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六十二章 出版

重生之大文学家 第六十二章 出版

作者:大江入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8:5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王不知对李家大宅大有兴趣,缠着李飞阳领着他一间房一间房的观看,观看一路,嘴里啧啧称奇,惊叹声不绝于耳。

他本人对古建颇有研究,看着李家宅院里的古树老藤、小桥流水、凉亭、鱼池以及花园、竹林,只觉得清风吹来,花香袭人,盛夏时节,有此风吹面,浑身舒畅,令人昏昏欲睡。

王不知找了一个秋千架子,在旁边的摇椅上坐下,叹息道:“这才是真的世外桃源啊!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你的几位爷爷不想进京讲学了!此间之乐,果有使人乐不思蜀之感。好地方啊,有这么一座宅院供自己居住,这才是真正的享受啊!”

摇着椅子,王不知曼声吟诵道:“一座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雨去,归来却羡老僧闲。”

他说道:“如今,你家这几个老人就如同老僧一般悠闲。”

李飞阳见他舒服的眯眼长叹,笑道:“王老师要是喜欢这里,就在我家多住几天,我们这里不差您这一副碗筷。”

王不知笑道:“我可没有你这几位爷爷的福气,他们老哥几个无官一身轻,不是体制内的人,散漫逍遥,无拘无束,和我不一样。我这人,劳碌命,闲不下来啊。”

李飞阳道:“有人喜欢闲散,有人喜欢忙碌,各有各的喜好,这是强求不来的。”

王不知赞同:“不错,这是天性的原因,我虽然羡慕你们这里的清静幽雅以及闲散淡泊,在这里住几天还行,但要是长时间的在这里居住,估计我就受不了了,哈哈。”

李飞阳笑道:“各有所好,各有所求,自己喜欢就好。”

王不知说道;“你这孩子,说话老气横秋的,实在不像一个同龄人。”

李飞阳笑道:“都这么说我。”

王不知哈哈大笑:“少年老成,有宗匠气度,将来你成就无限啊。”

李飞阳道:“王老师谬赞了!”

又继续游玩一会儿,王不知终于把李家宅院察看完毕,兴致勃勃的掏出随身的小本子,边看边记录。

李家大院,占地差不多有而二十亩左右,在农家来说已经不算小了,整个唐城市区,估计也就改成学校的曹家大院比它大了。

王不知包里带着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才算是满意。

吃过午饭,李飞阳带着王不知开车回校。

到了学校,王不知也不歇息,要求李飞阳带着他在学校里参观一番,好让他见识一下当年这个曹家的大院如今的唐城一中。

虽然已经改成了学校,但是假山园林、亭台楼阁还是保存的完好比。一栋两层的小木楼,成了如今一中的图书馆,多间住房成了学生的宿舍,正房成了教室和办公室,除了里面的家具摆设不复旧观,建筑的主体却没有大的变化。

王不知转了几圈,问李飞阳:“房间里面的家具呢?还有当初的书籍文玩都哪去了?”

李飞阳道:“本来在杂物室,前段时间,有人要把杂物室的家具劈柴烧火用,被我拦了下来,那些家具被我花钱拉回了家里,砚台书画什么的,也被我一起收了。”

王不知恍然道:“我说你们家里有几间房子怎么都堆满了老家具,原来那些都是你从这里搬运回去的。”

李飞阳纠正道:“不是搬运回去的,而是我花钱买回去的,我对古玩、古家具有点兴趣,反正有花不了几个钱,学校里也觉得占地方,我就出钱把它们买下了。”

王不知心下悲痛:“百姓无知,那里知道这些家具文玩的珍贵?老祖宗的多少好东西都被他们的无知毁坏掉!当年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烧了一把火,火势虽大,破坏虽重,但是主体还在,后来却被附近的百姓拆掉,当作盖房子的材料,可以说,圆明园,有大部分建筑,都毁在了国人手中,这种情形,当真让人思来心酸。”

李飞阳道:“哪朝哪代的百姓不是如此?就说这个曹家大院,其实这家大院里的东西,有好多都是前朝一位官员的东西,毕竟明朝灭亡后,前朝又统治了几百年,大院的主人几经轮换,早已经不是曹家当初的景象了。”

两人在学校里游玩了一遍,看了个仔细,走到校门口,王不知说道:“你说的曹家祠堂在哪里?咱们再去看一看祠堂。”

学校的边上就是曹家祠堂,走完学校,李飞阳领着王不知到了祠堂门口,当看到三进院落的大祠堂,看着黄杨木做成的大门,王不知愣道:“但这一个门,就知道这座祠堂的不凡!”

