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窃隋好驸马 > 第四十七章 死要面子

窃隋好驸马 第四十七章 死要面子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3 01:12:26 来源:蚂蚁文学

转眼已是五月天,杨广的五十万大军也已经越过了远征高丽的最北段行程——也就是南渡鸭绿江,折入了往南挺近的阶段。随着夏季的道到来,天气是越来越炎热,而大军的征途也是越来越往南打,在朝鲜半岛上作战,士卒的苦楚自然不小。

这一次,高句丽人终于再也什么花样都玩不出来了,因为他们已然没有了资本折腾,没有了战略纵深可以迂回。高句丽的国土已经连续三年被隋军全境糟践,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只有高句丽靠近日本海一侧的数郡贫瘠山地还有些田园在保持耕作产出,其他至少占全国耕地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面积的田园,都因为三年来都在交战区内,或被高句丽军自己坚壁清野而受损,或是被隋军剽掠征粮而毁灭,连着颗粒无收。

在农业文明时代,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最少最少也要可以扛到来年秋收,否则这个国家的人就饿死绝种了,而大多数国家扛三年的存粮积蓄——当然,这个积蓄要包括官仓和民间,尤其是民间大户富户的存粮,否则光靠官府和自耕农、贫农肯定是撑不过去的——隋时的高句丽虽然是苦寒之地,但是搜搜刮刮,好歹也能保障三年这个数字。

如今,真的已经过了三年了,高句丽君臣们没有人想的明白,为什么杨广这个昏君脑子就这么轴呢?宁可拼着大隋朝如此偌大的家业分崩离析内乱不已,都要倾尽家底把现在来说对隋朝还只是纤芥之疾的高句丽斩尽杀绝呢?第一年。第二年的时候,高句丽君臣对杨广来犯的动机还只认为是个人好大喜功,若是碰了钉子。又或者靠软硬兼施、在挫败隋军后由高句丽乘胜求和,定然可以保持不被灭国。然而现在看来,这一切的估计都错了,高句丽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看准了杨广的一根筋程度。

前两年,鸭绿江防线根本不是高句丽人严防死守的要害所在——第一年,乙支文德把宇文述和于仲文轻轻松松放过了鸭绿江。诱敌深入,麻痹隋军,直到萨水才集中全力反扑歼灭孤军深入的隋军。第二年。借着斛斯政投降带来的杨玄感北上涿郡消息,乙支文德更是大手笔地孤注一掷,主动转守为攻,不计伤亡强行攻破了隋军在辽东的总屯粮地柳城、配合杨玄感的断榆林关归路计划;若非最后萧铣海路救驾续上了杨广的粮道。让乙支文德功亏一篑的话。鹿死谁手还未可知。那一战的失败,至少让高句丽人付出了二十万精壮的鲜血,几乎是当时高句丽壮年男丁人口的三分之一。

但是今年,高句丽军变得保守得多,自从隋军过了辽河,逼近鸭绿江的时候开始,高句丽军就层层分兵阻截,不再回避打野战。不再惧怕伤亡,一支一支的部队往一道道无底洞绞肉机一般的河流防线上投注下去。除了每一战都绞出万儿八千的人命损失之外,一个浪花都没有扑腾起来。

当然,被绞肉机绞杀的人命,有隋军的,也有高句丽人的,相对来说,高句丽人要多不少,至少是一比二的战损比——原因无他,因为随着高句丽两户一丁甚至一户一丁的征兵比例,后期弄上来的兵源都是没打过仗的新兵蛋子,而且体格素质都差一些。这样的小规模高频率战斗自然没什么好多费笔墨描写的,因为除了残忍的杀戮换命之外实在没什么看点。

一个国家到了倾尽家底的状态,拿出来的自然不会是精兵,就好像纵然精锐如德军,但是若是拿1944年再强征出来的国民兵和苏军对抗的话,有些甚至单兵素质都不如苏军,而何况高句丽和隋军的单兵素质本来在两国全盛的时候就相差不大,远没有历史上的德军苏军那么明显。

