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东厂恩仇记 > 第四回:学堂窥课

东厂恩仇记 第四回:学堂窥课

作者:满城花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赵大的死,魏忠贤心中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从此世上再无一人能为杨家报仇雪恨了。

魏贼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狂笑,今后朝堂之上唯我独尊。魏忠贤不会明白义不顾死的道理,杨涟的浩然正气,正影响着良知未泯的人。那个在赵大鞋中放入丝绢的神秘人,正是天牢的狱吏李二虎。

时值三更,赵大的棺椁被打开,有人将他扶起后,往他的嘴里塞入一粒丸药。稍倾,赵大青黑的脸,泛出红润之色。他向此人下跪,施以大礼。那人连忙将赵大扶起,告诉他,当初如果不是杨大人救了一命,自己早已冻死在荒郊。

赵大听了双膝跪倒,仰拜苍天,那人将忙将赵大扶起,然后命自己的夫人将襁褓中的婴孩交给赵大。婴孩此时正沉浸在睡梦中,可爱的小脸现出一对酒窝。这是杨涟唯一的骨血杨存义,赵大暗暗发誓要将存义扶养成人,学好本领,替父报仇。

如墨般的苍穹,笼罩着连片的浓云,在遥远的天际隐隐透着微弱的星光。浮云蔽日终须散,这点点星光让赵大看到了希望。从此年近半百的弱老携一幼子,在无依无靠的险恶江湖,将历尽艰难坎坷。

赵大抱着杨存义趁夜路疾疾前行,在这幽深冷凄的东山山林,时时潜藏着毒虫猛兽,天空又是黑沉一片,山路更加的危险难走。赵大不能考虑这些,只有早日离开京城,才会得以平安。

赵大忍受着饥寒,凭着惊人的毅力趁着夜色竟然走出了五十多里的路程,此时天已渐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挪动脚步缓缓而行。路边茶肆已张幌迎客,一个老者正在擦拭桌几,沁人心肺的茶香和果点之香,更加刺激了赵大辘辘饥肠。他想到茶肆歇脚,一解疲乏,但是脚下如铅的沉重,赵大只觉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等他醒来发觉自己正躺在床上,一位须发斑白、慈眉善目的老人站在自己的面前,赵大正欲起身施礼,发觉存义竟然不在自己的身边,他急的哇哇大叫。老者捋着长须冲着他笑笑,示意他不要过于激动。

少时,一位老妇怀抱存义从内室走了出来,孩子已经醒来,赵大看到孩子的嘴角还有未干的奶渍。

老者对赵大说道:“内人刚刚给孩子喂过羊奶,你看他吃饱了多开心?”赵大看了这一幕,挥手不停地比划着,老者知道他是哑巴,又带着一个婴孩,料想他的境遇一定非常的不幸。接着老者用手势向赵大问了简单的个人情况,赵大表示自己家乡遇到了洪灾,亲人皆在洪流中丧生,只存下自己和年幼的孙子。

听了赵大堪怜的身世,老者对赵大说道:“你孤身一人带着婴孩四处漂泊,难免会遇到各种灾难,不如权且在老汉家里住下,一来可以有片瓦遮身,二来可以与老汉我排遣心怀。我膝下无一儿半女,只有老妇相伴,不免内心凄苦。”

赵大此时感激得热泪盈眶,少主如此年幼,跟着自己风雨漂泊,万一有个闪失,自己怎么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主人。他向老人跪拜,感谢老者容身相留的恩义。 老者赶忙将他扶起,告诉他不必如此客气,接着老人又提议与赵大结拜,赵大觉得高攀不起,挥动手臂表示拒绝。老人佯怒的对赵大说道:“你是嫌弃老朽年迈,不配与你结义吧。” 赵大见老人言辞恳切,先行向老者叩头。老者哈哈大笑,二人摆了设下香案,摆下祭酒,从此结义为兄弟。

赵大与老汉结义得知,老汉是山东济南府人士,姓杨名保全,也是因为遭遇天灾,带着妻子远赴外乡谋求生路。 赵大在杨老家住下后,帮着老汉料理农事、放羊砍柴,闲暇之时还用竹篾编些筐笼贴补家用。杨老交到一个好兄弟,一家四口的生活虽然清贫,却也过的其乐融融。

