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窃隋好驸马 > 第二十一章 新丰故知酒

窃隋好驸马 第二十一章 新丰故知酒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3 01:12:26 来源:蚂蚁文学

千里奔波,一路劳顿。萧铣与欧阳询一行人的上京之路,虽然说不上坎坷,但是也远远比还没彻底适应这个时代长途赶路的萧铣所预想的要辛苦的多。

在这一趟出门之前,萧铣记忆中走过的路也就是从处州会稽之类的地方到扬州、丹阳这样的短程。而且因为都是在江南水乡赶路,大量可以坐船,实在谈不上辛苦。而此次去京师大兴,完全就是两码事了。

短暂而愉快的运河水路根本没能走几天,也就前两三日在邗沟故道内航行的日子算得上平顺,第三日转入淮河、赴泗州时,淮水中行船就已经比江南水乡的运河要颠簸一些。而到了泗州之后,因为大隋初年时的鸿沟古道在泗州-宋州一段早已淤塞废弛,与淮河根本不通,无法行船,所以只能是改走陆路行完泗州-宋州-汴州。自打从那里上岸后,同船的其他人便各自赶路了,只剩下欧阳询和萧铣一道。不过开皇末年天下太平,治安很好,纵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赶路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到了汴州之后,勉强有一小段汴水-伊水之间的小河还可以开船,但是到了荥阳又会变成断头路,根本连洛阳都到不了,所以完全没必要为了那么一小段路换船。还不如继续走陆路过虎牢关去洛阳,然后再过崤函道至新丰渡,才走黄河水路与开皇初年新挖的广通渠直达大兴。

有道是南人操舟,北人乘马,让萧铣千里赶陆路当然是令他不适——前世他也不是没骑过马,但是那都是马术俱乐部里陪人玩玩的,不考验耐力。在到了洛阳的时候,仗着盘缠还算丰厚,加上前面一段日子骑驴骑马赶路实在是把萧铣颠簸得胆汁都要吐出来了,萧铣提议在洛阳休息两天,欧阳询见时间充裕也就没有反对。结果萧铣又差点闹出一个笑话来:

萧铣在洛阳歇了一天,便提议说为何不在洛阳往北直接走孟津渡坐船走黄河直奔京师呢?为啥非要再多走崤函谷道那三百里险峻山路,直到过了函谷关,才在新丰渡改走水路呢?

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萧铣又享受了一次欧阳询看傻逼的眼神看着他的待遇,就如同刚穿越那阵子时萧铣问欧阳询为啥这个时代的杭州还不如越州繁荣时,欧阳询给过的那种眼神一样。

被鄙视得心虚之后,萧铣总算从欧阳询那里得到了答案,也了解了自己的错误——后世的经验让萧铣压根没想过黄河中游通航有什么难度,但是回到大隋后实地看了,才发现一个问题:这年头,哪来的三门峡水电站工程?黄河在函谷关附近的那一段,因为三门峡带来的巨大落差和险滩急流,怎么可能开得了船呢?所以,洛阳北边孟津渡聚集的那些船,只能用来摆渡过黄河而已,或者经营一些去下游城市的航运,但是根本不会有船家经营那些溯流而上穿越三门峡的长途运输业务。

……

二月初十日。在路上走了超过半个月,萧铣一行终于在这一天清晨出了函谷关,直奔新丰渡。从崤山的山道缓坡往北望去,此前在三门峡段暗流湍急的黄河,终于恢复了平静和缓,河上百舸争流,一派盛世繁荣景象。

萧铣揉了揉酸疼的拉缰手臂,感受了一下菊花被马鞍磨破皮的痛楚,“师兄,可算是到了新丰渡了,这些日子骑马可让小弟受了个够——早知这崤山谷道如此崎岖,从汴州到洛阳那一段就该把马车坐个够,到了这儿,却是想坐车都坐不了了。”

欧阳询看上去状态好一些,犹然有精神嘲讽萧铣:“你这惫赖!还是出门少,没吃过苦。如今好歹都过去了,咱加把劲儿,到渡口歇息一下,寻去大兴的客船便是。”

目标在望,人的精神总是会振奋一些,两人策马又小跑了一刻多钟,总算是赶到了新丰县,没想到平素应该挺安宁的县城,这些日子竟是繁华无比,街头车马辚辚,渡头船只如梭,数以千计的力棒荷夫往来干活不辍,入眼之处,凡是那些陈旧破烂的茶摊面铺,无不挤满了衣着寒酸的客人,只有稍微高端一些的客栈酒楼,才看上去略微有些空闲。

萧铣二人想往渡头挤过去,但是距离码头还有数百丈就过不去了。前面转运的力棒实在太多,而且还有顶盔掼甲的士兵看守,不让闲杂人等靠近。萧铣觑见一个基层校尉服色的军官,陪个小心过去问道:“敢问这位太尉,我等是从南边来,进京赶考今年朝廷的‘清平干济科’的士人。本想在这渡头寻走广通渠回京师的渡船,不知此处如何这般繁忙。”

那军官拿眼一瞅,许是见萧铣好歹读书人打扮,样子也还清秀,衣着面料也不寒酸,才语气略显客气地说道:“朝廷运兵运粮紧急,这新丰渡全部的船都已经征用了,而且军情紧急,为免细作,渡口不对百姓开放。你们要去京师,还是继续赶陆路吧!”

