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纯阳第一掌教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动摇玄门之基

纯阳第一掌教 第二百一十一章 动摇玄门之基

作者:池宁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5 03:17:58 来源:蚂蚁文学

随着佛号声响起,一个身穿赭黄僧袍的僧人大踏步走上紫云台来,此人不到五十岁年纪,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佛光流动,便如是明珠宝玉一般,让人油然而生钦仰亲近之意。

只听一声冷哼,有人立起身来,喝道:“我玄门盛典,怎么来了一个大和尚?莫非是要扰乱重阳大典么?”

那和尚并不着脑,反而双手合十,行礼道:“原来是阁皂山灵宝派掌教青阳道君,小僧延智,见过青阳道君!”

那青阳道君大约六十有余,一身青色道袍,稀稀拉拉几根胡须,鼻直口方,面色却是红润饱满,显然是玄功修炼有成。他微微一愕,诧异道:“你认得我?”

延智和尚微笑道:“阁皂灵宝本出自上清葛玄葛仙翁门下,乃经篆三宗之一,先辈曾有一位太玄崇德翊教真人,一身《上清灵宝大法》炉火纯青,教化劝善,小僧素来极为敬仰,自然细细打听过青阳道君的生平,虽未见过,却也认得出道君的一身灵宝修为。”

青阳道君哼了一声,心中却是警惕大生,皱眉道:“你既然认得我,我也不为难你,你且下山去罢!”

延智和尚呵呵一笑,摇头道:“小僧此来专为问道,岂可一语不发便行离去?”

“问道?”众人均是勃然大怒,有人厉声喝道,“荒谬!我玄门论道,你佛门又来问哪门子的道?”在台下伺奉的妙善道人也大喝道:“和尚,你怎么上来的?我峨眉那些把守路口的弟子呢?”

“阿弥陀佛!”延智和尚宣了一声佛号,笑道,“出家人有好生之德,又怎会轻易杀生?只是贵派的那些弟子意图行凶,小僧不得已,只得让他们先行休息片刻……”

“休息片刻?”妙善道人脸色一变,一个起落已经纵跃至山道入口处,只见几名把守入口的峨眉弟子横七竖八的躺在路边,用手一探口鼻,只觉呼吸均匀,显然是被打昏过去,幸好性命无碍。

“我当是谁,原来是昭觉寺的摩柯首座!”从青城派的凉亭中,有一个老道缓缓立起身来,沉声道,“延智和尚,你不在你的涅槃堂静修,跑到峨眉派来作甚?”

延智和尚呵呵笑道:“原来是青城的至真长老,当真是久违了!小僧不请自来,万望恕罪则个!”

昭觉寺曾名建元寺,有川西“第一禅林”“第一从林”的美誉,在中土佛门中也算得上是赫赫有名,听到这延智和尚居然是昭觉摩柯首座,当真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众人顿时纷纷留上了心。

众人都被延智和尚吸引了注意力,萧千离似乎也在关注这边的动静,注意力倒有大半落在台上的玄观道君身上,见他似乎漠不关心的模样,眼神却有一丝释然的神色一闪而过。

幸亏萧千离注意力未曾离开玄观道君半分,否则以他这等老谋深算喜怒不形于色的一代掌门,又哪里会轻易让人抓住自己的破绽?只是这一个下意识的神态,萧千离心中却顿时豁然开朗——这延智和尚哪里是不请自来,这玄观道君分明是心中一清二楚。

重阳盛典的玄门论道,突然出现一个大和尚,与峨眉还有不清不楚的干系,这情形怎么看怎么都透着一种诡异。萧千离的眼睛已经眯缝起来,这件事可越发有趣了……

延智和尚朝众人施了一个佛门大礼,又恭恭敬敬的朝台上的玄观道君躬身施了一礼,笑道:“小僧并非要做个恶客,只是多年研习佛经,有一事始终不明。听闻玄门重阳论道,小僧斗胆想请教一事。倘若哪位道门大贤能解小僧疑惑,小僧当即向各位赔罪,并立即下山,有玄门道友所到之处,小僧必然退避三舍。”

短短几句话,却引发了全场震怒,至真长老冷笑道:“你对佛门经卷不解,却要问及道门?倘若我道门中有道理不明,莫非还要来请教佛门不成?”

延智和尚微笑道:“不然,此经乃是涉及玄门太清,不可不问!”

“玄门太清?”

听到这句话,偌大的紫云台突然安静了下来。半晌,玄观道君才沉声道:“既然涉及我道门三清祖师,便请说来!”

延智和尚稽了首,缓缓道:“前些时日,小僧偶得一本《老君开天经》,不知何人所撰。经文中曾言:是时太上老君寄胎为人……尔时老君须发皓白,登即能行,步生莲花,乃至于九,左手指天,右手指地,而告人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一番话听得众道人连连点头,至真长老抚须笑道:“这几句话倒是说得丝毫不错。不仅是《开天经》,我玄门之中,又有《化胡经》《玄妙内篇》《夷夏论》等诸多经文,皆记载此事。可见老君化胡,乃是定论!”

延智和尚呵呵一笑,向至真长老行了一礼,道:“至真长老果然是博闻强记,小僧却有一事不明,老君几年而生?几年西入?”

至真长老嘿嘿笑道:“延智,你身为昭觉摩柯首座,传闻你博闻强记,精研佛理,却不知我道门经卷,有载:当定王即位三年乙卯,老君于楚国陈郡苦县厉乡曲仁里,九月十四日夜子时生。年八十五,遂与函关令尹喜西入化胡。”

听到这里,萧千离脑中电光火石的一闪:“糟了!”

果然,那和尚大笑道:“我佛以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计入涅槃后经三百四十五年始到定王三年老子方生,至敬王元年,凡经四百二十五年,始与尹喜西遁。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好犀利的论据,好狠毒的心思!”萧千离心中飞速的盘算,目光却落在玄观道君身上,暗暗思忖道,“峨眉到底在打什么心思?莫非要以这个和尚为契机,动摇道门根基么?”

多年来,道教被佛门压制得苦苦辗转,却始终以“老子过关化胡”的经历来勉励自己,寻求一点慰藉。“连你们佛教的释迦牟尼都是道门祖师传道所化,总有一天,我们必然会卷土重来,重夺中原第一教派!”

倘若连“过关化胡”都证实是伪作呢?岂不是把道教中人的一点自尊都打得烟消云散?

在场的都是道教的精英,自然不会昧着良心说假话,想要辩驳,却也不知从何说起。偌大的紫云台上,只有山风呼啸,连一个说话的声音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