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天下无刀 > 风烟笼西北 烽火卷神州 第四十九章 石隐迷雾渐揭起(三)

看着王心到处乱跑,陈毓低声喊道,“心儿,过来。”

听到了这个自己颇为喜欢的姐姐呼唤自己,王心心中甚是欢喜,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向陈毓。

但粗心的小孩没有想到,他跑向陈毓的路上有一截断了的树枝,横亘在路上。

果不其然,忘乎所以的王心在奔跑的时候,左脚被那截断掉的树枝给绊住了,一时之间失去了身体的平衡。

眼看着王心就要摔一个狗吃屎,陈毓在泥泞的山路上轻轻一踏,身影瞬息消失在了原地并带起了一阵山风,吹得山路两旁的树木沙沙作响,抖落了几片翠绿的树叶。

她已到了王心身旁,扶住了这小孩将倾未倾、将倒未倒的身子。

王心的脸上仍然是一片惊恐之色,显然这孩子还未从先前这一突发状况中回过神来。

陈毓蹲下身子,耐心地看着孩子,王心先是一愣,然后连忙抱住了陈毓,小小的脑袋枕着陈毓的脖颈。女子如星瀑一般的乌黑秀发散发出这芬芳香气,钻进了王心的鼻子。

对这孩子来说,这香气以及眼前这个姐姐的温度,让他慌乱的心灵缓缓平静了下来。

孩子仿佛看到了当他还是三岁的时候,抱着他哄他入睡的那个女子——那个为了生下他而得了上一种奇怪的病的女子,他的娘亲。

过了一会儿,陈毓想将孩子放开,可王心却死死地抱着她不愿意放开。

小孩子带着哭腔嗫嚅道,“毓姐姐,我想我娘亲了。”

这话一说话,王心的眼眶就再也止不住,一滴滴泪珠从他稚嫩的脸颊上流下,也滴到陈毓的脖颈上。

自小而来,陈毓一直都是一个人在石隐镇长大。她身上背负了太多,从未得到过爹、娘的关爱——当然她也不能。因为她爹爹已经死在了二十年前的那一场诛魔之战中了。而她的娘亲,早就疯了。若不是为了救她的娘亲,她又何至于和那个自己名义上的“父亲”联手,布下这样一个天罗地网般的局呢。

所以陈毓并不知道如何安慰眼前的这个八岁半的孩子。

她只能静静地抱着他。她想着等到这孩子哭够了,也就会平静下来了。

突然,陈毓的心里泛起了一丝辛酸和苦楚。至少眼前的这个孩子王心在想娘亲的时候,还有自己可以给他依靠,让他靠着把心中的泪全部哭出来,可她呢?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她在西北。在那座名不见经传的青羊镇上,白天扮演宋端玉的好兄弟石头,以方便接近宋端玉一家,接近张紫棠、宋春遥;到了晚上的时候,她就要细细布局下一步的计划。当她累了,当她倦了,当她想念她那个远在中都的娘亲的时候,她又有谁的肩膀可以靠呢?虽说她的娘亲已经疯了,是一个疯女人,可她毕竟是她的娘亲啊。她恨,她恨那个男人。她恨那个男人为什么要抛弃她的娘亲。

可是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在青羊镇上十几载的漫长时光里,尽管她早有准备,早知道那个少年是那个男人和宋春遥的儿子,可在朝夕相伴中,在一次又一次的玩耍中,终究是在心中最深处的最隐秘的心田之上,种下一棵情的种子。