萧铣愕然,心说开皇年间天下这么太平,又不是隋炀帝各种折腾各种作的年头,咋还来的军情紧急?好像历史书上没说过开皇十八年大隋有啥军事行动啊?

但是形势不如人,人家有军令,还掌着刀把子,萧铣当然不会做愣头青。当下只好先和欧阳询折回,在新丰县城里寻了处离渡头近的酒肆,坐下歇息一番顺便打探一下消息,看看究竟发生了啥事儿。

一走进酒肆,小儿的眼尖,立刻走来招呼:“哎呦,二位客官要些啥?不如上二楼坐吧,虽然没得雅间,不过二楼靠窗的座头也还干净。二位一看便是读书人呐,今儿个有崤山猎户新送来的獐子肉,花椒炖了的,可要切两斤?”

“那便切两一条獐子腿来,再要一斤酱羊肉、做两大碗汤饼,要韭菜的浇头。素菜随便上。”

“客官要什么酒呢?这新丰县的新丰醪酒可是远近数百里驰名的,大兴和洛阳都有客商来买。”

“那也挑最好的来两壶便是。”

萧铣与欧阳询靠窗坐下,须臾酒菜都上齐了,便先拿酱羊肉来吃酒。新丰醪酒是一种白醪酒,和京师等地的黄稠醪酒略有不同,看上去清澈一些,酒糟滤净得更彻底,酒浆也不粘稠,但是味道却丝毫不淡。萧铣品了一盏,估摸着按照后世的换算法,酒精度也有十度开外的样子,和半甜黄酒差不多,比加饭酒还低一些。

在蒸馏酒出现之前的时代,清澈的酒很难得,所以民风赏酒以清为贵,就好像同期日本人觉得清酒贵、浊酒贱,一个道理。同样的度数口味,酒液越像清水越好。和后世现代社会因为勾兑酒盛行后,人们为了强调酱香型而追求“粘稠挂杯”的价值取向截然相反。

萧铣说着闲话,喝了两杯,正想环顾一番找个消息灵通的人士问问军情消息。没想到还没开口,却引来了旁边一桌客人的注意。

“好香!想不到这新丰小县还有比京师还辣的好酒,爹爹,要不咱也要一壶就当是给你践行?”“不行,为父此次行程盘缠不多,还是不要奢靡。吃了汤饼便走吧。”

萧铣闻言看去,是一个看上去才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少年人,看上去剑眉入鬓,筋骨强健,浑身有说不出的气力;与一个四旬开外的中年男子在对答,那中年男子面目枯瘦,颌下数柳长须,却是饱学儒士的气度。听他们的言语,显然是父子关系。萧铣心中一动,便拿了一壶还没喝过的醪酒走过去攀谈。

“这位大叔、听你的口音,似乎有吴音的痕迹。不过这位小兄弟,却纯是京师口音,莫非你们是从京师来的么?在下是吴中进京赴考的贡举士子,赶路至此,见兵马辚辚,正不明消息。二位若是不弃,便请同桌,好让在下相请,说些京师见闻。”

“喔,原来阁下也是吴中人士,倒是他乡遇故知了。老夫吴兴沈君道,这是犬子沈光,敢问阁下……”

“在下南兰陵萧铣。”

萧铣和沈君道互相介绍了身份,虽然算不上是同自一地,不过苏州和常州相邻(隋唐时“无锡”只是一个县级行政区,从属于常州。所以常州与苏州接壤)在这山陕之地相逢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

沈君道神色一变,随即很快恢复了正常。当下也没有推搪,欣然接受了萧铣的邀请。

刚刚坐回座位,欧阳询盯着沈君道看了两眼,突然压着声音说道:“沈世兄……你便是担任过前陈吏部的沈侍郎么?小弟是率更啊!家父当年去广州赴任前,咱还见过呢!我是潭州欧阳询啊。”

“你是……率更贤弟!欧阳刺史是你……哎呀,没想到十几年不见,咱都是越混越回去了。唉,率更贤弟,你此番和萧小兄弟一起来京师,莫非也是要参加本科‘清平干济’么?”

“惭愧惭愧,小弟躲藏多年不得出仕,此番还是晋王殿下查访到小弟才学,这才得了机会。不知贤兄这些年来却在何处高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