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大文学家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吃饭

重生之大文学家 第一百二十八章 吃饭

作者:大江入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9 18:5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整个折子戏看完,李飞阳和几个老演员互相交流了一阵,彼此讲出自己看出的不足,随后对相关演员做出要求,力求精益求精,达到最佳效果。

一场戏看完,已经耗费了两个多小时。再加上和几个老演员商量其中的不足,一个晌午也就过去了。

午饭时间,邵紫龙自然要留李飞阳在剧团吃饭,被李飞阳拒绝。

因为这次来京城的剧团太多,国家安排了住宿之后,至于吃饭方面,政府只是按照人头数发放饮食补助,没有专门供演出人员的大食堂。但是在住宿区都有锅碗瓢盆等器具,各个剧团人员可以自己生火做饭。

自己做饭不但吃着顺口,而且还能节省开支,所有的剧团都是抽出几个做饭的演员担当暂时的厨师。唐城汉剧团也是如此,从剧组里面找了两个不重要的演员来专门为大家做饭。

其实,在大汉国,所有的剧团都有自己做饭的厨师,这些剧团下乡演出之时,也都是借用老乡的厨房,自己生火做饭,这次来到京城,与往日下乡的生活方式并无大的变化。

只是这唐城剧团的两个做饭的演员,厨艺实在是有点不怎么样。顿顿都是大锅乱炖的大锅菜,现在是冬季,没有什么新鲜的蔬菜,每天都是白菜萝卜的炖菜,能在锅里放点肥肉片,对剧团人员来说,就已经是不错的伙食了。

但是李飞阳吃不惯。

第一次在剧团里面吃大锅饭的时候,李飞阳看着饭盆里面一指头厚的萝卜片和巴掌大小的白菜叶子,李飞阳震惊了!

这得是多差的刀工才能切出这种惊世骇俗的菜相来!

所以还没等李飞阳动筷子,光看这饭菜,李飞阳就看饱了!他根本就没有吃这种品相惊人饭菜的勇气。

因此,这次看完《打金枝》的排练,李飞阳说什么也不在剧团里面如邵紫龙所说的一样,“小歇一会儿”。

出了排练室,李飞阳走到了大街上。

大街上人来人往,卖东西的小摊子摆在街道两边,因为已经快到了春节,小摊子上卖的的东西比以前要丰富多了。鸡鸭鱼肉这些东西,普通百姓也都能消费得起。

现在生意最火的是裁缝铺子。

此时的人们还不太习惯去商场买成衣,大部分都是自己买几尺布,让裁缝给做上一身新衣服。

在大街上就有裁缝摊子,买好布匹的人可以现场在裁缝摊子前,让裁缝丈量身材,把布匹放到裁缝哪里,说好时间之后,到时候来取成衣就是。

李飞阳就见有几家裁缝铺子门前挤满了人,黑压压的挤成一片,都是让裁缝来做衣服的老百姓。有男友女,有老有少,都在哪里排着队等候。做衣服和别的不同,所谓量体裁衣,必须要本人在现场量完尺寸,才能做一身可身的衣服。所以想做衣服的只能排队等候。

路边有小饭店,找了一个牌号老的,李飞阳走了进去。

饭店里人不少,说话声不绝于耳。听得李飞阳不胜其烦,实在呆不下去,叫住了饭店伙计,把刚才自己要的饭菜撤掉,转身出了大门。

在街上溜达了半天,这次找了一个门面装修稍微好一点的饭店,仔细一看原来是全聚德的分号,进去后,要了一个鸭子,一大盘牛肉,两个小菜,一瓶白酒,李飞阳坐了下来。

这家饭店还是比较安静的,整个二楼七八个大大的方桌,围坐的人也就三四桌,其余都空着。

红黑色的老桌子,黑色的老式木椅,透着一股子年代久远的味道。

李飞阳个头虽高,气质虽然沉稳,但是面容的稚嫩是掩盖不住的。

等服务生将饭菜都摆在李飞阳面前的桌子上后,不免就有人好奇的打量他一下。

毕竟这个年代,大众的消费能力还是非常弱的,来这家全聚德吃饭的人大多都是体制内的人,公款报销的居多,真正是个人消费来此的,十桌子里面也不会有一桌。但是李飞阳这么一个半大孩子,要了这么一桌子饭菜,自斟自饮,看起来潇洒随意,好不快活,不由的都暗暗称奇。

跑堂小二将烤鸭片好之后,李飞阳用荷叶饼卷起来吃了,感觉确实比上次黄征农请客吃烤鸭时的味道要好上不少。

正吃得高兴之时,楼下来了四个人,看来是这家饭店的熟客,进了二楼之后,楼上的服务生赶紧将为首两人脱下的厚大衣接过了,笑嘻嘻的说道:“马老师、王老师您二位好久没来照顾生意了,今天您是按老规矩一份,还是要改一改口味?”

为首的两人,一个矮矮胖胖,另一个高高瘦瘦,都有五十上下年纪,听到服务生问询,胖老头说道:“这次人多,后面是我的两个学生,今天口味得改一改。先来一个鸭子,四样小菜,先吃着,剩下的一会儿再说!”

“好嘞!马老师,您老几位先坐,一会儿就得!”服务生收拾了一下几个桌子,端着托盘下去了。

马老师和王老师扫视了一下附近的桌子,看到李飞阳独自靠窗,自斟自饮,两人眼前一亮,对李飞阳大感兴趣。

胖老头,也就是马老师走到李飞阳面前,笑眯眯的说道:“小朋友,不介意我们几个坐在这里吧?”

李飞阳看此人有点面熟,略一思考,便知道是谁了。

此人姓马,名春常,乃是如今相声界首屈一指的标杆性人物。门下弟子众多,他本人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颇受国内老百姓欢迎。

而他身边的王老师就是他的老搭档王起源,两人搭档了十几年,是国内人熟悉的两个说相声的老搭档。这两人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李飞阳却是没有在电视上见到过。两个年轻人,都是高高的个头,其中一位长得非常英俊,面容俊朗,浓眉大眼,生就一副好皮囊。另一位长得就有点不怎么好看,也就比谢夫之也就好看那么一点,头上戴着鸭舌帽,鹰钩鼻子,圆脸蛋,看着不像一个好人。

见马春常问话,李飞阳笑道:“桌子这么大,两位老师坐下就是!”

马春常笑呵呵的对身边的两个青年道:“小陈、小朱,都坐下吧。”四个人都坐在李飞阳旁边。

饭店里的八仙桌子足够大,李飞阳与马春常、王起源两人面对而坐,而两个青年则坐在李飞阳的两侧。

马春常对李飞阳很好奇,问李飞阳:“小朋友,听你的口气,你认识我们?”

李飞阳点头道:“在电视上见到过两位老师的表演,对两位老师的容貌我不陌生。”

马春常与王起源对视一眼,都是一笑,感觉自己两人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连一个小孩子都对两人有深刻的印象,看来群众还是对两人比较认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