纷繁间曾情根深种,红尘中慕热血英雄。那天在玄武秘藏之中,女子虽然身穿着罩头的黑色长袍,可当那个少年——宋端玉走向的时候,女子的心跳竟然止不住地加快了几分。自然人看到她那淡美如月的脸上漫上层层红霞。那在场的江湖人士的修为境界、兵器、身世、宗门,陈毓都一清二楚——譬如有年少修悟透了“七龙倒海阵”的杨波、有将《化元剑法》练到纯熟的黄念凡、譬如还有自己这边阵营徽州紫池当代弟子中的首席弟子刀客赵生箫,亦或是温开、曾泰之流,这些放在西北的江湖抑或是整座天下的江湖,最不济也能当上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如赵生箫这般指不定能成为一方江湖的擎天巨擘。可这些人,在陈毓的眼中,算不得英雄,当不得“热血”二字。在女子眼中能当得“热血英雄”的只有一人,便是那个干净的少年宋端玉。所以当宋端玉目光炯炯地看着她的时候,她禁不住的躲闪。

正是这一躲闪才会让当日的宋端玉成功揭下了罩在她头上的面纱。

“毓姐姐,毓姐姐”,陈毓耳边传来稚嫩的呼喊声,女子感觉到似乎有人在摇晃她的身子。

陈毓收回了心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她的眼角已经有几滴香泪缓缓渗出。

王心正看着女子,轻轻开口说道,“毓姐姐,你怎么哭了?”

小孩的脸上似乎又有几分慌张,好像生怕眼前这个大姐姐因为生气了离开了自己。

听了王心这话,陈毓一楞,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块手帕,擦去了眼角的泪痕。

小孩子看到新鲜的物事自然是会格外注意的,他分明看到女子的手帕上绣着一个少年。一个身穿白净衣裳的少年,那少年有着十分明亮的眼睛,十分英俊的相貌。

小孩子是不会藏心事的,也不藏心事。

王心看到这方手帕,连忙问道,“毓姐姐,这个大哥哥是谁呀?”

不知为何,听了这话,陈毓有些慌乱地收起了手帕,摸了摸王心的脑袋,说道,“这是姐姐的弟弟,”

连陈毓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脸颊已经微红,就像喝醉了一样。

王心说道,“那就是心儿的哥哥了,以后让哥哥来山庄一起和心儿玩呀。”

陈毓将自己的心境彻底地平了下来,微微笑道,“好的。以后我就带着他来陪心儿玩。”

王心小鸡啄米一般的点了点头,说道,“好的好的。能和毓姐姐一起出来可真好,在磐石山庄里呆着可没把心儿憋坏了。”

陈毓微微一笑,说道,“心儿,我们下山吧。等到了小镇山,给你糖葫芦吃。”

于是乎,经过这一段小小插曲,陈毓先前一直十分沉重的心情缓缓轻松了一些。

她开始吟起家乡的小曲,小孩子则紧跟在陈毓的身边。

二人来到了山脚下,这山脚下有一处驿站,名叫“纳兰驿”。

此处驿站是西北官方特地为磐石山庄设立的,从中也可以看出磐石山庄的超然地位。

纳兰驿外,早有庄中的门客牵着一匹黑红的高头大马在等待二人。

陈毓牵着王心的手,走到驿站外。

那名门客颇为恭敬地说道,“陈姑娘,马匹已经准备好了。”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一卷地图。

“这是通往石隐镇的地图,还请陈姑娘收好”,那名门客又从口袋中取出一枚令牌,说道,“这是老庄主的磐石令。老庄主说了,等陈姑娘到了小镇上,镇山的一切人手调度全能凭借此块令牌差使,就连公子也不能左右陈姑娘你的意思。”

此刻,陈毓脸色颇为清冷,丝毫没有刚才窘羞之态。

她接过令牌,点了点头,朱唇轻启说道,“有劳了。”

