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东厂恩仇记 > 第一百八十九回:笑里藏刀

东厂恩仇记 第一百八十九回:笑里藏刀

作者:满城花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4: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利尽今夜泊隋堤,忘怀不使海鸥疑。落花随流水,流水恋落花。侯方域和李香君二人郎情妾意,引来阮大铖的嫉恨,他处心积虑、谋设毒局,将侯方域一步步引入彀中。

自从见到李香君,侯方域对这个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心生爱慕,日夜期盼与她长相厮守。然而他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哪有银子出入风花雪月之所。正待他一筹莫展、无计可施的时候,杨龙友送上象牙白绢扇,成就了侯方域和李香君一对璧人。侯、李二人对杨龙友感激不已,孰不知杨龙友是猫给老鼠送礼——别有用心。

当晚侯方域和杨龙友在花厅饮酒赏月,二人喝得意兴阑珊之际,侯方域一边为杨龙友斟酒,一边说道:“杨兄,这次全靠你成全了我和香君,大恩大德铭感五内。”杨龙友闻听此言,眉飞色舞、意乱神迷,

他酒气熏熏地对侯方域说道:“侯兄见笑了,实不相瞒,我不过是个中间搭桥人,真正资助你的,是太常寺少卿阮大人。”

杨龙友的话,在侯方域听来,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以往阮大铖三番五次地劝其入僚,侯方域都以自己闲云野鹤,无意功名为由,推辞拒绝了。如今阮大铖以稀世宝扇拉拢他,侯方域欠了他一个莫大的人情。

看着满脸酡红,渐已微醺的杨龙友,侯方域心中感到有一种被人戏弄的落寞与无奈。他一气之下,将酒泼洒在地,带着难以形容的愤慨离开了杨府。

俗语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侯方域处处小心,还是着了阮大铖的道。一想到自己即将投身逢迎谄媚的朝堂,侯方域心中厌恶不已。事到如今,他唯有向李香君实言相告,一对鸳鸯也许要各分东西。

听了侯方域的讲述,李香君蛾眉敛眉、杏腮带泪,她连连斥责侯方域身为读书人,处事却粗枝大叶、不加细察。侯方域懊恼神伤,捶胸顿足。李香君一番醍醐灌顶之语,骂醒了侯方域。她拿出妆奁盒,将多年积攒的银子递到侯方域的手上,柔情温语地说道:“你的一番心意,妾身已经明白,拿着这些银子替我赎身,将扇子还给阮大铖,以后不要和这种反复无常,毫无骨气的人来往。”

侯方域点了点头,取回象牙白绢扇,折返杨府。他刚要叩门,突然有人在背后大声喊道:“侯兄,你快走,阮大人得知你不肯为他充当幕僚,大发雷霆之怒,现正派人捉拿你呢。”

侯方域一声长叹,对杨龙友说道:“香君真是慧眼如炬,看清了阮大铖的庐山真面目。他这是公报私仇,迁怒于我。”杨龙友心知肚明,

连连催促侯方域赶快逃走。侯方域脚不迭地,拔腿就跑。惶急之下,象牙白绢扇掉落在地。

杨龙友俯身拾起绢扇,这时他的身后火把长龙、杀声四起,为首一人膀阔腰圆,手握佩刀。原来是郑捕头来了。他冲着杨龙友抱拳施礼道:“杨大人,我接到阮府管家苟四报案,府上丢失了象牙白绢扇,是以过来查访查访。”

杨龙友听了郑捕头的话,装腔作势的发了一通脾气,他歪眉斜眼地看了看郑捕头,冲着他吼道:“郑捕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怀疑我是入府盗扇之人?”

郑捕头嬉皮笑脸地冲着杨龙友赔不是,这时县令之子黄林闪身出来,指着杨龙友手中的扇子问:“杨大人,请问此扇从何而来?”

杨龙友告诉黄林,这是侯方域家传之宝,扇坠上有琥珀吊坠为凭。

黄林从参差不齐的牙齿中挤出一丝唾沫,他随即破口大骂道:“简直是放屁,侯方域那个穷酸,怎么可能持有宫中之宝,分明是偷窃所得。”

杨龙友一脸无辜地看了看黄林,直接了当地告诉他,这件事情他毫不知情。

黄林点了点头,伸手一把夺过象牙白绢扇,将它收在怀中。他对杨龙友说道:“杨大人,侯方域与你交情非比寻常,如今他涉嫌盗宝,

您最好实言相告,说出他的落脚之处,免得引火烧身,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杨龙友告诉黄林,金陵这么大,他实在不知侯方域的藏身之处。不过李香君既然他情投意合,说不定会知道。黄林脸现狞笑,对杨龙友说道:“英雄尽是屠狗辈,青楼皆为义气妓。这件事情如得圆满,就不能来横的,我们出面不合适。”杨龙友心领神会,急奔媚香楼而来。

李香君推窗仰望苍穹,寒月如皎、星若碎玉。十里秦淮河上渔火依稀,时而从船上传出清丽婉转的歌声。触景生情、香君感怀心事,随即作诗一首:“及笄又一朝宗遇,两心细刻几世缘。”一诗作罢,两行清泪扑簌而落。

却在此时,杨龙友神情惶急地跑上楼来,对她说道:“李姑娘,大事不好了,方域他......。”

李香君仙步流转、双眉紧蹙,来到杨龙友的面前。她细语嘤嘤地问:“杨大哥,出了什么事情?”