对于高句丽人如此拼命层层设防、而非直接龟缩固守平壤,隋军将领以及随军的文官一开始都颇为不解——以高句丽如今的战斗力,这样是很不明智的打法,不用一年就会被隋军成功放干最后一滴血。不过,随着高句丽人的一连串外交求饶的举动之后,隋军君臣都开始心中明亮起来。

这是在竭尽所能,打肿脸充胖子,以战促和呢。

就好像历史上蒋校长在1937年,面对倭寇的来犯时,从纯军事角度来说,最不经济的策略就是死守沪市,因为那里无险可守,真要打,一开始转移了沪市的工业企业贵金属之后就该马上放弃,然后守三道国防线层层后退,最后以锡澄线和江阴要塞为核心坚固防守。但是蒋校长当时之所以选择了在沪市就节节坚守,无非是希望国际介入,希望第三方调停,他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考虑的,为了体现决心而不得不守。

隋朝的人当然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的事情,高句丽君臣在如今这个时代也没有什么国际调停可以指望——或许随着隋军灭亡高句丽的步伐越来越快,已经开始警觉自危的突厥人从潜力上来说能做好一个不希望高句丽彻底倒下的调停人,只是启民可汗死后新上位才两年的始毕可汗现在貌似还没这个胆子——不过,高句丽人好歹还可以选择自己求饶,割地,称臣,放归叛臣。这一系列的外交求饶手段,依然被寄予厚望,所以高句丽的军事部门不得不为政治服务,为了给反复的外交谈判加筹码而往绞肉机里填人命,打肿脸充胖子假装高句丽还有足够的人命可以打持久消耗战。

这一切为了外交和政治因素而做出的军事层面的牺牲,终究是打水漂的白白牺牲。正如日寇没有给蒋校长调停的可能,杨广也没有理睬高句丽人的乞怜求饶:笑话。若是去年没有斛斯政之后乙支文德突袭柳城的战役的话,那么今年高元让人来讲条件还有可能成功。就好像历史上隋军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高元就成功靠称臣认罪、送归叛臣这些条件赢得了隋军的撤兵;然而现在形势已经截然不同了。去年乙支文德的孤注一掷,可是差一点配合杨玄感要了杨广的性命,这么大的仇,哪里还能是称臣认罪就能够了账的?

……

五月初九,萨水行营,夜。

也已经六旬年纪的宇文述,拖着疲惫的身躯。但是面色却颇为喜悦地进了杨广的御帐,亲自汇报这一日的战况。

“陛下,今日臣率领左右侯卫主力出战。与乙支文德隔萨水血战整日,收兵时计点,斩获首级足有两千,溺毙萨水之中的不可胜数。想来高句丽人伤亡总数。总也有万人上下了,这都连续激战数日了,想来高句丽人很快就会撑不住的。”

宇文述说得欣喜,少不得再顺势归功于杨广,补充道:“也亏得陛下圣断,给高句丽人看到一丝求和的期望,才继续展示战力,才好让臣有机会痛快杀敌。否则这些高句丽兵若是留到平壤攻城战的时候再歼灭,可就要费事儿多了。”

“朕哪里就全知全能了。少来这套。朕都是要奔天命之年的人了,比三年前的锐气之态,着实倾颓呐。”老态已显的杨广摆摆手,略作谦逊的样子,这在数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随后顿了一顿,骨子里终究还是忍不住那股大敌即将完蛋的骄傲,转头对一旁服侍的内史侍郎萧瑀说道,“这些日子高句丽人派使者来的情况,瑀弟你和宇文爱卿详细说说,朕有些乏了。宇文爱卿总揽兵要,多知道一些,对带兵有好处。”

杨广衰老的速度,很是惊人,或许是他登基之前为了在母后独孤皇后那里表现自己的专情,所以压抑太久,刚登基时,三十五岁的人看着还像是不满三十的样子。而登基九年至今,因为纵欲过度,却好像以比常人快了一倍的速度在衰老一般,年轻时节制带来的好底子被掏空了不说,如今四十五岁光景,看着却已经五十多的样子了,头发黑白间杂,几乎数量一样多,看着很是沧桑。

