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倚天之峨眉剑圣 > 第八十二章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杨逍沉吟片刻,道:“我们要挽回局面,必须行两件事,一是将那些被赵敏擒获的五大派高手救出;二是我们也要办这等书刊,不光是挽回失去的局面,还要掌控舆论,为驱逐鞑子,容纳天下英豪入我明教;其三,我们还必须迅速找到这幕后人,这样才能找到相应的方法对抗。”

张无忌轻轻拍掌,道:“杨左使所言极是,句句在理,救五大派之事,需要韦蝠王和五散人合力打探;这幕后人我看十有**可能是那赵敏;至于这书刊之事,则需要仰仗杨左使所为了。”

见张无忌将事情分配的很合理,杨逍也是叹服,便站起来拱手道:“属下遵命。”

张无忌忙将杨逍扶住,按在座位上,道:“杨左使无需大礼,这事是外事,关键大事,还是我教蝴蝶谷大会一事,只要本教行得正,立得直,匡扶正义,驱除鞑虏,天下人心,自然心向我教。”

他这话说的豪气凛然,杨逍心中钦佩,只觉得这股豪气自阳教主仙逝之后,教中再无这等气势!如今新教主即将开会聚众,本教重新焕发生机,杨逍心中感慨万千,便道:“教主一声令下,杨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无忌道:“我年轻识浅,忽当重任,常自有战战兢兢之意,唯惧不克负荷,误了大事,杨左使深通教务,还请随时指点。”

杨逍道:“为教主排忧解难,正是属下分内之事。对了教主,说起来本教历代均遭严禁,但始终屹立不倒。南宋绍兴四年,有个官员叫做王居正,对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到本教之事,教主可以一观。”说着拿出那本《明教流传中土记》,翻出抄录着王居正那道奏章。张无忌看那奏章中写道:“伏见两浙州县有吃菜事魔之俗。方腊以前,法禁尚宽,而事魔之俗犹未至于甚炽。方腊之后,法禁愈严,而事魔愈不可胜禁。……臣闻事魔者,每乡每村有一二桀黠,谓之魔头,尽录其乡村姓氏名字,相与诅盟为魔之党。凡事魔者不肉食。而一家有事,同党之人皆出力以相赈恤。盖不肉食则费省,费省故易足。同党则相亲,相亲则相恤而事易济……”张无忌读到这里,说道:“那王居正虽然仇视本教,却也知本教教众节俭朴实,相亲相爱。”

他接下去又看那奏章:“……臣以为此先王导其民使相亲相友相助之意。而甘淡薄,教节俭,有古淳朴之风。今民之师帅,既不能以是为政,乃为魔头者窃取以瞽惑其党,使皆归德于其魔,于是从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说。民愚无知,谓吾从魔之言,事魔之道,而食易足、事易济也,故以魔头之说为皆可信,而争趋归之。此所以法禁愈严,而愈不可胜禁。”他读到这里,转头向杨逍道:“杨左使,‘法禁愈严,而愈不可胜禁’这句话,正是本教深得民心的明证。这部书可否借我一阅,也好让我多知本教往圣先贤的业绩遗训?”杨逍道:“正要请教主指教。”

两人正说得热烈,忽然“咚咚“两声,传来敲门声,随之进来一位俏丽少女,正是杨不悔,她随父亲一路东来,眼见张无忌身边有一个小昭服侍,便一向离得远远地。这时见张无忌和父亲一起商谈教中大事,便趁机弄了几色点心,亲自捧向书房。在门上轻敲数下,然后推门进去。正好两人都觉得腹中有些饥饿。

张无忌先是谢过,然后和杨逍谦让一下,两人都拿了一款点心,吃了起来。张无忌笑道:“不悔妹子,你的手艺果然了得,快赶得上郭大哥了。”

杨不悔偏头一笑,道:“我哪里及得上你郭大哥,不过我做的这些点心,你……你们喜欢吃就好。”

房中三人一起哈哈大笑,远处月亮门外,小昭低着头走过。

大都,小郭所居住的客栈。

楚翔、太史意等人向他汇报了飞鸽传书,小郭呵呵一笑,对弟子们的工作很是满意,太史意道:“从目前看来,计划初步展开,明教再想从江湖道义上领导正派,已经不可能了。”

小郭道:“不错,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我们也罢,峨眉派也罢,力量还小的很,领袖西南武林已经不错了,若要统领天下武林正道,进而统领明教,驱逐鞑虏,还是很困难的,我们还需要一步步发展实力,多打胜仗,天下武林才会对我们心服口服。”

