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宅在随身空间 > 第405章 新型驱逐舰

宅在随身空间 第405章 新型驱逐舰

作者:明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5 12:52:04 来源:蚂蚁文学

蓝水星。[

光明历004年,2月27日。

算一算时间,从南边来到北边的时间,快有一年半了。

最黑暗的时日已经过去,日照时间拖长,温度缓慢回升,北极冰盖停止延伸,开始有收缩的趋势。

既然冰盖完全稳定了,前段时间,天明下令,让舰队转移到附近的一个大海湾中,准备在这个海湾内,驻守三个月,直到冰盖基本融化了,再集体转移到南方。

有夏号舰桥指挥中枢。

林振兴一脸兴奋地道:“司令,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惊奇现象,神王大陆上的那座金字塔型的建筑,腰部出现了一条巨大的裂缝,因为冲击那座金字塔的海浪,平均都在数百米之高,这条裂缝正在不断扩大。”

天明看了看卫星图片,确实有条横向裂缝出现在金字塔腰部距顶部数百米的位置,高清晰度的图片中,还能看到有数万个密密麻麻的人头,在拼命修补那条裂缝,但天灾岂是人力可以抗衡的?

一阵大浪打来,每次都有数百人被巨浪卷走。

林振兴接着道:“最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赤道附近海浪的平均高度,从500米,增加到了上千米,神王大陆处于北纬45度附近,那里的大浪,随随便便也有上百米之高,这种浪源源不断地拍打在那座金字塔上,依我看来,要不了多长时间,这座金字塔肯定会被洪水冲垮!”

天文学家之前说过。荒芜星与蓝水星的运行轨道正在不断靠近,目前两者的直线距离不足400万公里,抬头往天上一看,荒芜星上的高大山脉与陨石坑都能看的一清二楚,甚至荒芜星上某处火山喷发,这边都能用普通望远镜欣赏的到。

现在是末日四年,距离洪水最汹涌的末日五年,仅剩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海上的巨浪将越来越大,十几米高的浪就想闹着玩一样。不值一提。就是北极冰盖地区,也出现了二三十米高的大浪。

天明将舰队从一线湾转移到新海湾的原因,就在于浪太大了。

“冲垮了最好,也省的我想办法去对付他们了。不过你们还是要加紧盯防。如果那座神王之塔真的垮了。马上告诉我!”

林振兴点了点头道:“知道。”

……

等了几天。基地终于将天明需要的设备全部运了过来。

这些设备都是要装在新式军舰上的电子设备,以及武器系统若干。

这其中包含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与光缆。

一艘军舰要做到快速指挥、灵活使用,先进的控制中枢必不可少。

就像人的大脑。只有在“大脑”的指挥下,人才能完成吃饭、走路、学习等各种行动,并作出正确判断。

军舰也需要一个“大脑”,这个大脑可以通过从眼睛(雷达、光电仪)传来的信息,进行判断,将信号传递到手脚(舰炮、导弹系统)那里,然后做出防守、攻击等动作,如使臂指,攻防兼备。

如果一艘军舰的“大脑”足够先进,就像一个智商高达200的人的话,击败一些智商60、80、100的人轻松无比,当然,如果这个智商高达200的人块头再大一点、肌肉再发达一点,那对一些智商低身体又弱的人,几乎能形成一种碾压了。

传感器是神经末梢,光纤是神经纤维,控制器是反射末梢,加上中枢指挥系统,整艘军舰便能成为一种让人恐惧的信息化大杀器。

据说米国提康德罗加级驱逐舰上安装的宙斯盾系统,用到的光纤总长度,超过了100公里,传感器数不胜数,建造复杂度远远超过一般的军舰。

将上千吨重的设备从基地带过来后,天明也遇到了建造困难的问题。

他想建造的高科技军舰,硬件上不存在任何问题,随时都能建造出来。但软件系统太复杂了,甚至和新型空天航母差不多,军舰内的上千套设备,都要并入到一个网络中,实现灵活控制,程序员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保证不能出一丝一毫的错误,难度可想而知。

程序员也带来了,足足有上千人,都是专门从事研发军舰指挥控制系统与数据链系统的工程师,听何书记讲,国家即将下水的055型驱逐舰上使用的神盾系统,就是他们开发的,专业能力不容置疑。

天明制造的军舰无非是增加了核动力与电磁炮这两样装备而已,集成到神盾系统中没有任何问题。

“既然这样,那就希望他们不负所望吧。”

