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东厂恩仇记 > 第一百九十九回:包藏祸心

东厂恩仇记 第一百九十九回:包藏祸心

作者:满城花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阴鸷诡诈谋其里,计穷落落半山空。书接前文,太常寺少卿阮大铖怀生歹意,欲以内容模棱两可之书信,置侯方域于死地。殊不料,侯方域虽然是一介文弱布衣,在凛凛公堂之上,面对阮大铖的百般刁难

却是铁骨铮铮,浑然不惧。阮大铖气恼非常,惊堂木一震三响,草草退了堂。

阮大铖束手无策、一筹莫展,管家苟四坏水上涌、毒计横生。他一对细小的鼠目眼睛放射出狡狯的光芒,亦步亦趋走地阮大铖面前对其言道:“大人勿忧,有道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侯方域纵然是口吐莲花、巧言令色,难道咱们就不能另辟蹊径,他山之石以攻玉。”

正是当局者陷氤氲雾,冷眼旁观目如炬。苟四的一番话令阮大铖一扫满面愁云。他问计苟四,此事该当如何善妥?

苟四耸肩嘿嘿冷笑数声,他对阮大铖说道:“大人,平贼将军左良玉拥兵自重,已经令魏千岁十分忌惮。若想除掉姓侯的,只有从左良玉身上着手了。”

阮大铖点了点头,再度修书一封,火速呈报魏忠贤。信中语气甚急,魏忠贤展阅研读之后,亦不禁愁云惨淡、神思怅惘。他本欲隔岸观火,借阮大铖之手铲除东林学社残余势力。孰知左良玉牵涉其中,

阮大铖“牙齿”不利,难啃这块硬骨头,是以太极推手,又将麻烦甩给了自己。

现在魏忠贤骑虎难下,倘若装聋作哑放任不管,此案千缠百结,日久累月恐怕要节外生技。然而左良玉兵权在握,贸然出手,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那时圣上降责,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魏阉黔驴技穷,忙唤田尔耕、田吉、周应秋、崔呈秀,一干爪牙帮凶入府叙事,众恶贼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狗头军师、未有良策,不过各逞匹夫之勇罢了。魏忠贤如抓救命稻草一般,一对深邃的眍眼睛,死死地盯着田吉。田吉为人谨慎冷静、平日里寡言少语,他那张阴郁木讷的脸,永远没有云开雾散的时候。好像谁欠了他八万账似的。

魏忠贤见问,田吉沉吟半晌,从牙缝里逐字逐句地蹦出一话:“千岁,您可知当年汉高祖刘邦伪游云梦之事?”

魏忠贤点了点头,脱口而出:“昔日韩信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

刘邦担心他尾大不掉,生出谋反之心。是以采纳陈平之计驾幸云梦,命随军武士将韩信受缚马前。”

田吉点头称是,魏忠贤闻听此计,认为切实可行。明朝政务由内阁转达圣听。然而熹宗皇帝醉心木艺,但凡奏折朱批,皆是魏忠贤代笔。是以阉贼日益专横跋扈,大肆迫害与其意见相左者。

计议谋定之后,魏忠贤马上奔赴御书房,取出玉玺朱印,一纸矫诏,欲令左良玉入京自投罗网。

八百里快骑一路绝尘而去,星夜兼程赶赴左良玉大营。大营里灯火通明、歌舞升平,左良玉稳坐中军大帐,正和几名将佐、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喝得是不亦乐乎。

杨公公在两个大内侍卫的陪同下,下马解鞍、缓步来到中军虎帐。

他手把文书口称敕,尖声厉嗓地对左良玉说道:“圣旨到,左良玉接旨。”

左良玉手端青瓷大碗,一通鲸吞龙吸,将满盈盈一碗杏花村汾酒,喝了个劲透见底。他一抹沾雾凝露的络腮胡子,铜铃大眼将杨公公打量了一番。随后他瓮声瓮气地问:“你刚才嘀嘀咕咕地说什么玩意呢?”

此言一出,大帐一片哄堂大笑。然而此时杨公公却是庙里长草慌了神。左良玉为人狂妄傲慢,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然而他居然见旨不奉,当今是胆大妄为。不过杨公公转念一想,或许左良玉酒酣意阑,没有听清楚他的话。想到这一层,杨公公亦步趋前,理了理嗓子。

他口中生唾、正要发话,左良玉意乱神迷、手舞足蹈地对他说道:“你有话快说,有屁快放,说那些个掉书袋的文词,本将军听不懂。”

杨公公嬉皮笑脸,将圣旨放到左良玉的帅案之上,即而对他说道:“将军戎马戎在外、忍霜吞雪、风餐露宿,经年累月下来,甚是劳苦艰辛。

圣上体恤功臣,欲请将军还朝,官拜大将军。”

杨公公言尽于此,闪到一旁,静待左良玉的回话。谁知左良玉猴子驾辕——不吃这一套。他冲着杨公公摆了摆手,示意他赶紧离开。杨公公脊背发寒、汗流浃背,与左良玉打交道,令他有如步薄冰之感,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他亦想赶快离开。

待杨公公走后,左良玉一手摊开圣旨,口中唾沫星子乱飞地对众将说道:“众将军,你们看看,圣旨急唤本将军回京,究竟意欲何为?”

