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不可思议的山海 > 第五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三害

不可思议的山海 第五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三害

作者:油炸咸鱼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15:02:52 来源:小说旗

娥皇相信,有些人的智慧是天生的,但是大部分人应该智商都是差不多的,自己在陶唐绝对是一等一的好学生,跟着姬弃大人种过地,跟着晏龙大人弹过琴,还曾经跟着高阳氏打过猎,跟着帝鸿氏治过民,和伯成子高大人读过书,和许由大人谈过人生。

可谓上知风花雪月,下懂民间疾苦。

然而到了南方,今天只是讲了一天课,娥皇就感觉,自己以前学的东西,和没学没啥区别。

差生的标签已经被打上了,而文命则是三好学生,这个差距让她不能接受。

为什么会这样?

妘载离开之后,在土舍内,娥皇就开始反思。

丹朱今晚是不回来的,因为正在瓜分铁匠铺的财产,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忙活。

于季氏的战士点燃了篝火,代表着深夜的来临,大部分的野行猛兽开始活动,大家主要防备的是偷东西的罗罗。

据说上次罗罗冲到了油坊,差点把油给偷走了,幸亏是那位壮熊赶走了罗罗,大家很热情的把狗熊送走,然而狗熊却是满头冒汗,很快就跑掉了。

大家很感动,觉得这只狗熊真是圣熊,做好事不留名还不图回报。

相比之下,天天到处偷东西的罗罗,就是一个屑,和贪吃懒做的羔子,开爆炸厂的妘磐,并称为南方三害。

妘磐是因为爆炸厂开厂之后,好不容易招到了两三个人,结果因为比例配置不当差点把人炸糊了,黑火药虽然炸不死人,但是被火焰糊一脸的感觉也绝对是惊心动魄,于是那几个学徒工纷纷辞职,并且把爆炸厂给妖魔化。

而羔子就不必复述它的劣迹了,最近羔子一直被禁足,它的禁闭时间也快到了。

从春末一直关到了夏初,羔子不仅长肥了,而且还浑身上下长满了艺术细菌。

那个禁闭室,已经成了梵羔的画室。

“如果有一天,能除掉三害,那俺们这里会变的更美好。”

“怎么除,生产队都不能让羔子变得勤劳起来,妘磐铁了心要把自己的房子给炸掉,天天噼里啪啦的吵死了,罗罗又强大,我们就算看到了他也抓不住他,你看上次,胥敖的那帮假释犯,每个人都被他笑摸狗头,弄了满脸都是血。”

于季氏的战士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关掉,关掉,一定要关掉,不关掉爆炸厂,南方哪里有稳定的未来....”

外面的声音传入土舍内,已经十分渺渺,文命并没有太过受到干扰,此时的他正在认真复习妘载留下来的那些木板。

相比于反思自己的娥皇,文命可谓是求知若渴,他知道白天妘载所讲的这些知识,在将来他的治水行动中,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载哥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东西必须要亲眼看看才能确定,经验虽然是好东西,但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搞清楚经验如此的源头,才能更好的对付以后的情况。”

“因地制宜是十分重要的,断裂带和褶皱带,有些是共同出现的,而不明白当地的情况,就贸然动手,甚至严重会引起山崩地裂,这绝不是虚假的,而是真正会发生的,是人为触碰到了天地的脆弱之地....”

“所以,洪水如果冲击这些地方,就会导致山体崩溃,大山倒下,如果地势正是深谷,那么又会形成堰塞湖,危害会越积累越大,最后就是不可收拾....”

文命一边复习一边自言自语,把原有的知识点互相结合,并且提炼出新的知识点,并且和原知识点互相验证。

文命此时,已经有了点学究的风范,虽然只是一点点而已。

一点点,就一点点。

但向前一小步,却是人族的一大步。

娥皇来看文命的情况,看着满地的木板变得更多了,右手捏木炭棒都捏的乌黑一片,娥皇算是稍稍理解了为啥自己是个“差生”。

看看人家这学习努力度....不过自己本来就是来混....

这个念头一出来,娥皇就顿时有些羞愧。

既然是学习了,居然还抱着混的年头,这可对不住宝贵的知识啊。

表面上的学习,不是真学习啊!

————

第二天,当妘载再度回来的时候,娥皇已经调整心态,备好了所有的木板和木炭,正襟危坐,精神高度集中,而这样的表现,也让妘载稍稍点了点头。

不错,孺子还是可教的。

现在妘载大致能理解自己小学老师拿粉笔砸自己的心情了。

妘载感动道,一边用巫术升火点亮屋子,一边道:“所以说,知识都是实践得来的,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炭如有神,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的天地万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推断的,有序的知识天理,从此之上最后得出来的,一些公式化的总结,就叫做科学....”

毫无违和感不是吗!

我点我的巫术,不妨碍我讲科学!

不搞笑,这确实是两码事,体系有互通,但却又彼此独立,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谓科学是一切“常识”的总结,只不过这个“常识”包括的范围过于广大,而大部分人印象中的科学,不过是电子电路,电话电视,这些固然是科学的结晶却也只是一小部分。

科学是探究这个东西的“本源真理”,乃至于自然气候,地质山川的考察,都属于科学。

你爱怎么称呼怎么称呼,古人就称呼为“天理”,称呼为“道”,其实都是一个东西。

就像是春秋战国时期总结的“一尺之棰”与“飞鸟之影”、“玉连环不可解”,包括墨子的“小孔成像”,惠子的“至大至小”,无一不是对现象的观察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只是有些人,譬如惠子本人,不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本质,而是他自己答不出来,想不出来,就把这种问题当做诡辩去难别人,并为此沾沾自喜,这就落了下乘。

在诸子之中,只有墨子和庄子、列子等寥寥几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而后两人因为是道家人物性格不会钻牛角尖,故而拥有钻研精神的,只剩下了墨子一个。

但是墨家本身性质是锄强扶弱,这让他不可能全力钻研一些暂时无用的东西,而知道“无用而有大用”这个道理的庄子又不会去使劲钻研,而百家之间又互相有鄙视链,而且诸子的间隔时间是交错的,庄子知道这个道理的时候,墨子的坟头草都三丈高了!

这就出现了搞笑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古代没有科学”。

搞得出来的不知道,知道的人不想搞,又缺少承上启下的圣人而导致各种本领断代。

所以有些神棍说“天机不可泄露”,什么叫不可泄露,那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从哪里泄露!毕竟他自己都不懂,泄露个鸡毛?

你说更高级的科学,是属于神学的范畴,那么等到你的知识量以及探索进度条达到了这个更高级的层次,那么你曾经认为的神学,不就是新的科学了么。

一知半解的人,当然说的玄乎其玄,因为他自己都不能竟其全功,更何况教导别人呢!

妘载和文命、娥皇说了这个道理,最后做了一个短暂的总结: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至于庄子所谈论的后两句,还是不学为好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