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花的解剖学 > no.240 怨苍天变了心(3)

花的解剖学 no.240 怨苍天变了心(3)

作者:唐深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0:55: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神剑宗在大山深处安定下来,但是,山里的条件毕竟有限,仅凭自给自足很难保证人们过上小康生活,所以他们从族群中选择精英,组成了一支神秘的悄悄出山去进行贸易的队伍。

运出山去销售的,是神剑宗生产的农用器具。作为一群铸造兵器的行家,打造些生产工具,那简直是小菜一碟。

神剑宗制作的工具,特别精巧好用,销路极佳,即使高于市驰格,依然是供不应求,所以神剑宗的收入来源是不发愁的。卖了工具,得的钱用来购买山中不能自产的米面粮油、丝绸服装等生活用品,还有铸造兵器缺乏的原材料,把物资通过秘密的渠道,再运回深山之中。

可是刚开始还好,日子久了,就有人想念外头的花花世界了。

特别是战火熄了,出外做买卖的时候看到了外面一片繁华的景象,不少人就止不住的心痒难耐,其中不乏宗派之中地位极高的人。所以,渐渐地,神剑宗自内部分化为两派,一派主张归隐于野,另一派则认为应当走出深山,让手中的神技有用武之地。

两派一开始是争论不休,后来变成互不相让,再往后就彻底决裂了,彼此视为仇敌,见面居然刀兵相向。两派也不再共享神剑宗的名号,而是依两派首领的技能属性分裂为“天雷”、“地火”两宗。

今天我遇到的天雷宗,就是主张“隐”的平和一派。

天雷宗较之地火宗有一大优势,就是分裂时神剑宗的宗主是支持归隐的,所以分裂后,神剑宗的原宗主成了天雷宗的宗主。因此。世世代代只由宗主可以继承的铸造兵器最核心的奥义,实际全部掌握在天雷宗的手中。

地火宗没有核心技术,出去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这些年,他们仍然留在大山之中,与天雷宗对峙于大山谷两端,伺机拿下天雷宗的城镇。夺取秘笈。实现重归尘世的心愿。

近十年了,两派一直打来打去,却没有分出胜负。

今天我们要解决的。好像就是地火宗派了奸细进入天雷宗,窃取情报的事情吧。

我听得有些感慨,又有些哭笑不得。看来这天雷宗非但不天雷,还是相当有节操的。他们铸造的兵器虽然属性为“凶”。可他们心中却怀着对世界的仁爱,希望用兵器去保护人。而不是去夺取人命。我对他们的印象忽然就由黑转粉了。

可是那地火宗也真是的,天下这么多人觊觎你们的技术呢,你们既然想出去,干嘛不跟外头厉害的人勾结在一起。引狼入室,一举拿下天雷宗呢?看来他们这个宗族还是相当朴实的,连耍阴谋都没办法耍得特别阴。

“既然诸位都是铸造兵器的行家。我有个问题,不知可不可以问?”

“女侠但问无妨。只要知道的,我们知无不言。”

所以我就把心中一直存着的技术性问题问了出来。

“如果在铸造兵器的炉中填入人的血肉,是否铸出的刀剑就格外强大?”

几个人面面相觑,脸上变色。

“女侠,那怎么可能呢?那不是铸剑,是邪法妖术吧!”

“这法子你们从未用过?”

几个人的头摇得拨浪鼓一般。

“没有,也没见过有人用。如果那样做了,刀剑之中,岂不是藏有怨魂?使用之人,难道夜间还能安睡吗?”

果然是一群善良的人呢。看来他们的技术就是单纯的技术,跟任平生曾经所在的矿山里的那些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开始有点喜欢他们了。

几个姑且称之为“捕快”的男子把我带到了一个类似于衙门的地方,可是这个地方根本就没有公堂,牌匾杀威棒什么的统统没有,倒像是一个用于调解或是商量事务的场所。衙门后面也有内宅,还有几间汹屋。把人关进汹屋剥夺一段时间的自由,好像就是这个地方需要的全部处罚手段了。

“在下胡宣之,是天雷宗的司律使,这些都是宗族内负责监理族规实施的兄弟们。敢问姑娘芳名?姑娘从哪里来?”

那魁梧些的汉子果然是这群人的头目,在把宗族老底都揭完之后,现在才想起来双方应该互相认识一下。

我说我叫叶流萤,是从长安来的,在大理寺任职。结果这群人年纪太轻,神剑宗归隐好几十年了,他们就是在山里出生长大的,又不属于商队,所以既不知道长安,也不知道大理寺。

既然你们对外界一窍不通,干嘛还要问我从哪里来?我暗自腹诽,但还是忍住了没有讲出来。

“那个事,有嫌疑人了么?”我努力地转移了话题,还是抓紧办正事吧,我还急着回长安去。

胡宣之指了指那一排汹屋。

“上一条泄露出去的信息是绝密,有机会接触到的只有四个人,我们已经把他们分别关起来了,可是现在还查不到任何证据。”

我心说你们终于干了一件逻辑上说得通的事了,这个嫌疑人的范围,还是抓得相当准确的。

“抓捕是秘密的么?”

