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六百零九章 《大唐》

不可思议的山海 第六百零九章 《大唐》

作者:油炸咸鱼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5:02:52 来源:小说旗

帝陶唐七十二年,立夏,万物至此而长大。

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商部落人民的动作很快,在第一个单元格清理完毕之后,他们已经迅速的开始种植谷物,妘载在这其中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带着两只小黄鸡到处放火,消弭水汽,从而得到了商部落人民的拥戴。

得益于妘载的帮助,敢在谷雨的时分种下了稻谷,这也不算太晚,毕竟最晚的播种时间是芒种,而第一个单元格的改造,商部落人民十分重视,如果能在四五个月之后,收获到美丽的稻谷,那么整个孟诸泽对于众人来说,将从祸患变成巨大的财富。

妘载向他们表示,水利设施一定要修建,黄河的愤怒是可怕的,越是向上古时代推移,黄河的威力就越是巨大,它轻轻晃一下脑袋,便是几千里的大地化为泽国,即使是神人都会惧怕的避开。

妘载:“按照寻常的岁月流逝的速度,把淤积的土壤正常化,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所以排水治沼是一个大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有耐心。”

“现在是雨季到了,天地的回暖会让排水的进度变得缓慢起来,夏秋之季,靠近大河巨湖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洪灾,所以拦水的工作要比排水的工作先做,沟渠开挖也不能停下,虽然会耗费一至两年的劳动力,以至于土地上的农者变少,但是如果做成了,那么至少是有益于百年的事情。”

妘载可以看到治理的成果,这次的治理不仅比原历史中大禹的治理时间早了近四十多年,更是比大禹的治理方法要全面,人手也更多,环境也更好,进度也更快。

这次的治理,也必定会对未来造成重大影响,但是妘载自己却觉得很满意。

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改变什么的。

譬如...拍一个奇观?

然后再拍一个!

终有一日,山海各地都会留下自己拍下的奇观!

现在,妘载的话,在商部落之中,已经没有人不愿意听从了,他们听从妘载的指挥,比起听从自己家首领的话还要坚定,相土他们也不为此而愤怒,因为他们明白,在治理土地和水流这个专业上,他们真的不如眼前的年轻人。

相土有时候就在傻乐,用几筐土鸡蛋就换到了这么一个牛皮的人,还顺带帮忙弄了个百年的增产规划,一个简单的询问决定,却影响到后世的部落百年!

相土觉得自己一定是出门的时候,不知在什么时候踩到狗屎了,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但不得不承认,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啊!

真是妙蛙种子进了妙妙屋吃了妙脆角,妙到家了啊!

第一场雷雨到来,又迅速的跑路,挥一挥衣袖,把云彩全都带走。

有了雨水的滋润,谷物迅速的生长,排水沟导流泽水与雨水进入灌溉渠系,商部落的人们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看着那些谷物每天都在产生变化,而前来帮忙的,其他部落的人民,看到这样的变化,也是眼馋的很。

相土于是就向他们保证,单元格的改良方法,会全部传授给他们,靠近大泽的人民可以享受到清除沼泽带来的福利,而不靠近大泽的人民也可以从各个水脉的边缘,构筑渠沟,来滋润自己的土地。

修和鸿超在工作中摸鱼,修抽空对鸿超道:“首领的治水之法,是我从没有见过的了,即使是以前,我在共工氏中时,也不曾见过这种有效的方法。阿父仗着身强力壮,总是喜欢搬山来堵,亦或是异想天开的,发动人力去制作一些没有什么大用的治水设施,结果往往都是不太好的。”

鸿超也表示赞成,认为妘载这个人吧,射箭虽然很迷,但治水,至少目前按照鸿超和修的阅历,尤其是修,修说他老爹共工都不如妘载,那应该天下之中,就没有人治水能出其右者了。

当然,这个也是意料之中的,在南方,他们就听说过,崇伯对于妘载的治水之法是赞不绝口,自愧不如,而共工和崇伯的治水技术,也不过就是伯仲之间罢了。

在立夏的节气快要结束之前,中原的回复也来了,一封简牍被送过来,天帝鼓励了商部落人民的开拓精神,并且表示要坚持扩大这个战略地点,要看到更多长远的东西。

譬如,它可以种菜。

帝对这一点表示高度关注,更是热切表示,商部落地区的改造潜力巨大,可用空间巨大,面对现在日益严峻的山海形势,一个有效的战略地点,以及巨大的新兴粮食产地,对于中原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商部落人民积极学习了陶唐传递的指导精神,然后......

四周往来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个老头化了连鬼都认不出来的妆,在这个立夏的末尾,随着中原的那封简牍,一起来到了商丘。

他走过了第一个单元格,看到正在进行改造的后续几个单元格,再看看远方,刚刚规划的,还没有进行改造的单元格。

那简直就是一个逆衍化的过程,老人此时的心情和修他们是一样的,从没有见过这样厉害的治水之法,比起那个叫做姒文命的小子所提出来的“疏水之法”,这个把灾难之地,化为千里沃土的治理方法,显然更符合老人的内心想法。

天下没有不可使用的土地。

老人思考了一会,认为他所知道的人之中,拥有这种本领的,或许只有一个人...但如果真的是那个人,那么自己以往所认为的一些,譬如他还年轻,经验不够之类的想法,就完全是打了自己的脸了。

同时,妘载准备离开了,中原有了南方很多的工具,所以不必像在淮南地一样,到处帮他们制作器械,商部落的人民听说妘载要离开,都前来相送。

“得到天下之民民心的人是这样的,阿载你....”

“住口!”

重华的夸赞被妘载制止了,他只能忧郁的抬头看天,继续赞美起黄帝的德行。

所以,对美德的夸赞,是会消失的吗?

不,只会转移。

商部落的人民唱诵着帝喾时代的乐曲:

“舟张辟雍,鶬鶬相从!八风囘囘,凤皇喈喈!”

这是《大唐歌》,是帝喾在唐地(尧被帝挚所封的封地)所做的乐曲之一,简单的意思是:

【周游在祭祀的地方,仓庚这种鸟跟随飞翔,八风在这里回转不离,凤皇的声音让人民和睦融洽!】

鶬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九头鸟,另外一种就是仓庚,但是在《大唐歌》中出现了代表祥瑞大德的凤皇,故而鶬鶬指的就是仓庚,而仓庚就是黄莺鸟。

黄莺鸟在古代,代表春天与生命。

商部落的人们认为,这首歌对妘载来说,正是最好的诠释了,妘载来到火神台祭祀,为孟诸泽带来无尽的生机,于是八风都停下来,人民都欢呼高唱!

而后,商部落开始唱诵起,这段时间,他们所听闻的另外一首乐曲。

那是《昌岁歌》,妘载听了之后很惊讶,因为这首歌是赤方氏所唱诵的,中原的人怎么会知道呢?

商部落的人们告诉妘载,这是不久之前,契大人回来过一次,他口中说是在南方听闻的歌谣,认为充满了岁月不归的沧桑感。

妘载他们离开了,但是天地之间还回荡着商部落人民的声音,那位老人也听到了,他哼唱了一段时间,才恍然过来。

既然妘载那些人都走了,那自己这个化妆还有什么必要呢?

帝尧去到改良的土地中,去到那土石坝上,去到排水沟旁,去抚摸那些青稻、岩石、土壤....

他的手轻轻触碰下去,天地间,便响起了乐曲与风。

歌谣,是上古先民们寄托自己精神与情感的曲子,那里面,每一个字,所传颂到后世的,大约,都是希望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