!

秦良玉已经看出来,自从煤山悟道之后,崇祯已经成为一个大有为之主,所以他的目光绝对不会局限于大明原有之疆域。

接下来,就必定要开疆拓土!

替大明开疆拓土的主力军肯定还是那批勤王士子。

尤其是阎应元、徐应伟他们这一拨,一个个既有能力,又有雄心壮志,但是他们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辽东、蒙古甚至西域等地,西南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是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则可惜,所以李香君只有选择西南,才不会有人跟她争抢。

要不然,李香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抢得过那批勤王士子。

别以为李香君是崇祯的宠妃就能够占便宜,事实正好相反。

正因为李香君是崇祯的宠妃,她才更难赢得独立领兵的机会。

所以秦良玉才替李香君选择了西南这条路,而且在西南诸省各个土司,秦良玉自谓还是有点影响力,也能帮得上李香君。

“师傅,徒儿此去遵义需注意些什么?”

李香君没有拒绝秦良玉的好意,她其实也能猜到师傅的良苦用心。

“丫头,此去遵义军事上伱不用担心,肯定能顺利的光复遵义府。”秦良玉对于李香君也毫无保留,“难就难在如何收取遵义民心。”

李香君:“徒儿该如何做才能收取民心?”

“此事说难很难,说容易其实也很容易。”

秦良玉殷殷叮嘱:“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遵义府之土民与江南八府一州之汉民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所求无非就是能有一块地,能有一间房子,有衣穿有饭吃,除此之外就再没别的奢求。”

“你要是能够给予他们这些,他们就能把命给你。”

说到这叹了口气,秦良玉又无奈的说:“但就是这么简单的要求,朝廷委任的地方文武官员也总是无法满足,甚至还会百般盘剥。”

“那徒儿明白了。”李香君若有所思道。

“当初在徐州时,徒儿曾立下一桩奇功。”

“当时圣上问徒儿要什么赏赐,徒儿没说。”

“这次正好用上,徒儿这就上书,恳求圣上免了遵义府三年钱粮。”

秦良玉闻言笑道:“好徒儿,上书就不必了,因为圣上离开武昌前,曾经给了为师临机专断权,其中就包括免除一州一府甚至一省钱粮,只是为师从来没用过,今日便将圣上赐下的这道密诏交与你了。”

秦良玉说完从袖中取出一封圣旨。

待李香君双手接过圣旨,秦良玉又接着说道:“丫头,凭这道密诏,你不光可以免除遵义府三年钱粮,便是在遵义府均田亩也是可以的。”

“均田亩?”李香君闻言一对美目当即便亮起来。

李香君虽然出身于娼门,却自幼就有一副侠义心肠。

秦良玉又叮嘱李香君道:“入遵义府之后不要太操切,先示好土官。”

“遵义土官苦王祥久矣,听闻王祥伏诛,必然会拍手称快,并欢迎你接管遵义府。”

“待遵义府局面大致稳定之后再推行均田亩之事,而且最好是先拿民愤最大的恶绅土官开刀,循序渐进,等到其他土官恶绅意识到不对劲时,你已经获得广大土民支持,就不用怕他们,他们若是还敢聚众闹事,就以铁腕果断镇压之!”

“徒儿谨受教。”李香君郑重的向着秦良玉一长揖。

……

次日,李香君就点起两万新军进入遵义。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也完全验证了秦良玉的判断。

当李香君率领两万新军顺着赤水进入遵义府,并向沿途的土官展示了王祥的人头之后,沿途州县的土官纷纷开城纳降。

遵义府以前叫播州宣慰司。

但是自从播州之乱后,播州宣慰司就被撤销,改为由四川布政使司直管的遵义府。

然而播州宣慰司虽然撤销了,追随杨应龙造反的大小土司也遭到了镇压,但是由于播州地处偏远,而且未经王化,当地的土民对于朝廷的政策颇多抵触,为了不激化土汉矛盾,所以仍旧保留了大量的土官。

这些土官大多是卑官,再加上因为杨应龙造反的缘故,调来遵义府任职的流官大多不喜当地土官,动辄打骂欺辱,所以日子过得很憋屈。

而王祥自从当上遵义总兵之后对土官压榨尤甚。

要不是忌惮王祥手中官兵,这些土官早就反正了。

所以,听说王祥被大明朝廷派来的一个叫李香君的女将军给镇压了,遵义府辖下各州各县的土官,无不拍手称快。

然后李香君大军一到,便纷纷打开城门纳土献降。

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遵义府各州各县全部平定。

李香君遵照秦良玉的叮嘱,并没有急着开始均田,而是不辞辛苦上山下乡对遵义府治下各州各县的土民进行实地慰问。

可能是因为李香君是女性,让遵义府的土民很容易就联想到两百多年前的水西宣慰司的奢香夫人,所以李香君很快就得到了遵义土民的支持。

紧接着李香君又宣布了免除遵义府五年皇粮的消息。

这下李香君的名声就更响,土民开始称她为香君夫人。

再接着李香君又开始在遵义全府均田亩,这下土民对李香君就更加爱戴,甚至连南边水西宣慰司的土民也因为仰慕香君夫人的大名迁居到遵义府。

崇祯走了一趟云南,但他留给西南土民的印象并不好。

直到李香君的出现,才终于挽回了形象。

……

崇祯二十年(1647)四月中旬,崇祯回到南京。

从燕子矶码头上岸之后,崇祯并没有急着进城,而是决定先去一趟石灰山下的大明兵工厂,看一看线膛步枪有没有造出来?

在兵工厂的试射场看到了朱慈烺。

“父皇?”朱慈烺看到崇祯先是一愣。

随即快步上前大礼参拜:“儿臣叩见父皇。”

随行的朱慈炯也向朱慈烺见礼:“参见皇兄。”

“免了。”崇祯摆了摆手,笑问道,“线膛步枪?”

“是的,这是刚刚做好的第一支线膛步枪。”朱慈烺赶紧将手中的那把看上去与制式燧发枪毫无区别的步枪递了过来。

崇祯接过线膛步枪,先看了眼枪口。

很容易就能看到靠近枪口的阴膛线。

“父皇,这是子弹。”朱慈烺又递上纸壳弹。

崇祯熟练的将纸壳弹咬开,装完火药之后再看了一眼铅弹头,发现底部确实做了一个圆锥形的凹腔,底下还加了木塞。

用通条将弹头推入枪膛内,再压实。

压实可是个技术活,不能太紧但也不能太松。

高起潜便兴冲冲的将人形靶搬到了三十步外。

高起潜这是担心崇祯准头太差,所以只敢摆到三十步这么远。

崇祯却根本不领情,摆摆手说:“太近了,直接将标靶摆到一百五十步外。”

一百五十步差不多就是240米,这对另一个世界的士兵来说只是基本操作,崇祯穿越之前的前世在240米外能够百发百中。

当然了,两个世界的枪还是有着很大差距。

但即便手中的这支线膛步枪比不上另一个世界的步枪,命中240米外的人形标靶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高速旋转的子弹稳定性很好。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崇祯连开了十枪,全部命中标靶。

朱慈烺早已经见识过线膛步枪的厉害,没有太大反应。

朱慈炯却吓了一跳,失声说道:“父皇,这线膛步枪竟然如此之准?”

高起潜狂拍马屁道:“万岁爷,您这枪法可真的是神了,一百五十步外居然都能枪枪命中,说是大明第一神射也是不为过。”

“行了,这是枪好,可不是因为朕打得准。”

崇祯没好气的把枪扔给高起潜:“你来试试。”

【今天就两章了,说声抱歉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