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震惊

我的明末生涯 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震惊

作者:574981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23:0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部分粮食分到各家各户青壮手里用肩膀扛着赶路,尽可能的腾出大车空间,让老人和小孩轮换着乘坐大车,加快赶路速度……

曾经上过战场,打过鞑子的张黑子,马上做出一个最适合整个小组赶路的决定……

还真别说,失去老人和小孩的拖累后,这些吃过苦的百姓,在赶路上,一点也不比官军差。三十天的路程,仅仅用了十八天,就被他们走完。

至于分给他们的一千八百斤粮食,满打满算才用了八百斤。

而这,就意味着整整一千斤粮食,将会变成他们的私产。

当每家每户根据人口数量,从张黑子手中领到八十到一百二十斤不等的粮食后。十户百姓六七十口人,直接变得沸腾起来。

特别是像张黑子父母那样的老人……

地方县衙分给他们的简陋房屋内,张黑子全家十口人,全部围在一张桌子周围,看着桌子上差不多装满两个麻袋的大米。

满脸苍老的老父亲,直接伸出双手,从麻袋内捧起一把白花花的大米。看着大米从手心重新流入麻袋后,整个人直接因为激动而流起了眼泪。

因为,他们活了这么多年,自家米缸内,从来没有过一次性有过这么多大米的经历。

出于激动,两位老人再次问出了一个张黑子有点不厌其烦的问题:“黑子,这些粮食真的是我们的了……官府真的不再收回去了……”

“还有我们以后的口粮,官府真的还会继续发给我们。这里的官府真的会像他们承诺的那样,按人头给我们分田,一直到田里收获到粮食为止……”

张黑子点了点头肯定道:“真的,都是真的……这一次,我们算是遇到一个好官府,一个好的青天大老爷。不仅不让我们缴税,还给我们分粮食,分土地……简直是菩萨在世,不,比菩萨还要好……”

说完,一脸感慨的看父亲继续开口问道:“黑子,你再跟我说说,村长刚刚都跟你说了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分到田,在明年秋收之前,我们的口粮具体是怎么解决的?”

脸上同样带着浓浓笑容张黑子,赶紧开口回答。

“村长说了,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都是总督府卫大帅免费分给大家的,不需要大家花费一两银子。从明天开始,我们就要到村外已经荒废的荒原上去开垦屯田,修建沟渠,挖深井。”

“按照总督府规定:我们每开垦出一亩屯田,总督府卫大帅就会给我们五钱银子的报酬。挖井和修建沟渠的,每人每天可以从总督府手里领到五十文的工钱……”

“等到了明年春耕的时候,总督府就会按照各家各户的人口数量,每个成年人分十亩良田,小孩老人分五亩良田的标准,给大家分田……”

“至于我们以后的口粮,总督府会以五两银子一担的价格,非常公道的卖给我们……”

这个时候,老母亲忽然带着满脸心痛开口道:“口粮还要我们自己出钱买啊……我还以为,跟我们来陕西的路上一样,全部由官府免费发放给我们呢。”

听到这里,张黑子还没有来得及开口解释,老父亲已经抢先一步开口骂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山陕总督府的粮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总督府让我们做工,给我们工钱,让我们买粮食,以后还给我们分田……这就已经是青天大老爷了,你竟然还不满足……”

“咱们家加上两个孙子,就有三个青壮……”

“出去做工的话。一天就可以挣回来一百五十文钱,从总督府手里买回来三斤粮食……”

“这么多粮食,还不够我们家剩下的七个人吃吗?你要知道,当初我们在山东的时候,一家上下一天的口粮才一斤粮食,而且大部分都还是粗粮,你简直是贪心不足……”

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妻子开口道:“当家的,有没有什么伙计我这个妇道人家可以做的。我也有力气,也能做事情,总不能天天呆在家里,看着你们做事,白吃白喝呀。要不,我明天也去开垦屯田….虽然速度慢了点,但是,一个月辛苦下来,开垦出一两亩屯田,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几双充满渴望目光的注视下,张黑子直接给了妻子一个非常肯定的回答。

“当然有,不过,村长说了,这还要等一个月时间……”