他只和宇文述聊了几句就借口困了去休息,别人也不好多说,只有宇文述知道这是杨广这两年来的怪癖——皇帝看上去没有年轻时那么锐气骄傲了,实则那多出来的一份谦逊都是外在的,骨子里并没有变。只是因为天下盗贼蜂起,治理不佳,让他自信受到了颇大的打击,不得不扮得压抑一些,所以吹嘘其功绩的事情都让旁人代劳,不再自吹自擂。

此刻,显然是把这个向宇文述吹嘘其外交胜利的任务,交给了萧瑀。

宇文述等杨广走远,对萧瑀拱拱手:“萧国舅这几日为了牵制高句丽人,真是劳苦了,功劳更在老夫这等只知道厮杀的粗汉之上呐。陛下圣训,还要有劳萧国舅转告了。”

萧瑀也是快奔四十的人了,不过比宇文述好歹年轻二十岁,被一个已经头发花白的前辈这样恭敬,也是有些不适,赶紧谦逊了一番,并没有坦然受之。

“宇文将军过誉了,萧某不过是个上传下达的走卒而已,在谈判上牵制住高句丽人、让他们看到希望的,还是裴矩裴侍郎的功劳。过了鸭绿江的这十几天里头,高句丽人已经往返派了三路使者前来了。裴侍郎为陛下出谋划策,一直吊着他们的胃口。

十二天前,第一批使者来时,殊无诚意,只说伪王高元愿意重新称臣纳贡,来书称表、受书称诏,比照先帝时自称‘辽东粪土臣元’故事,只不过如今高句丽已经认可了辽东之地尽数为我大隋直辖,所以略改数字,自称‘三韩粪土臣元’。陛下当时震怒,直接便要下令斩使,还是裴侍郎劝住了陛下不斩来使,只是深责使者无礼无诚意,与之虚与委蛇了一番——后来宇文将军你在此后数战中得高句丽人勉力拒战,便是因为高句丽使者回去后,让高元觉得还有希望,拼命为了拖延时间,不得不展示战力。

七日前,也就是我军兵临萨水,与高句丽人初次临河血战的前日,高元见局势危急,又派来了第二路使者,是让乙支文德之子乙支不离为正使,恳请正式上表纳土、尽数割辽东土地于朝廷,并且送还去年接纳的叛臣斛斯政等、交出全部与杨玄感勾结的逆臣给陛下消气……”

“这个条件,陛下还是没有答应吧?可是所谓的割让辽东土地,也算不得什么条件,这些土地如今已经是我大隋武力占据了的,算什么割让!”宇文述难得地打断了萧瑀的陈述,显得对高句丽人的小气很是揶揄。

萧瑀对于被打断并不以为意,等宇文述感慨完,继续接着说:“陛下确实没有答应,后来这些天的萨水激战便是明证。不过,昨晚又有第三批使者来了,来使身份并不高,只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名叫渊盖苏文。不过此人身份却也不低,是高句丽前任莫离支渊太祚的嫡子,此番是直接授命于伪王高元而来的,连现任莫离支乙支文德都不知情。”

宇文述眉头一挑,终于有些兴趣了:“却不知这一次高元带来了什么条件?”

“高元直接让渊盖苏文来偷偷答应,说是去年高句丽军被斛斯政挑唆、强攻柳城焚陛下粮草,乃是乙支文德自行在前线专断所致,高元当时身在平壤,相隔千里,并为与闻,实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此番只要朝廷同意撤兵绕过高句丽不灭,高元愿意再次让步,一来是直接割让萨水以北土地,比此前划定的鸭绿江为界更进一步,第二点么,便是愿意主动斩杀罪臣乙支文德,罪名便是专段军权、去年不请命而袭击圣驾,并且以乙支文德首级献给陛下,为陛下报去年受窘之仇。”

“什么?高元为了求和都答应自断臂膀斩杀乙支文德了?乙支文德可是高句丽唯一的名将,此人若死,剩下那二十多万男丁还能做成什么?陛下还是没有答应么?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虚与委蛇,让对方先自断臂膀么?”

“裴矩裴侍郎昨日也是这么劝陛下的,可是陛下最爱虚名面子,宇文将军又不是不知道,要让陛下在这种事情上担下出尔反尔之名,只怕难以指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