光阴如水一去不回,转眼间存义已经五岁,他每天帮着爷爷赵大,与义父杨老料理农事,上山放羊。赵大见杨老夫妇十分疼爱存义,因此让孩子认其为义父。 只是存义与自己爷孙相称,赵大感觉对大哥十分不敬,但是杨老性情洒脱,不在意世俗虚礼。

这天存义正驱着羊群往山上赶,迎面来个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孩子对另外两个孩子说道:“先生对咱们的课业管教的太严厉了,咱们弄些青乌草让他出出丑。”另外两个孩子拍手叫好。存义正当顽皮胡闹的年岁,看到这三个顽童商量着捉弄先生,心里觉得十分有趣,就悄悄地跟在他们的后面,想看看这个叫“先生”的,究竟是个什么人。

三个孩童手里拿了一些青黑的草,顺着山坡飞也似的跑了下去,存义虽然年幼,但是常年在山上奔跑放羊,追这些比自己稍大的孩子,倒也并不觉得累。

三个顽童来到一个村口拐了进去,存义紧紧跟随,发现他们进了一个简陋的木屋。这个木屋前面摆着一个桌案,后面有一把掉了漆的破椅子。墙上还挂着一人的画像,底下设着香案。存义不知道孔圣,只是觉得画上的人穿着有趣,和自己的衣着极为不同。

顽童们找来一个罐子,将青乌草放在里面捣碎,然后把汁液涂在了前面的桌面上,他们一边涂抹,一边笑嘻嘻地说道:“一会痒死先生,让他抓破衣服在咱们面前出丑。”

涂抹完毕后,顽童们跑出了木屋。存义躲在木屋后的草丛里,窥探屋里的动静。

过了不久,一位头带逍遥巾,长须飘冉的人,腋下夹着一本书,朝着木屋缓步走来。存义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个人,想看看他是如何出丑的。但是这个人走进木屋后,并没有坐下来,绕着前面的桌子转了一圈后,又走出了木屋。

此刻先前的三名顽童哼着歌向木屋这里跑来,先生见他们来了,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三人今天倒是心齐,怎么一起到学堂来了?难道是事先约好的吗?”三名孩子心里有鬼,听到先生说出这样的话,嘴里吞吞吐吐地说道:“没……没有…….我……我们半路碰上的。”先生听了他们的话后,只是一味的冷笑。

进到木屋后,先生对三名顽童说道:“今天为师给你们讲一个程门立雪的故事,让你们明白尊师重道的重要。” 讲完了故事后先生又对三个孩童说道:“今天的作业就是让你们给先生打扫桌凳,现在你们去打些清水,把先生的桌凳擦拭干净。”

三个孩童不敢违拗,打来清水开始擦拭桌凳,很快他们的手就变得湿漉漉的,先生这时对他们说道:“你们手湿,用裤子把它擦干再干活。” 过了一会儿,青乌草的作用开始显现,孩童们觉的自己的腿上奇痒不止,纷纷把手伸进裤子里抓挠。 先生在一旁看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存义在外面也偷偷地笑。 孩童们此时都纷纷跪下,向先生告饶,表示以后再也不敢藐视老师了。先生给他们涂了止痒的草药后,命令他们都面向墙壁站好,罚他们背诵《论语》。这三个孩童虽然学习《论语》已有三天,但是始终没有领悟该篇的要义。先生拿起戒尺把他们打的手都打肿了。他一边生气,一边逐字逐句地给他们讲解。存义躲在木屋的后面,认真地倾听着。存义的父亲杨涟天生就聪慧明达,看书过目不忘,存义承继乃父遗风。待先生讲完了《论语》要义,存义也已经全然熟记于胸中。听到先生的精彩讲解,存义忍不住叫了一声好。

“何人在外面窥听?”先生放下书,从屋里走了出来。存义不想惹是生非,他转身正准备离开。先生在后面厉声呵斥道:“窥探他人所学,亦为不耻之举,今天你若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莫要怪我的铁尺不讲情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