“正是,只有我们和宗主、姑爷知道。”

“关了多久了?”

“十天。”

“十日之内,可曾泄露过情报?”

“不曾……啊!”胡宣之的脸上忽然现出惊喜的神色,“姑娘的意思是,我们抓对人了,因为奸细被关起来了,所以情报就不丢了?”

我一头黑线。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就不往这方面想么?

“行了,把情报丢失的来龙去脉给我详细讲讲,不用讲情报的内容,我没兴趣。一会儿我试着去跟那些人聊聊,看能不能抓出些马脚。”

我打算在这里实践一下我在讯问学科目上学习的一些技术。这些技术如果运用得当,那些说谎的人,是逃不过我们眼睛的。

说起来,讯问学这个学科,是相当有意思的呢。

虽然现代技术发达了,生物物证鉴定技术、电子技术、一些不能提到名字的技术都非常高端,即使嫌犯口中一个字也不吐出来。各种证据固定完备。也足以完美地证明案件的事实。可是,口供,在很长久的历史中就一直曾被视为“证据之王”。“屈打成招”这个词如此耳熟能详,就足以证明,曾经,特别是古代。只要拿下了口供,就可以视为案件完美告破了。

这个理念在现代是应该摒弃的。但不能否认的是,口供在证据体系中确实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人,心甘情愿地把犯下的罪行清清楚楚地讲述出来,没有什么其他证据可以比这个更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事实了。

更有证明意义的是。有时根据嫌犯的口供顺藤摸瓜,还可以找到大量更加重要的其他证据,比如掩埋在地底的失踪人的尸体。抛弃于荒野的带血凶器。

如果不是他作案,怎么可能找得到这些呢?

就这样。我们从入学的一开始,老刘就曾给我们强调过讯问学的意义和难度。这可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客套寒暄,这是运用种种方法,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心理攻艰战。稍微疏忽一点,可就要打败仗的。

观察,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人在局促的时候,说谎的时候,都会有不自觉流露出来的细微的身体语言。作为一个侦查者,对于周围世界的观察就不应该是一种消极的行为,而应当是自觉的,投入的,直到它成为一种本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这就正如我的偶像大侦探福尔摩斯对他的搭档华生医生说的那样:“你看见了,但是你没有注意观察。”

“看见”与“观察”,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回事。

当然这些话我可没有跟天雷兄弟们一起探讨,我觉得我们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波段上,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跟他们说。

说到讯问学科目,倒是还有一段有趣的回忆。说有趣吧,那只是当时我的自我感觉,当时我还洋洋自得来着。可是现在想一想,那段回忆,其实非常窘迫,这会儿记起来,我都为自己有些脸红了。

当时我们学习的是如何在向嫌疑人提问题的时候,通过他们的身体动作看穿他们的谎言。人在说谎的时候,生理上会有许多自然的反应,比如说,心率加快,流汗,吞咽唾液,做出各种保持距离的行为。当观察到这些异常行为时,就要特别注意,开始用巧妙的问话施加压力,引导他们露出破绽。

可是张扬听说我们在学这个,却露出了一副不屑的神情,说我们这会儿不过全是在纸上谈兵。到刑警队的新手个个自信满满,想要用学的这些知识攻下被抓获的嫌犯,可实际情况往往根本就不是那样。

“现实情况复杂的多了,要是武断地认为书上那些东西能简单地套用,而不是用自己的身体去好好地感受,那可能是要冤枉好人的。”张扬在他的实践课上对我们说。

望着我们不服气的眼神,他无奈地笑了,当堂就出了一个测试。这个测试十分出乎我们意料,可是相当有意思,而且,到了下课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嚣张气焰全都被打消掉了,一个个看上去像斗败的公鸡。

这个测试,是让我们扮演说谎者。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说谎,还要陈述一段事实,把谎给编圆了。如果谁能在说谎的过程中全面克服身体反应上的破绽,能让教官看不出疑点,就算过关。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打败他这个身经百战的真人版“测谎仪”。

ps:发霉的大唐长安晚报:

记者菌:争取了两个月,终于有机会出来透口气了!菌们,我想死你们了!

作者菌:其实今天把晚报拿出来晒晒,也就是单纯地晒晒,因为长毛了。

记者菌:你这是什么节操,连愚人节这么逗比的节日都没有办晚报,作者菌你真是无可救药了。

作者菌:对不起对不起,真心想改邪归正,主要是日更3000压力好大,逗比不起来了。故事线索收拢中,快70万字了,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