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蒙冤入狱,我破案成神你跑什么 > 第二十六章:孤立?

常乐咏看了看那个礼盒,一个巴掌的长宽,看叶风的动作和听放在桌上的动静,份量还不轻。

再看了看那几份案宗,抬手,拿起一份打开。

其实不用看,他都猜得到是怎么回事。

无非就是疑案悬案那些。

很想拒绝来着,不过指教的话已经说出口,叶风还接了,这就有点儿骑虎难下的不舒服了。

可对方会做人啊,上来先送礼,再提指教,那再训下去也说不出口、不提点就更说不过去。

倒是可以把礼盒退回去,再以贿赂上官为由狠训一顿。

可叶风说的礼物是张简送的……

官场就是人情场,这礼常乐咏还真退不得。

而手里的案宗,还真就是需要给事中亲自下去查办的。

放下一本,再翻开一本,直到五本全部翻完,常乐咏无话可说了。

换了他还是主事,这些案宗也是需要这么办理。

掀起眼皮看向叶风,内心有点儿疑惑:这小子眼光这么精准,究竟是因为真聪明,还是被张简给点拨了的缘故?

不过不管是哪一点,都能说明这小子有熟读过案律、熟记过办案流程。

想了想,常乐咏便板起脸道:“案子的流程你没有处理错。但是,本部衙门严禁虚置,你让他们分时段下去。以后,再犯这样的错误,你就自己承接十五省案件。”

叶风顿时一脸恍然大悟状,连连揖手致歉:“常大人您明察秋毫、一语中的、眼光独到、直击重心,实令下官犹如醍醐灌顶、上下通泰……是下官莽撞,这就立即回去改正,多谢常大人耐心提点,您真是个爱护下属的好官员。”

说完,就抱起那几份案宗,一脸迫不及待去“改正错误”的兴奋劲儿。

常乐咏直觉没眼看,摆摆手,允其退下了。

及至门关,常乐咏才吐出口莫名的浊气,抬手,打开了礼盒。

一方徽州砚。

徽州砚,千金难得。

但那是大块儿的。

像这样巴掌大的,千两银子以内可得。

也就是说:以他和张简素无往来的关系,现在要请他托庇女婿,这礼物送得就恰到好处。

太贵重的话,他常乐咏直接就能推拒,且还能将叶风收拾个服服帖帖。

太轻了的话,也可以这么干。

但人家送的就是刚刚好。

推拒吧?让人觉得他在没事找事小题大作,显得他心胸狭隘、无容人雅量。

收下吧,也不会觉得沉甸甸压手。别人并没有指望他提拔叶风,只是适当的关照。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只能收,没得退。

常乐咏收了。

就猜到礼物会被收下的叶风,也猜到外面的人会怎么议论自己,出去的时候,就抱着案宗,一脸的趾高气扬、兴高采烈。

这给想看热闹的人整不会了。

怎么就没挨打呢?

怎么连训斥都没挨上一顿呢?

常乐咏名字里虽然带个乐字,还有点儿诗情画意的味道儿,可那人总阴阳怪气儿的,平日里最常做的事就是拐着弯儿的教训下属。

这怎么……

转性儿了啊?

可没人敢去找常大人探问,这个时候送上门去,妥妥的出气筒。

给事中们也不闹腾了,准备分批分时段地“出差”,只是心里憋气,感觉他们整出道大雷,却连小雨点儿都没整下来。

遂生排斥心、议孤立计。

试过被排斥、被孤立的滋味儿吗?

这种无形的压力,很容易就能把一个人从心到身的压垮。尤其是叶风春风正得意的人,想象和现实的落差感更会让人透不过气来。

就都在等叶风自己垮掉。

有些人甚至还开了对赌盘,赌叶风能撑过几日。

最短的赌期是七日。最高的赌注都到了一百两。

叶风却仿佛一无所觉。没人搭理他,他就自己到处找案宗翻。

那些赌他撑不住的人却反而越来越多,赌注越来越大。因为孤立这种事情是要看长时间的,就等着看七日后的效果。

果见叶风至下晌过后已显示出有点儿无措的样子,几次想找人说事儿,都没找到人后就闭上公事房的门再没出来。

众人窃笑。

到了傍晚下衙时间,都见叶风有些落寞,脚步匆匆,抱着“小刺猬”似乎是急着回府。

赌注被加大。

京城分为三城。就是宫城、内城和外城。

宫城自不必说了,内城和外城也将各阶层划分得清楚明白。

张府离着宫城并不很远。

叶府的那三进宅院其实买到的还挺艰难。内城里就几乎没那么小的宅院。

那原本是前工部尚书管汾,将自己的府邸给分出去那么一块重建的。给自己的庶子管水茂住。

后来管汾莫名其妙就暴毙而亡。阖府人为保命作了鸟兽散,那管水茂也麻溜溜儿地卖了宅院跑路。

便宜了张简。

张简本来因着那宅院和自家背对背,不愿意被个其他什么不知底细的人买了去,便采买下来闲置着。

天降叶风,正好送他。

女儿要是被欺负,抬脚就能回娘家。

张婉容不会被欺负,相反,还被叶家人都快给供成了菩萨。

一是叶家人都老实本份、通情达理,二就还是叶风给他们说的那话:自己能化险为夷,多亏了张家人。

叶家上下自然也是同样的感激不尽。

何况,都觉得张婉容受了大委屈。

那么漂亮的大千金嫁进了他们个破寒门,不但倒贴,还无法圆房,他们叶家的祖坟倒是冒了青烟,可人家姑娘的呢?

越想越愧疚得慌,遂都小心翼翼照顾着张婉容。

这倒把张婉容整得浑身不自在。

出嫁前,她哥说了,会想办法在三年之内、圆房之前,把她的婚事给搅黄,让她只把叶家的人当下人使唤就行。

张婉容私心里已并不想这么做。

尤其是,在看到面前那一张张黝黑却真挚的笑脸,她真的是连句狠话都说不出口。

朝着叶母刚要行礼,叶母已经跑开两步,绕过来,紧张地扯衣袖,小心地探头看她,尽量压小嗓门,问道:“儿……婉容、小姐有何吩咐?”

突然就凑成了一家人,这二儿媳妇还是位千金大小姐,没正经学过礼数的叶家人,都麻爪。想按村里人的习惯喊儿媳妇,话到嘴边又觉粗俗,怕冲撞了贵人。想唤名字,又觉失礼,想着加上句小姐应该没错了。

张婉容听出来了。

她无奈地苦笑,坚持行礼道:“婆母请唤儿媳婉容就好,儿媳是来请问婆母,晚间想要食用哪类点心,儿媳好亲自为婆母做来。”

新媳妇儿进门,有的地方是头三日早起为婆母煮粥做小菜,京城这地界儿是头三晚亲手为婆母做点心,或者做菜。这是婆家要考验新媳妇的厨艺。

大户人家出身的闺秀不用学厨艺,但也必须要会。为夫君洗手做羹汤,始终是很浪漫的传承佳话。

叶母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您想吃什么,我去做。”

她是真的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

虽然她也不是头一回做婆婆了,大儿子叶雷的娃,都有两岁了。可农村里头,新媳妇儿头三日是可以放心睡懒觉的,之后全盘接手厨房的活计,婆婆愿意搭把手就搭,不愿意就可以偷懒。

叶母和大儿媳就没敢指望张婉容下厨。

看看那双玉葱似的纤纤玉手,那是能干粗活的人吗?真让人家干了,怕不是人家的爹要打上门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