“陈姑娘客气了”,那门客拱了拱手,将麻绳递给陈毓之后,便转身回了驿站之中。

陈毓先是弯腰抱起王心,将王心放到马背上之后,再翻身上马。

日头已到了晌午,陈毓抱着王心驾着马穿梭在林木之中。

且说石隐镇外的小破庙里,宋端玉缓缓地醒了过来。

且说昨日晚上,雪弃小姑娘带着宋端玉一行人去找那个叫做“天元阁”的铁匠铺。

只是等到他们走到了那里的时候,天元阁已经关门了。

小姑娘敲了敲门,朝屋子喊着,却也没有人应答。

于是乎,众人便决定寻一处旅店住下,明日再来这天元阁。

然而,众人走遍了整个镇子,却也寻不到一处下榻的旅店。

理由都是一样,都说这旅店已经住满了人。

本来宋端玉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可是屡屡几次找到旅店之后都被人以相同的理由拒绝,就是他再好的脾气,也禁不住发起火来。

但胡子昊止住了他。胡子昊身为大武四品半山境的高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自然要强过宋端玉许多。

他告诉宋端玉,那些旅店的老板并未骗人。他们寻过的所有旅店的确住满了人。

众人无奈,只好小姑娘指引下,来到了石隐镇外面的破庙中。

这座破庙原本是有极其旺盛的香火的,可是因为一次匪乱,寺中的僧侣全部死了。这寺庙从此之后便也荒废了下来。

在小姑娘被那姓赵华服公子抓去之前,她就住在这里。

宋端玉伸了伸懒腰,便站起了身子。

他看了看周围,风霜二刀成白霜、成随风还在梦乡之中。

胡子昊与雪弃却不见了踪迹,宋端玉心中一急。

这时,宋知轩正从寺外走了进来。

宋端玉连忙跑了过去问道,“知轩大哥,你可有见过那小姑娘和胡大哥。”

宋知轩摇了摇头,“没有,我也是刚起来。去山上采了一些野果。”

没想到宋知轩有如此兴致,宋端玉也不好扫他的兴,说道,“知轩大哥倒是好兴致,我先去找胡大哥和小姑娘了。”

宋端玉前脚刚迈出一步,就被宋知轩拉住,

宋端玉回头看向宋知轩问道,“知轩大哥,怎么了。”

宋知轩煞有介事地看了宋端玉一眼。他心中想到,“不知这宋小兄弟是真傻还是假傻?难道他就看不出那个小姑娘的古怪吗?”

宋端玉疑惑地望着宋知轩。

宋知轩说道,“我记得张叔与你说过,让你去那天元阁铁匠铺取那件他留下的东西。昨日那石隐镇上所有旅店客人全满的情况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为了防止别人捷足先登,你还是快去那天元阁吧。”

宋端玉听了宋知轩的话,沉思许久,说道,“知轩大哥言之有理,只是胡大哥和小姑娘那边……”

宋知轩轻笑道,“无妨,无妨。胡大哥的修为乃是大武四品半步山巅境的高手,能够威胁到他的人在这西北江湖上是找不出来的。要不就由我去找胡大哥和小姑娘吧。”

宋端玉点了点头,连忙说道,“那就多谢知轩大哥了。”

宋端玉出了破庙,便进了石隐镇。

那天元阁在青元街上,还是在街上颇为隐蔽的角落。宋端玉进了镇子之后,找了几个镇上的百姓打听了一番才找到那家铁匠铺。

这“天元阁”铁匠铺的门前挂着一块牌匾,牌匾上写着“天元二字”。

看这这铁匠铺周围的装饰,宋端玉心中不禁古怪。这个地方他似乎从未来过,昨日小姑娘带那个所谓的“天元阁”似乎不是这个样子的。

宋端玉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寒意,如果昨天晚上那小姑娘带他们去的不是天元阁的话,又是什么地方?