楚翔道:“主公所言极是,少林是千年不倒翁,从十三僧救唐王开始,便是谁强倒向谁,是以千年不倒,领袖武林。不管他们做过多少令人不齿的事情,他们都是江湖声望所在,他们不会随便就会将投注定在我们身上的。”

小郭道:“不错,其实这些人都是锦上添花的,指望他们同患难,那是极难。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希望他们关键时候不拖后腿,要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终究还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

楚翔和太史意齐声应是,太史意接着道:“今天早上接到消息,赵敏带着几百名武士已经离开涿郡城,预计明日午时便能到达卢沟桥,相应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展开。”

小郭皱了一下眉头,道:“这么快!看来我们必须今天离开大都城,此事一完,立刻转兵向东,从海上离开。”

“诺!”

大都西北山区。

白天羽立在一座年久失修的烽火台上,遥望远处的长城――此时的长城已经有近千年未曾休整,已经成了断壁残垣,但是大体框架还在,其中蜿蜒盘旋,回荡在群山峻岭之间,一点点伸向远方,巨龙飞天之势。丝毫不减。

良久,白天羽轻轻吐了一口气,转首对旁边的一位清瘦老者道:“冯兄,看着江山如画,正和我等英雄豪杰去奋斗,岂能让那鞑子坐了江山,在我炎黄后裔头上作威作福,你投奔汝阳王府,这辈子就是一个奴才了。”

冯姓老者捋了一下胡须,道:“当年阿鲁被那谢逊所杀,我报仇无望;而普天下能让我得偿所愿的,唯有元廷汝阳王方可,我投奔汝阳王,岂是为了我个人富贵?”

白天羽叹道:“能威压魔教,处理谢逊的,可不止如汝阳王府,你为了一己之私,做了违背祖宗之事,就算报了仇,又对得起天地良心吗?”

老者悠悠叹了一口气,道:“那是气血上头,顾不上这许多,可是如今年纪已老,再行后悔之想,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白贤弟,你我相交几十年,老夫一步错,承你批评,心中已经感叹万千。”

白天羽道:“姜尚八十封相,冯唐七十出使,都是老当益壮,你不过刚过一甲子,又有何言老?冯兄,天下大乱之相已现,眼看便要群雄并起,诸葛亮出师表里头说: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这便是乱世。正是我辈奋武意扬之时,威压明教之人已经现世,你何必拘泥?”

老者道:“我知道你一向以虬髯客自居,莫非你已经找到了李世民?”

白天羽道:“万事万物运行皆有其本,《易筋经》上引了《易经》的一段话,大致是说简繁之道,易有三意----变易、不易、简易,在武学上下比喻便是以不易为内功心法,以变易为武功招式,而后循序渐进,至以简御繁的化境,是为简易。而有人以简易之法,压制明教,拯救五派,还顺带让汝阳王和九王朝争愈烈,这等心机手腕,可谓天下豪杰之首。”

“你说的,便是那峨眉郭奉武?”

“不错,其实你身在汝阳王府,心却在汉家百姓,你当我不知道么?你只之心愿,是辅佐一位英明汉主建立功业,如今明主已现,你还犹豫什么?再说了,这几个月来你奉汝阳王千金之命打探与他,可是他就在大都城内运筹帷幄,调控阴阳,你想不到吧。”

老者喃喃道:“何为豪杰?轻千金而重一诺者。可为豪杰;愤不平而怒杀人者,可为豪杰。凡此等人,都有号令千万之能,却极难取得天下。能取天下者,大多是盖世英雄、傲世枭雄、鼎世奸雄。这峨眉郭奉武,心智坚定,慧眼明察,机敏权达,常以锐破弱,令汝阳王万全计策毁于一旦,让老夫生无力对抗之心,这人,当得了英雄豪杰之称。”

“当今世上,有谁能算豪杰,有谁能算英雄,枭雄,奸雄?胡人从无百年之运,眼下群雄并起,明教、海沙派、巨鲸帮都有豪杰现世,但这些人都是重地利而横行江淮,不过是一时之杰罢了,这郭奉武却是收揽人心,这无往而不利,冯兄,你还犹豫什么?”

老者长叹一声,道:“不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大汉生机已现,我岂能再拘泥于一家之仇,当奔之投效以全我愿。”

老者说罢,也不道别,转身翩然下山,身法轻灵如羽,在哪崇山峻岭当中犹如翩翩蝴蝶,姿势优美大方。

白天羽目送老者远去,转首看向长城,良久,默默说道:“既然此人其势已成,何不径回雪山,建立凌霄城,自创雪山派,也算完成我自小之愿!这如画江山,就让年轻人追逐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