杨龙友轻呷一口茶,对李香君说道:“李姑娘,方域涉嫌偷盗,郑捕头正四处拿人呢?”

李香君深知侯方域饱读圣贤之书、谦谦君子,绝对不会做出偷鸡摸狗,作奸犯科的事情来。这其中一定是另有内情。

杨龙友见李香君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自己,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先前她拂了县令之子黄林的面子,他怀恨在心,是以来寻侯公子的晦气。

李香君细细思量,当日黄林确实是负气而走,并放下狠话,一定要她点颜色看看。想不到他竟然会迁怒侯公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杨龙友的话令李香君忐忑不安,倘若让黄林知道侯方域的藏身之地,以他睚眦必报的行事风格,自然会对侯方域痛下毒手。说不定侯公子会被屈打成招,真的定谳问罪。想到这一点,李香君拿了些银两,又将头戴的翠玉金钗一并给了杨龙友。她神情凄苦,梨花带雨地告诉杨龙友,一定要让侯公子照顾好自己,她会上下打点,为他洗刷冤屈。

杨龙友从李香君的口中得知侯方域藏在乌衣巷中,他马不停蹄地赶回太常寺,将一消息如实地禀报给阮大铖。阮大铖恶眼上翻、咬碎钢牙,立刻下令捕拿侯方域。这时苟四又趁机向他进言:“老爷,小的风闻外面一些闲言碎语,说老爷因为李香君,才与侯方域结仇,现在

您不妨置身事外,将案子交给黄县令去办。”

阮大铖呲牙咧嘴,揪扯着鼠须胡子不住地点头。人言可畏,现在隔岸观火,借着黄县令的手,铲除侯方域,的确是明智之举。阮大铖对苟四大加称赞。赏了他一锭金子,另派他到县令府邸去与黄耀武交办此事。

黄耀武拆阅了书信,一看是阮大铖亲笔,他不敢怠慢,马上派郑捕头到乌衣巷缉捕侯方域。侯方域无端惹上祸事,心中烦闷不已,只好吟诗作赋以遣愁怀,却不想朗朗书声引狼入室,郑捕头带着一干捕快,凶神恶煞般闯了进来,将侯方域五花大绑押解县衙。

因有阮大铖书信和黄林的从中作梗,黄耀武升堂问案。三班衙役分列左右,卜师爷坐在黄耀武的旁边文书伺候。黄耀武惊堂木一拍,喝令捕快将侯方域押上堂来。

黄耀武吹胡子瞪眼,冲着侯方域咆哮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侯方域你读四书五经,当知孝悌廉耻,怎么干出鸡鸣狗盗的干作事?”

侯方域神情正色、口若悬河,在公堂之上据理力争,为自己洗涮冤屈。黄耀武听了勃然大怒,掷筒扔签子,喝令衙役对侯方域掌嘴二十。

侯方域一介秀才,身子骨弱不禁风,衙役左右开弓,将他的脸打得青紫肿胀。

施刑过后,黄耀武颐指气使地对侯方域说道:“侯方域识时伤者为俊杰,你最好现在就把如何盗取白绢象牙扇的经过,给本县一五一十地讲清楚。免得再受皮肉之苦。”

侯方域面不改色,厉声痛斥黄耀武这是刑讯逼供,有违《大明律》。

黄耀武怪眼上翻,口中不时地吞咽着唾沫。他悄声地对卜师爷说道:“卜师爷,这姓侯的是茅坑的石头——又臭又硬。始终得不到他的口供,这可如何是好?”

卜师爷在他的耳边嘀咕一番。黄耀武又命捕快将侯方域押入大牢。

李香君在媚香楼心如鹿撞、惴惴不安,、她哪里晓得阮大铖一心要置侯方域于死地,他一口咬定,象牙白绢扇是侯方域来到府中作客,趁着自己不备偷走的。

黄耀武犯了难,虽然阮大铖不断向他施压,可是他不能以一面之词定了侯方域的罪。卜师爷告诉他,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杨龙友一句话,就可以定了侯方域的罪。

黄耀武询问卜师爷应该如何行事?卜师爷冷笑数声,告诉黄耀武。

宫中之物岂能流落民间,不需要杨龙友指认,只要他说一句,白绢象牙扇不是侯家所有,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有了卜师爷的毒计,黄耀武立刻以书信知会阮大铖。阮大铖马上找来杨龙友,让他在白绢扇的出处上,签上了名字。接着他将诉状和书信一并捎给黄耀武。

第二日升堂问案,侯方域依旧咬紧牙关,缄言闭口。黄耀武拿出所谓的证据,侯方域高声大叫,让杨龙友和阮大铖出来对质。黄耀武

又喝令众衙役将侯方域打得皮开肉绽。看着气若游丝的侯方域,黄耀武恶狠狠地告诉他,倘若再不招供,就打死他。

侯方域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在供状下画了押。黄耀武本欲斩草除根,判侯方域个死罪。卜师爷告诉他,阮大人只是想出口恶气,只要把姓侯的支走,让阮大人可以和李香君朝夕相处即可。

黄耀武大笔一挥,判了侯方域流刑。张胜闻听此事,立刻来找李香君商议。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阮大铖挟私报复侯方域的事情,居然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了茶楼酒肆的话题。李掌柜将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存义三人,存义听了义愤填膺,誓要救侯方域脱离囹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