众将语气如出一辙,对左良玉说道:“将军,有道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看这圣旨来得古怪,好端端地赴京作什么?赴个鸟。”

“就是就是,我看此行定然是险波暗涌,杀机四伏。”一名将军随声附和。

左良玉现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即奢望能够将位右迁擢升,又担心赴了“鸿门宴”。举棋不定之际,他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偏将刘锋。刘锋在左良下麾下多年,虽然一直将位恒定,原地踏步。但是左良玉却对他以礼相待,二人交情非比寻常。

刘锋略略沉思,随即呵呵笑道:“将军,此等区区小计,焉能瞒得过我。这定是与将军有仇怨之人,借假圣上之手,欲杀害将军。”

左良玉闻听此言,不禁心中骇然。他瞠目结舌地望着刘锋,一脸困惑地问道:“刘将军,这是何故?”

刘锋冷笑道:“将军,朝中谁人不知魏阉专权,而其又与将军嫌隙,

此人睚眦必报,我想上次军粮之事,他怀恨将军,是以矫诏令将军回去,待您入宫面圣之际,埋伏在宫门内的刀斧手一起杀出,定将您乱刀砍为齑粉。

“不错,不错。刘将军之言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众将又是一片应喝之声。

左良玉有刘锋解疑释惑,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一把将圣旨扯了粉碎。捶案拍桌,一股怒气郁结于胸。随即他咬牙切齿地说道:“他奶奶的,老子为朝廷出生入死,到头来换来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刘锋冷冷地说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古往至来由是如此。所幸将军兵权在手,又是驻扎在外。不然哪能得以脱身呢?”

左良玉双眉紧蹙,又询问刘锋,眼下如何渡过难关。这刘锋不是别人,正是在太湖巨鲸帮,与于三火拼被杀的刘彪的堂弟。刘彪死后,刘锋得知消息,无时无刻不在思谋报仇之际。后来太湖水寨被破,于三被曹钦程斩首,他方觉心中出了一口恶气。

既然不能落草为寇,刘锋只得暂压蠢蠢欲动的心,继续在左良玉的身边谋职。左良玉听其言听计从,刘锋心中甚是得意。

这次左良玉拒不奉诏,刘锋抽丝剥茧,将其中说以众将。他认为杨公公回去,必然会以实情告知魏忠贤。以老贼素是行事作派,一定会加以报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三十六计——走为上。

刘锋的话,撩拨众将不安分的心,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对左良玉说道:“他奶奶的,既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将军你一声令下,末将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左良玉拍案而起,犀利的鹞子眼睛望穿秋水,他咬碎钢牙,双拳紧攥,命令三军开拔,选择栖身落脚之处。

刘锋趁机献言,告诉左良玉前往荆襄腹地,依山据守、秣兵历马。

左良玉哈哈大笑道:“长江天堑,鱼火富庶之乡,就去襄阳。”

当夜左良玉扬鞭拍马、移营拔寨,指挥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襄阳进发了。行军添灶、大军一切军需用度自此无了来源。虽然逞了一时之快,早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左良玉目光短视,心中没有盘算,又求教刘锋。

刘锋哈哈大笑道:“将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襄阳青山秀水,遍地黄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左良玉一听,蛤蟆大嘴合拢不上。他挠了挠头,一脸狐疑地对刘锋说道:“刘将军之意,莫不是让我纵军劫州掠府不成?”

刘锋一脸狞笑地回答道:“将军心明眼亮,一语道破末将心意。”左良玉的脸上亦现出诡异的笑容。他告诉刘锋,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这里须先拜访府台大人,不然人家会认为咱们失了礼数。

刘锋心领神会,当即让左良玉拟好一封书信。此番出任襄阳知府的,不是别人,正是政绩卓著,两袖清风的徐清。刘锋单骑快马,直奔徐清家中,下人回复他,徐大人在府衙,还未回来。

月半三更、天似沉漆,这徐清倒是个勤政爱民的好官。刘锋快马加鞭,又直奔府衙而去。面见徐清,据明来意,刘锋心中倒是沉得住气。

哪知徐清怒不可遏,他冲着刘锋吼叫道:“岂有此理,左良玉眼里还有没有朝廷,身为大将却如此不懂规矩。粮草军需皆有兵部调度,他岂可胡来?本府身为知府,理当遵守法纪。请刘将军告知左将军,信中所提之事,恕我爱莫能助。”

刘锋碰了大钉子,一脸惊愕地看了看徐清。随即他放下狠话,对徐清说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徐大人,你翻脸不认人,莫怪别人手下不留情。”说罢摔门扬长而去。

徐清神情正色、无所畏惧,他倒要看看左良玉在这里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