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将军好凶猛 >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

将军好凶猛 第一百二十二章 粮食

作者:更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2 23:55: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钱尚端不相信形势会在赤扈人的第二次南侵时有如雪崩般垮塌不可挽回,而待徐怀提到钱粮这事,张辛却难以置信的发声问道:

“朝廷不可能连三个月的钱粮都支撑不住吧?”

张辛统领兵马,平时不经手钱粮之事,都是钱尚端、乔继恩带着胡渝、朱桐等一批吏员从诸县筹措,张辛甚至都不清楚守陵军每日的用度是多少。

他距一名合格的统兵之将,还有一些距离。

在他看来,大越百余来国泰民安,民生富庶,即便赤扈人这次南侵给朝廷带来惨重的损失,但怎么也不至于难以支撑河东三个月的钱粮供给啊?!

诸事都离不开钱粮二字,但钱粮这本账,当世还真没有几人能算得清楚。

徐怀见景王蹙紧眉头不作声,他还是朝钱尚端看过去,问道:“钱郎君以为朝廷能足数拨给河东三个月的耗用吗?”

时间所剩有限,要在三个月内尽最大限度的、为最坏、也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形做准备,徐怀这时候当然要将一切遮遮掩掩的面纱血淋淋的撕下来,去说服钱尚端、张辛、乔继恩等人毫无保留的信任他的这一判断。

钱尚端、张辛、乔继恩他们现在是景王身边的嫡系,他们但有疑虑,不能全力配合,很多事情就会大打折扣。

钱尚端不能断定三个月之后汴梁就将不守,但说到粮钱事,他却要比张辛等武将清楚得多。

当然,近半年来他随景王离开汴梁,对朝廷目前很多状况,特别细处不甚了解,他朝朱沆看去,问道:“左藏、内藏还剩几许积储?”

“此乃陛下及诸相所掌机密,我亦未得所闻,但恰是如此,所剩应无几许了。”朱沆轻叹一口气说道。

前朝有左右藏令,属少府所辖。

大越立朝之初,诸州贡赋均输左藏,此外又设内藏库、景福内库等专供宫禁之用。

钱尚端问朱沆左藏、内藏所储,就是问此时朝中能度支的钱粮还剩多少。

虽说诸库所储受三司使及内侍省所辖,寻常人等不得询问机密,但通常说来朱沆既是皇亲国戚,又是主战派在朝中的中坚人物,这些机密事不应该瞒着他。

要是连他都打听不到半点风声,只能说明真实的情况非常严重,严重到不能泄漏半点出去,以免军心大动。

“先帝变革二十载,国库渐盈,官家刚登基时幸景福内库,见库中金银钱帛堆积如山,曾感慨‘用之何尽’,怎会空空如也?”乔继恩震惊问道。

“冗兵冗吏冗政,先帝二十载积储到第一次伐燕时就消耗大半,两次伐燕北征,又内府拿出大笔钱粮,而待到赤扈人围汴梁时,左藏、内藏钱帛折银已不足两百万两,也都在议和之初先运往虏营以为应付。虽说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偿款最后不了了之,但当时为稳住虏兵,每隔三日便将城中搜刮金银宝货运往虏营,现在诸相隐瞒再严,国库空空如也之事,又能瞒得过谁?”朱沆叹息说道。

众人都以为偿款以及以宗室女子代偿之事最终不了了之,却不知道在叩宫事变之前,在议和派的主导之下已经分几批将大量的金银珠宝运往虏营。

虽说具体是多少数字无人得知,绝对没有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那么多,但绝对也不是三五十万两白银这等小数目。

这不仅将朝廷在汴梁所余不多的库藏耗尽,民间所能压榨的潜力也基本上给榨得一干二净。

要不然还能想着明目从民间压榨一二应一应急。

“天下财赋,东南、荆湖占其六七,天下正值存亡之秋,当遣使往东南、荆湖诸路筹措急援啊……”钱尚端蹙着眉头说道。

朱沆对河淮乃至江淮的形势当然最为清楚,之前与徐怀书信里都有交流,但他这次来晋城看众人兴致那么高,不想急着扫大家的兴,却没想到徐怀这时候就将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

朱沆稍作思虑,回答钱尚端道:

“理是这个道理,但东南、荆湖诸路勤王兵马都还在陈州、蔡州集结,这些兵马的粮秣也都是东南、荆湖诸路供给,乃是赋税之外的加征。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涉及钱粮米谷,推诿是少不了的。目前朝中已经又往东南、荆湖诸路派出使臣,能有多大成效,还不得而知,但眼下较为迫切的是胡虏滞留通许、鄢陵等地,使降附军对蔡汴等河堤岸多有破坏。之前朝中一片混乱,只是催促东南将今年的漕粮催发过来,淮泗水位一直上不去,通不了船,才发现蔡汴等河被挖开好些大口子,现在又是汛季,河水漫灌,差不多要拖到秋后才能修通河道。然而河淮三十余县惨遭侵凌,虏兵五月才退,大批民众既误农时,存粮又被掠夺,而官府又拿不出余粮赈济,无数人成群结伙劫掠乡野……”

“……”钱尚端倒吸一口凉气,问道,“这么说,河东目前所需的粮秣,全靠关中、洛阳供给了喽?”

“就当前而言,朝廷确是紧急从关中调粮供给河东,从京东东路调粮供给魏州……”朱沆点点头,说道。

张辛这时候才真正领会到情况有多严峻。

秦汉时期,泾渭相交的关中平原乃是粮产丰硕的富庶之地,又有关河之形胜,数代都定都于此。

不过,数百年以来,随着人丁繁衍稠密,土地过度开发,周遭山岭树木或伐为柴草,或伐造宫室,皆变童童,使水土流失、土壤恶化。

此时的关中平原早已成贫瘠之地,更不要说关中以西、以北的边境地区,农耕基础更为薄弱。

然而关中以西、以北,百余年来与党项人战事频繁,秦凤等五路禁军厢军乡兵番卒总数高达三十万之众,仅从关中征粮已是不足,每年除了需要从中原调运上百万石粮食外,诸部兵马还在驻地积极开展军屯开垦殖以补不足。

军屯土地多处贫瘠之地,更需要十数万计的将卒轮替参与劳作,才有一定的收获。

两次北征伐燕,骁胜、宣武两军数万将卒魂丧异域,赤扈人南侵,诸部兵马都紧急编入现役,诸部主要在边境地区的贫瘠耕地只能依赖老弱妇孺耕种,青壮劳动力的匮乏,必然会导致大规模的减产。

张辛乃是关中将门出身,对这些情况还是极为熟悉的。

现在好了,陕西五路原本就日益贫困,今年粮食减产也是必然的,以往每年从中原调运的上百万石粮食,今年必然也将泡汤。

然而在陕西粮食总供应大幅减少之际,还要从关中抽调大批的粮食供给河东,没有限度的加征,只会给原本贫弱的关中民众雪上加霜,从而令地方不稳。

即便如此,抛开各种激励将卒所需的赏银不提,河东三路兵马齐聚愈二十万人众,加上大量的牲口以及巨量运输消耗,需要每月从关中、洛阳加征五六十万粮食才勉强维系战事开销。

关中、洛阳现在每个月能征调出如此巨量的粮食吗?

虽说陕西五路为保障边军粮秣供给,建立了一定的粮食储备作为缓冲,但这些储粮数量因为长年贪弊、亏空,实际储量比记录中要少一大截;而将这些粮食从边境军城折返上千里运来河东,途中运输可能就要消耗掉大半,所剩更是无几。

张辛出身关中将门,钱尚端也在熙宁路任事多年,都了解这些内幕,当然清楚河东粮秣全靠关中、洛阳供应,可能勉强撑上一两个月,但绝对撑不住更久。

景王赵湍此时叹息道:“郑怀忠前日来见,说朝中有意将裁撤陈州、蔡州防御使府,使东南、荆湖诸路勤王兵马遣归,当时还觉得不可思议,看来朝中确实是到了甾铢必较的地步了!”

“赤扈人是极其厉害的一个对手,朝廷未敢在偃师、虎牢与之决战,就已经彻底埋下败局了。”徐怀感慨说道。

赤扈人南侵,大越挽回败局的唯一机会,就是西军援师主力在嵩山北坡重创降附军,以真正的军事硬实力将赤扈人逼迫回黄河北岸,才有可能赢得喘息的机会。

而河淮残破,帝国像一辆破败不堪的牛车,随时都有可能散架,已经无法支撑在河东、河北的大规模军事作战。

此时朝廷令三路兵马仓促北上解太原之围,只是一场迫不得已、赤扈人却等着入彀的一次军事冒险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