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花的解剖学 > No.139 三月十九

花的解剖学 No.139 三月十九

作者:唐深深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10:55: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已深,明月当空,北门屯营录事参军事秦天佑在灯下独坐,毫无睡意。

实在是因为,肩上的担子太重了。

长安都的戍军现在驻扎在玄武门,称为“左右屯营”,执掌皇城的守卫。目前这支军队的编制和管理都有一些混乱,可是新皇登基伊始,需要整治的东西太多,还顾及不到这里。

现在没有人提及,但是每个人都心知肚明,新皇的上位是践踏了手足鲜血的。秦天佑的运气不错,应了名字里的“天佑”二字,他所在的军队正好站对了队,在玄武门之变后,顺利地存活下来,成为了皇城的屯军。与秦天佑一起参军的几个朋友,就没有这么好运了,都作为太子逆军被诛杀殆尽。

按理说,经历过这些的秦天佑,应当对新皇怀着深深的惧怕甚至厌恶,但是他并没有。他在玄武门一役后见过秦王一面,那一天,秦王身骑白马,目光坚定地注视着淋漓的鲜血,但是很奇怪的,那目光并不阴鸷,却有着无法以语言描摹的明亮的光芒。

这个人是天生的帝王,如果他君临天下的话,应当是天下苍生的福祉!不知怎的,秦天佑的心里就是这样坚定地认为。

新皇即位后,守军置于玄武门,至今都还未把军官的编制添全。目前,只有中书省推荐了一位久经沙场、忠心耿耿的将军范成初担任左右屯营的长官,手下也只是简单地设置了长史一人,录事参军事、仓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其他官职皆是空的。作为录事参军,秦天佑被每天的杂事忙得焦头烂额。

现在秦天佑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即将到来的祭天大典做准备。左右屯营驻守皇城已大半年,对于戍守已经颇有心得,所以祭天大典的守卫工作,也从屯军中选拔人员完成。

祭天大典万众瞩目,可以说,是新皇在百姓面前的第一次正式露脸。大典的筹备从年初就开始了,忙坏了工部和礼部。但是,无论如何,这场大典是重要且必要的,每一个做臣子的都心知肚明。

秦天佑平素头脑缜密,做事老成,深得大将军范成初的信赖,所以,这次祭天大典的卫戍,也就少不了托付给秦天佑组织筹划。压在肩上的这副担子,可是着实不轻。

祭天坛设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山。其实,这祭天坛并不是新修的,而是直接使用了前朝的遗物。隋开皇二年,隋文帝杨坚在长安城东南龙首山建新都大兴城,命人建造了一座祭天坛。这座祭坛着实雄伟,共四层,规模绝非前代可比。新皇打算直接使用前朝的祭坛,可以说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决定。

照理说,对于前朝用过的东西,正常都应有所忌讳,即使不毁掉重建,也该避开不用,以免产生替前朝扬威之嫌。但皇帝李世民对此竟毫不在意。他说,隋帝无道,导致国家陷入战乱,民不聊生,这是黎民都看在眼里的事情,是非公道,自在人心。现在,战乱刚刚过去,国民需要休养生息,没有多余的半分财物可以用在建造祭台上。有那些钱,不如赈给百姓了。

这样的决定一作出,举国上下,不但没有生出流言蜚语,反倒对新皇一片赞誉。人们都觉得,天子有这样的悲悯之心,无论用什么样的祭坛,甚至哪怕没有祭坛,神佛也会保佑的吧。

所以秦天佑想,就算是再辛苦再劳累,也一定要把这次的差使办好。

祭天大典定在四月初七,已经不到二十天了。选择四月初七这个时间是太史局建议,中书省定下的。太史局是负责观天象编制历法的机构,本朝太史局恰有一位天学官员极有才识,要不是知道他的判断都是通过监天得来,人们都会误以为他能预知天下未来。

今年开春长安周边一直干旱,太史局观测出,四月初十左右,将会连降喜雨。中书省得知此事,便建议皇帝将祭天大典定于初七,这样,祭天过后,很可能就会久旱逢甘霖,对新帝的龙威将会大有裨益。

麻烦的,就是八大圣僧给新皇的摩顶授道礼。

这八位圣僧由全国各大寺庙中的得道高僧之中选择。也不知是否天意如此,天竺高僧波颇恰恰于这个时候携带梵本佛典来到了长安,受到朝廷的最高礼遇。天竺乃是佛教的发源地,天竺高僧自是佛法高深。现在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们都聚集在长安清凉寺内,与波颇神僧辩论佛法,从而选出为新皇摩顶传法的僧人。

辩论将持续很久,按照此类活动的惯例,辩论的过程中需要关闭清凉寺,与外界隔绝,彻底地进入无物无我的世界。八位高僧选出的时候,应该是大典的当日了,因为佛祖究竟指定哪八位圣僧,据说当天会有喻示的。八位圣僧选出后,会沐浴更衣,到清凉寺大殿进行一个谢佛仪式,然后各自以宝衣遮住圣颜,乘坐法轿前往祭天坛。

一路上会遇到百姓的夹道膜拜,但是,依规矩僧人们的圣颜不能随意暴露在外面,所以必须安排足够的人手予以保护。在祭天摩顶礼上,也要有极其训练有素的军士便衣护卫,虽然不该怀疑佛门弟子,可他们毕竟将要与皇帝距离那么近,还是绝对不能大意。

守卫的事情需要考虑的问题千头万绪。除了现场需要布兵镇守,同时维持在场百姓的秩序,避免他们因情绪激动对祭天台的安全造成影响,还需要在一两处高点布哨兵,以便俯瞰掌握全局的形势。不过祭天台那边的地形不错,两侧各有一处高楼,都是古以有之的建筑,一处叫作翡翠阁,一处叫作琅琊台。

还有守卫人员的选拔问题……

秦天佑使劲地揉了揉疼痛的太阳穴。再熬这一夜,所有的事情就差不多规划完毕了,只待第二天向大将军范成初禀报,商议确定下来,就可以付诸实施了。

秦天佑几乎一夜未眠,最终完成了祭天大典卫戍计划的草案。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草案图纸厚厚的一大叠,赶到将军府去拜见范将军。

可是没有见到范将军,将军府里鸡飞狗跳,乱成了一锅粥。

一大早的,这倒是怎么了?秦天佑十分纳闷,几经打听,才终于从一个步履匆忙的下人口中打探到了一个令他呆若木鸡的消息。

将军范成初,居然于当天半夜在自己的书房里悬梁自尽了!

京城最近,是走霉运了吗?

近来算是忙坏了雍州府长史白千帆。他第一时间赶到将军府查看情形,安抚府内家眷。但他进入现场的第一眼就看出了一个十分低端的破绽:范将军悬挂在房梁上的遗体,脚比踢倒的凳子高出了三寸有余。

也就是说,这根本就不是上吊,而是谋杀。凶手是个很不聪明的家伙,不但犯了如此蹩脚的错误,还在屋里留下了一堆与范将军的脚根本不是同一个尺码的鞋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