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429章 线膛步枪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429章 线膛步枪

作者:寂寞剑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6: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章京大人。”雅布兰凑了过来。

“这是我们携带的最后一顿干粮,接下来该怎么办?”

“实在不行,就绕过去深入徐州。”鳌拜眸子里掠过一抹狠厉之色,“我就不信,整个徐州都遍布着这样的寨堡。”

“章京大人,可我们才一百余骑。”

雅布兰劝道:“这会不会太过冒险?”

经历过夏镇之战以及徐州大战之后,建奴对于明军的感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敢像之前那样轻视。

鳌拜的眸子深处便也掠过一抹阴霾。

他的眼前不受控制的浮现起了两年前被夷丁追杀的可怕一幕,真要是深入徐州,真要是再次遇上了夷丁,怕是难有之前的好运。

雅布兰见时机成熟,便小声劝说道:“章京大人,要不然我们也跟十王服个软吧?十王摆明了就是想拿军需来拿捏我们镶黄旗,我们要是不肯向他服软,十王一生气,拿咱们牛录杀鸡儆猴那就麻烦大了。”

鳌拜顿时间心头一凛。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弟穆里玛也劝说道:“大哥,你就向十王服个软吧,眼下的局面已经是明摆着,摄政王早晚都是要篡位称帝的,咱们牛录要是跟两白旗对着干,肯定会被十王杀了祭旗的,太后皇上可不会为了保下咱们跟摄政王翻脸。”

雅布兰叹道:“他们就是想保住咱们也是没有这个能力。”

鳌拜便也轻叹了一声,无奈的说道:“行吧,那你们两个去一趟东昌府跟十王说,今后我鳌拜唯摄政王及十王的马首是瞻。”

“大哥,你不去十王怕是不会相信。”

“是啊,此事需章京大人伱亲自去才行。”

“你们就说我中箭了。”鳌拜黑着脸说道。

“等我伤势痊愈了再去给他请安,就这样。”

穆里玛和雅布兰无奈,只能上马奔东昌府而去。

目送穆里玛和雅而兰的身影远去,鳌拜轻叹了口气。

看来大清真是要变天,因为先帝留下的武臣都纷纷变节。

谭泰、塔瞻、拜音图、索尼、图赖等两黄旗武臣都已经或明或暗投入摄政王麾下,现在终于轮到他鳌拜,大势不可违哪。

……

南京国子监。

崇祯收起急递问道:“高伴伴,徐应伟和阎应元回来了吗?”

高起潜恭敬的答道:“回万岁爷话,徐大人和阎大人已经回来了,是今儿上午刚回的南京,这会应该就在军营。”

崇祯一挥手又说道:“叫他们马上到彝伦堂来,对了,把太子和定王也一并叫来。”

徐应伟和阎应伟已经可以胜任参谋的职责,叫上朱慈烺和朱慈炯是为了锻炼他们。

“老奴领旨。”高起潜领了旨意,来到彝伦堂外安排腿脚快的小太监去给徐应伟、阎应元还有太子、定王宣旨。

徐应伟和阎应元在神策门内军营。

所以接到旨意之后,两人很快就赶到了彝伦堂。

但是朱慈烺和朱慈炯就晚了许久,因为两兄弟是从石灰山下的大明兵工厂赶回来,骑快马都要差不多半个时辰。

“你们先看看这个。”

崇祯先将急递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等四人看完急递后都是神情一凛。

“父皇,没想到建奴居然先于我们出兵。”朱慈炯道,“即如此,就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发兵去徐州,再跟建奴干一仗。”

朱慈烺却说:“父皇,此事有些不合逻辑。”

徐应伟也道:“是啊,建奴在去年刚跟伪顺大战一场,而且一直拖到十月才打完,按说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再动刀兵。”

阎应元也道:“臣也以为建奴大举南下的可能性不大,其意图多半只是为了杀掠,尽量破坏徐州的屯田,消耗进而削弱我大明之国力。”

“儿臣也是这般认为。”朱慈烺深以为然道。

“若是建奴真要大举南下,李若琏不会不知道。”

李若琏的潜伏是最高机密,但是在座的几人是知道的。

崇祯心下其实也这么认为,只不过一个人这么想终究没底气。

现在听到徐应伟他们几个也持同样的观点,当即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你们几个也是这么认为的吗?”崇祯道,“这样的话,应该就只是建奴的骚扰,凭借徐州还有归德的镇兵就足可以应付。”

“不过为防万一,我们还是需要做好准备。”