“在这一个月时间内,你也可以跟着我一起去开垦屯田,从总督府手里挣银子。”

“村长说了,总督府再过一个月,就会从蒙古给我们送来大批的牛羊。”

“按照一头牛一百五十两银子,一头养十两银子的价格抵押给我们。总督府不问我们要一分银子的利息,只要我们能在三年内还清欠款,这些牛羊今后就是我们自己的了。”

“我想了想,等这些牛羊到了后,我们就领回来一头牛,十头羊……”

“孩子他妈,还有你们二老和其他几个孩子,平时都去放羊放羊,割草储存草料……”

“十头羊,只要我们照顾好了,到明年这个时候,就会变成十六七头。两年以后,也许就会变成二十多头……”

“到时候,只要我们卖出其中一部分羊,就可以还清买羊的一百两银子。”

“如果在等上一年时间,等羊群的数量达到五十头后,也许还能还清一部分购买耕牛欠总督府的银子……”

“当然,如果我们运气好,在这三年中间,购买的耕牛能下一个小牛仔……那买牛欠下来的一百五十两银子,就更加不用发愁了……”

“即使没有下小牛仔….三年时间收获的粮食,也足够还清总督府的所有欠款….”

“所以最多一个月,我们家所有人,都会有事情做……从今以后,我们家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对未来憧憬的移民,就扶老携幼,拿着简陋的工具,开始在荒无人烟的荒原上,开垦屯田。

至于那些有技术的工匠,则在村长的组织下,于屯田中间开挖深井,修建沟渠……

几天前还是充满死寂的荒原,随着这些移民的加入,慢慢变得热闹起来。

不仅如此,有了希望和粮食的移民脸上,已经看不到半个多月前的无奈和绝望表情。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对未来的渴望和憧憬表情。

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不偏不巧,正好看在官道上,前来查看陕西灾情的孙承宗眼里。

在孙承宗看来,经过灾荒和兵祸的陕西,随着人口数量的锐减,即使已经恢复平静,也不可能出现数百上千人一批进行劳作的场景。

所以,当孙承宗看到眼前一个村竟然还有数百上千人的青状,并且全部聚集在一起劳作的场景后,脸上马上就流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的震惊和不解。

一身便服,抱着尽可能了解山陕两省真实情况想法的孙承宗,想也没有想就离开官道,向大家伙开垦屯田的地方走去。

走近他们的孙承宗还没有开口,就从他们的说话语言上,感觉出一丝不同。

在大明多地当过官的孙承宗可以肯定,他们说的不是陕西方言,而是山东方言……

“难道这些人都是从山东逃荒过来的……”这是孙承宗此时此刻心中的第一想法。

不过,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在脑海,就被孙承宗自己给否定了……

陕西被叛军占领,这是整个大明朝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陕西叛军被虎豹军肃清的消息,因为才过去两个月时间,还不可能传到普通百姓耳朵。

如此情况下,这些百姓绝对不会冒着生命危险,逃荒到陕西。

再说了,山东干旱,脚下的陕西同样干旱。就算这些百姓进行逃荒,也不可能逃荒到同样干旱少雨,几乎不再出产粮食的陕西。

既然不是逃荒过来的,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他们是被山陕总督府,有组织的移民过来的。而自己作为明面上的山陕总督,竟然不知道这个事情……

所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孙承宗都要搞清楚其中的缘由。

带着满脸疑问的孙承宗正好走到张黑子身边,带着一丝笑意问道:“这位兄台,你们说的好像是山东方言,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从山东过来的……”

看到孙承宗明显一副官府中人打扮,而且并没有什么恶意后。

出于对山陕总督府的感激和信任,张黑子马上收起心中的谨慎,对着孙承宗回答:“这位老先生说的不错,我是从山东来的……不仅仅是我,这里的所有人都是从山东来的……”

对方回答肯定了自己心中的判断后,孙承宗的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继续问道:“这么多人来山西,难道你们都是逃荒过来的……”

张黑子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这里人多吗……实话告诉老先生你,跟着我们一起过来的山东人,足足有一万多,而且我们还只是来陕西的第一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