这座大门的油漆早已经脱落,露出里面黄色的原木颜色,因被长期使用,表面被摩挲的油光水滑,成了古铜色,远远望去,阳光反射之下,真如同黄铜铸造一般。

王不知抬头上看,只见黄木的挑檐上雕着奇花瑞兽,奇花盛放,争奇斗艳,瑞兽嬉戏,一派天真,雕工精美,极尽研态。

进了第一道门户,门户通道两侧有偏房,是守祠堂之人所住之处,只是如今房空人消,不复往年景象。

走了过道,进入院落,里面古柏森森,阴凉之气扑面,树下正有两个乘凉下棋的老人,落子清脆,更显的安静幽森。

两个下棋的老人对李飞阳和王不知两人的进来,毫不关心,都顾着下棋,根本不曾抬头。

第一进祠堂里面,供着炎黄二祖的泥金塑像,寓意曹家乃炎黄后裔,汉家子弟,不敢忘本。

塑像前面有黄铜香炉,三足两耳,正有燃香插着,香烟袅袅,一派肃穆气象。

供案之上还有几把长香放在案子两头,李飞阳拿起一把,打火点着了,对王不知说道:“既然炎黄二祖在这里供奉,咱也敬一把香火罢。”

王不知说道:“理该如此!”

他也拿起一把长香点着了,与李飞阳一起拜了三拜,将燃香插入香炉中。

拜了炎黄,王不知方才有时间观看这座大殿。

只见大殿四周皆是黄木搭接,上面刻有人物浮雕,仔细分辨,原来刻的是上古炎黄传说,涿鹿之战,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传说故事。

屋顶勾木交错,隼卯相接,建筑手法真能称得上是鬼斧神工!

如今再想构建这样的全木制结构的建筑,几乎是不可能了,这种搭勾技术已经失传,现今已经没有这般手艺的木匠了。

看完炎黄殿,接着进入第二个院子,里面与前殿又是不同,王不知眼界大开,欢喜不尽。

如此,直到夕阳西下,王不知方才意犹未尽的出了祠堂。

他感叹道:“里面的东西竟然保存的如此完整,香炉、香案、泥胎金身竟然都完好无损,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要知道,经过了破四旧的运动后,许多古建筑都已经损坏严重,不成样子了。就是京都几百年的城墙,要不是太祖下令进行保护,也早已被附近的居民拆掉盖房子了。”

李飞阳惊道:“京都的老城墙难道还保存于世?”

王不知奇怪道:“是啊,飞阳你怎么这么惊讶?”

李飞阳喃喃道:“好!好!好!没想到这个世界的京城城墙还在,当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李飞阳的前世,大运动破四旧的时候,红卫兵要拆毁京都的城墙,美其名曰搞建设,当时的梁思成极力阻挠,神泪俱下。后来实在没有办法,他找到一个荒唐的理由,道:“万一发生战争,这么厚这么高的城墙,还可以当炮架子使用啊,留着吧。”但是无用,没人听他的,梁思成伤心欲绝,最后道:“一个城墙,对于支援国家建设,作用不大,你们现在拆掉,几十年后,你们必然还要重建,劳民伤财,与国无益。”

但是,该拆的还是拆,中国几百年的,保存的最完整的,最有历史意义的古城墙,就被这么一群混蛋玩意儿给拆掉了。

果不其然,几十年后,京城又开始重建老城墙,但是已经不是原来的了,失去了当初的味道,施工方案,烧制方法,已经和古代不同,完全是残次品,毫无意义可言。

没想到这个世界里面,京都古城墙竟然现在还保存于世,实在是值得庆幸之事。

次日,王不知又在唐城转悠了一天,第三天才返回京都。

几天后,王不知发来电报,《红高粱》开始出版发行,样本正在邮寄的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