“万一建奴大举南下,就能第一时间发兵。”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所以这几天就别出海了。”

“领旨。”徐应伟和阎应元拱手一揖,转身要走。

“欸,别急着走啊。”崇祯招招手说,“今晚朕要在六必居宴请西洋来的那批学者,到时候你们俩也一块去作陪。”

然而,徐应伟和阎应伟听了却直摇头。

“圣上,我们就不去了。”徐应伟说道,“有这时间,我们还是先重新绘制一下北直以及辽东的舆图,以免到时误事。”

中国其实自古就有舆图,也就是地图。

只不过,古代中国的地图都是抽象派。

意思是,对着地图看个大概是可以的,但你若是照着地图行军打仗制定作战计划,那就是自己找虐,铁定会被舆图坑得怀疑人生。

去年发兵去云南,新军就吃了这个亏。

所以回到南京后,徐应伟他们就开始重新绘制舆图。

这次就不是抽象派地图,而是实地勘测后绘制的近代标准地图。

“北直还有辽东的舆图你们怎么绘制?”崇祯讶然,“又没去实地勘测过。”

徐应伟笑了笑说:“因为无法实地勘测,所以无法绘制精确舆图,但是到过北直以及辽东的人不少,根据他们对北直以及辽东地形的讲述绘制一份概略地图却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即便是概略地图,也比之前的舆图精确得多。”

“好吧。”话说到这,崇祯也不能拦着两人。

送走了徐应伟和阎应元,崇祯又问两个儿子:“旋刀车床能用了吗?”

这段时间崇祯也没有闲着,而是一直扑在大明兵工厂参与旋刀车床的制作。

车床其实早就有,只不过没有机械动力,而只有人力,天工开物里边就记录了好几种以脚踏提供动力的车床以及磨床。

旋刀车床,顾名思义就是旋转进刀车床。

崇祯之所以要亲自参与这款车床的研发,就是为了给铳管拉制膛线。

正所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做,当燧发枪的标准化生产工艺逐渐成熟之后,就可以考虑制作线膛步枪。

从火绳枪到燧发枪是革命性的进步。

那么从滑膛枪到线膛枪也是革命性的进步。

线膛枪相比滑膛枪,精度的提升不是一点半点。

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充其量也就五十步八十米,而且必须排队开火,如果单支滑膛枪射击,有效射程就只有三十步不到五十米。

换言之,滑膛枪超过五十米精度就断崖式下降。

但是线膛枪的有效射程却可以轻松超过两百米。

这意味着装备线膛枪的军队能于两百米外开火,足可以碾压滑膛枪。

其实线膛枪并非新生事物,早在一百多年前西方就已经出现线膛枪,但是由于制作费工费时再加上装填弹药太过麻烦,因此并未得到推广。

直到步枪从前装填进化到了后装填,线膛枪才真正成为战场的主宰。

但是作为穿越者,崇祯其实知道有个办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前装线膛枪不容易装填与气密性不可兼得的难题。

这就是底凹弹,又或者说是米尼弹。

将弹头从圆形改成圆柱形,底部做成内凹的圆锥形空腔。

这样枪膛里的火药爆燃后,就会对凹形空腔的薄圆边形成巨大压力,然后薄圆边就会扩张紧紧的贴住枪膛,使气密性大大增加。

但是米尼弹要跟线膛枪配合才有用。

如果没造出线膛枪,就算有米尼弹,也只能够增加射程,精度反而会下降,因为圆形弹头的飞行稳定性显然优于圆柱形的弹头。

圆柱形弹头出膛之后必然产生翻滚。

一旦翻滚,射击精度就会惨不忍睹。

所以实际杀伤效果并不比圆形弹头好。

所以米尼弹必须与线膛枪配合才有用。

因为有了膛线之后,米尼弹就会在膛线催动下高速旋转,出膛之后仍能因为高速旋转保证稳定性,因而其精度远远超过圆形弹头。

但要想拉制线膛枪就必须实现铳管标准化。

总不能给每根铳管专门做一把拉刀,是吧?

现在大明兵工厂的铳管加工标准化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就可以尝试制作线膛枪。

由于拉制膛线非常的耗时耗工,在蒸汽机投入实用之前想大量装备肯定不可能,但是制作少量线膛步枪装备精锐部队却是可以办到的。

这样一支精锐部队,是可以起关键作用的。

而要想拉制出膛线,就必须得有旋刀车床。

崇祯亲自设计的人力旋刀车床,拉杆上装有四把削刀,一个进程就可以同时拉出四根阴膛线,但是对拉杆的强度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