这些人,全部安置在海上城市中。

……

软件问题有人解决,那天明只需要把硬件制造出来就行了。

军舰的建造全程,还是在异能空间内的异能工厂内进行,大概投入了5000名地球人工程师与500名蓝星人联络员。

根据制造上艘空天航母的经验,这次天明没有一次性把军舰船壳制造出来,而是采用了“模块化”组装的方法,按功能,先把军舰分成动力、雷达、导弹、反潜、舰炮等几个模块,用“搭积木”的方法,将一个个模块生产出来后,然后组装在了一起,效率提高非常之快。

不仅如此,“先模块后整体”的建造方式,保证了各个模块的高内聚性,集成时,只要把接口与控制系统对上即可,这又减少了各模块之间的耦合性,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度大大提高。

越是结构复杂的东西,越是要分工明确,一次成型固然方便,但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出现问题了,有时候找都找不到。

模块组装法从速度上看起来慢一些,但一旦出现问题了,很容易知道出现在那个地方,排除故障非常方便,总体上看,这种方法的效率远比一次成型高。

天明感慨道:“高科技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单凭我一个人,无法将一艘超级战舰制造出来,在科技方面。我需要数以万计的人为我工作。”

……

十天后。新型军舰下水成功。

大体数据如下——

军舰型号:暂未命名

舰长:192.8米

型宽:26.8米

满载排水量:18,400吨

续航能力:100,000海里以上

航速:38节

吃水深度:9.8米

另外就是新型军舰上的武器装备

大体信息如下——

(1)电磁炮系统

舰体前甲板有两座串联式布局155mm口径电磁炮,加速炮管长度30米,功率60兆瓦,可将重30kg的弹丸以2.6km/s的速度发射出膛。最大射程220公里。炮塔可转动式。炮管可调整。射角-5°-90°,几乎没有死角。

除了前甲板有两座电磁炮,后甲板机库平台上也有一座155mm口径电磁炮。弥补了火力空挡。

(2)激光武器

这是一个活动的打击平台,出于隐身性能的考虑,平时不出现在甲板上,一旦要投入使用时,电磁炮旁边的甲板会自动打开,激光武器平台升起,可在1分钟内投入作战,射出的功率高达50兆瓦的高能杀伤光束,射程近30公里。

同样,激光发射平台前后甲板各有一座,一共两座,没有打击死角。

(3)导弹系统

主要为可容纳防空、反舰、对地、对空四种不同导弹的综合式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发射箱的个数128个,全部位于船体前部甲板,在军舰上层建筑墙壁上的八面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引导下,能够无死角打击从各个地方来袭的目标,300公里范围内,可监视1000个目标,并锁定其中的100个,能以每秒发射8发导弹的速度攻击这些目标,扛饱和攻击能力强。

(4)舰载直升机与反潜系统

舰体后部有一个26x40米的直升机起降平台,最多可同时起降两架中小型直升机,建筑物内部,有一个26x36米大型机库,面积比两个篮球场还大,将直升机机翼折叠后,最多可容纳2-4架直升机。

船体深入水下部分,船身两侧各有8具潜射鱼雷发射装置,在船头船尾两个高精度声呐仪的探测下,水下80公里范围内的任何潜伏目标,都将被声呐仪发现。舰上一共装备36枚射程120公里的具有制导能力的鱼雷,以及120枚深水炸弹(可增减),应对水下潜伏的威胁,绰绰有余。

(5)动力系统与操作系统

小型核反应堆,额定发电功率300兆瓦,为满载排水量10万吨的尼米兹级航母1.5倍,特殊情况下可将反应堆功率提升至600兆瓦,完全够用,核燃料为核能一号,一次携带的核燃料,可供军舰使用50年。

全电操作系统,包括电机推进、网络通信、侦测导航等等,满负荷运转时,总消耗功率超过50兆瓦,可谓一个耗电怪兽。

军舰组装完成,但还需要调试很长一段时间,控制系统还没有开发完成,如果要看到这艘军舰自由驰骋在大海之上,至少还要等两三个月。

天明的工作差不多基本完成,剩下要做的就是等,等那些软件工程师开发出好的控制系统让军舰可以完全使用,那他以后想造几艘军舰就造几艘了。

进驻军舰协助工程师们测试各系统的海军人员也已定好,便是海军两艘054c级军舰——文昌号与黄州号上的海军水兵。

……(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