等到他回去之后,一定要将此事问个清楚明白。

宋端玉收回心神走进了天元阁。

宋端玉刚走进天元阁就有一个身着粗布短衫的小厮迎了上来。

这小厮笑着说道,“客官,你可是要订制兵器,我们铺子里十八般兵器应有尽有,客官可以尽情挑选。”

宋端玉打量了一会儿小厮,说道,“小哥儿,叫你们掌柜出来。”

听了这话,小厮先是一愣,而后打量一番宋端玉。看宋端玉这般模样,似乎也不是什么家世显赫之人。若是贸然答应了他,惹得掌柜不快,他可要平白无故扣工钱了。

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仍是和颜悦色地说道,“客官,我家掌柜一般不见客的,要见客可是要预约的。”

宋端玉并不吃这小厮一套,而是说道,“今日我不见到你家掌柜,就不走了。”

那小厮听了宋端玉这话,也是来了火气,说道,“你如果要在这里闹事的话,可是来错了地方。”

这小厮心中俨然已经将宋端玉当成了来闹事的客人。这样的客人平日里也不是没有,凡是来闹事,便是一阵棍子打发走了。

宋端玉见小厮误会了自己,一时间之间也懒得解释,则是往铺子的内堂喊道,“紫棠求剑青竹!”

小厮心中一惊,连忙喝道,“你这人发什么疯呢”

他的心中甚是惶恐,若是掌柜的白日的清梦被这无礼的客人给搅黄了,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这个时候,堂中传来匆匆忙忙的脚步声。

一个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老者拄着拐杖走了出来。

那小厮看到了老者,脸色剧变。这人正是他们天元阁的掌柜——白中贤。

那小厮连忙上前,说道,“掌柜,这无赖也太不讲道理了,非要吵着嚷着见你,小子哪敢让他扰了你的清梦,可谁知他却……”

还没等小厮说完,堂中便响起了一声清脆的声响。

只见那老者一脸怒容,一巴掌狠狠地站在了那小厮的脸上,怒骂道,“你可知道你这无礼的小子差点让我失了一个贵人。还不滚到后堂去思过。”

那小厮哪里想到老者这般生气,连忙畏畏缩缩地跑到了后堂去了。

等到那小厮走后,那老者满脸堆笑地宋端玉说道,“老朽白中贤,敢问可是紫棠剑仙的后人?”

宋端玉听了这话,心头一怔,心中想到,“这老者说得紫棠剑仙难不成讲的是张叔?”

见宋端玉并未说话,老者倒也不恼,又是轻声问道,“敢问公子贵姓?”

宋端玉说道,“我姓宋。”

这下倒是换老者纳闷了。

“那紫棠剑仙明明姓张,这年轻人怎么会是姓宋呢”,白中贤疑惑道。

他看向宋端玉的眼神之中多了一丝警惕和狐疑。

宋端玉连忙解释道,“老丈说的那位紫棠剑仙乃是我的叔叔。”

老者连忙说道,“原来如此。只是除了那句话之外,公子可还有其他凭证呢?”

宋端玉想了想,他从腰间取下了半尺雪,递给了白中贤,说道,“老丈可见过这把刀?”

白中贤接过刀,细细打量。

他深邃的眼眶中的浑浊的眸子里射出了两道精光。

他白中贤见过这把刀。

记得最后一次见到那位紫棠剑仙的时候,那位剑仙除了腰间佩着青竹宝剑之外,手中还拿着一柄短刀。

那短刀的样式,与眼前的这把刀甚至相似。

白忠贤缓缓抬起头,看了看宋端玉,说道,“老朽可以抽出此刀看一下吗?”

宋端玉点了点头,“老丈请便。”

白忠贤将半尺雪从刀鞘之中抽了出来。

雪白的刀身在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下熠熠生辉。

白忠贤将半尺雪还给了宋端玉,说道,“小友定然是紫棠剑仙的后人无疑了,先前是老朽多疑了,还请小友不要讲此事放在心中。”

宋端玉笑道,“老丈也重了。”

他定了定心神,说道,“张叔此次叫我来老丈的铺子里是来取那……”

还没等宋端玉说完,那老者连忙摆了摆手,说道“小友,我这天元阁虽然在青元街上最偏僻的地方,可最近镇上也不太平。不如到堂内叙话?”

宋端玉点了点头,“好。老丈有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