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独臂游侠传 > 第五章、风月枉然 一百零四回、春如旧,人空瘦

相传在东汉后期,瘟疫横行,天下生民死亡极多,甚至出现数里城郭变成空城的情形,而这场大瘟疫古人称之为“伤寒。”

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十年冬天,天寒地冻,看见治下百姓病患甚重,更有甚者耳朵兵溃,张仲景心中不忍,便以羊肉胡椒为馅,以白面为皮,包成耳朵形状,制出““祛寒娇耳汤”来。

果然百姓服下,不单身子暖了,更是精力大振,四肢暖意,这伤寒之病也就好了。百姓无不追思张仲景的恩德,从此这“祛寒娇耳汤”也变成汉人百姓逢年过节常吃的“饺子”代代流传下来。

这饺子药效神奇不神奇,现如今之无从知晓了,不过好吃却是天下一绝,然而小凉吃了雪娘包的饺子,不由得神采大振,两三日便能下地走路,精神也是愈发的好了。

这姑娘病一好人就精神,人一精神就爱四处瞎忙,小凉的手艺奇佳,炒出的菜肴更是天下美味,她便到雪娘店里帮忙,一时间生意大火!这小凉妹子人美,说起话来俏皮可爱,这两个小美人在店里忙前忙后的,生意哪里有不兴隆的道理,一时间韩家菜馆生意火爆供不应求。

辜云在兰陵收到了刘伯温的飞鸽传书,说道年前这九鼎机密便会全部破译,让辜云先在兰陵住上一段时间,年前必然有这九鼎消息,如此便可以动身去寻找九鼎线索。

辜云奔波五年,风餐露宿到了如今方算是,有了些许安宁,便每天道雪娘店里吃吃面,打听打听江湖消息。又是还能看见辜家的恶姑娘带着满脸的毒疮疤痕在街上骂人,父亲辜贵同往常一般无所事事,偶尔来雪娘店里吃面就是瞧见了辜云,辜贵也认不出了。

只是连年兵荒,蒙古人更无暇欺压百姓作威作福了,当地的蒙古驻军总是来了还,换了来的。

这兰陵临近大运河,平日往来行商是为本镇上最大的生计,不过这些南北客商,带来也是天南地北的消息。不过百姓们最喜欢听的还是,雪娘家对面街角黄脸刘三的说书。

他这人生来奇怪,脸色黄黄的,总穿一个青布直裰,带着一个人人都骂的臭老九儒巾,他想来是以经商为生也不见得妻室,这金陵等地被汉人光复故而生机勃勃,富庶非常。

于是刘三经常下扬州到金陵看一些人情风物,回到镇上说一说,讲一讲,光就说了扬州码头商船大帆连岸的样子,这些乡间百姓听得就和看了神仙一般。他的惊堂木可是一绝,手中只要轻轻一瞧,甭管是敲他的桌子还是,瞧别的什么总能敲出霹雳一般的声响。

辜云小的时候就喜欢听他说故事,如今回到家乡,见得黄脸刘三面容依旧甚是开心。

十月初一的清晨,辜云和小凉到了雪娘店里帮雪娘做当玩给她爹韩三烧的纸活和寒衣。这祖大富却在屋里酣睡,声音大的和雷声一样。小凉搀着夜里又被糟蹋受伤的雪娘,同她一起把韩家的朝食摊子,打理的热气腾腾,香雾云

绕。又开始向乡亲父老去卖。

这天朝阳微霞红,辜云倚着大木笔树,见得这街角断壁处,黄脸刘三又搬着桌子,说上一段。

这惊堂木一响,朝食摊子四周的百姓为之一震,却见这黄脸刘三一身布衣,巧动朱唇,轻嚼白牙开始说道:

金陵满目尽风流,将相王侯次第游。

风物六朝画舫里,歌舞秦淮百姓留。

《诗经.豳风.七月》有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七月啊大火星西落,这天就开始转凉,这九月家里的女人就开始做冬天的衣裳了,到了十月初一冬月来到,挨家挨户的百姓就要勤添冬衣了。而且我们汉人视死如生,故而这老百姓也要给死去亲人烧去一件寒衣。这便是我汉人“寒衣节”的来历!

一个赶着牛车的农户道:“对啊!今天给祖先祭扫坟茔,烧寒衣我们祖祖辈辈都在烧!原来是这么回事!只是说起这金陵来,不知有啥不一样!”

刘三道:“嘿嘿嘿,说起金陵来那可以大大的不一样咯!这金陵城地处繁华,号称是六朝古都,秦淮河畔自打光复以后,是车水马龙,繁华热闹,街上走得是丽姝绝色,车里坐的事巨富商贾,就连那清风柳岸里四下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也穿的是丝做的鞋啊!”

老百姓都知道这金陵城富庶繁荣,但是这小商小贩能穿着丝履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听得刘三这么一说无不躁动起来,纷纷说道:“什么!穿丝做的鞋子!这太有钱了吧!”各自惊异,要知道这丝鞋就是有些蒙古小官吏也是穿不起的。

有的说道:“要是真这么有钱!我老汉就举家带口搬去金陵!就是要饭也比这样狗日子强!”

却听刘三道:“你想要拖家带口去往金陵那可是难上加难!这蒙古人把老百姓去往金陵的要塞堵得死死的,要是遇见举族搬迁的,非但过关不可不说,都要通通杀光!”

“哦?兄台这是为何?”一个道。

刘三说道:“说来不难,这抗元义军治下,爱护百姓与民生息,都大养民力,故而百姓竭力拥戴!四方流民纷纷归顺,这人一多劳动力一来,这财力物力自然就上来了!反倒是这蒙古人虐民无度,老百姓自然要么死,要么就跑!若是跑去义军底下,反倒是给义军增加了兵员,和民丁!这样一来还不如都死了呢!于是只要是有逃去南方的百姓就通通杀了,倒落得干净。”

此番言罢众人不禁感叹蒙古暴虐。

却听刘三继续说道金陵盛况:“且说这金陵这百姓富庶,过起寒衣节来也自然和我们这穷乡僻壤不一样,他们那里每到这天就会,把纸张裁剪成五种颜色,做成不同样式的冥衣,冥帽,到了夜里啊百姓就把他们拿出去给先人烧了,这烧衣服还很有讲究叻~新丧的人他们就少白的,早就去世的就烧些五色或者红的。一到了夜里大家上到街上给前人烧了,万家烟火缭绕,蔚为壮

观!”

众人聚精会神的听着,细细想来这蒙古人素来反对老百姓祭祖,生怕这些百姓记起来当年的祖先故事,不甘再做他们的奴隶。

刘三接着道:“这每年冬月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金陵的朱大帅不单会带头祭祀我们的老祖先,还会赐给许多百姓过冬的衣裳,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穷苦百姓,希望百姓抵御寒冷,平安过冬。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这朱元璋寒衣节的做法看似稀松平常并没有什么值得感动的,但是说出来后百姓对比元庭暴虐,竟然听得百姓们热泪盈眶,只道这朱元璋仁德。

辜云一旁看着百姓众人夸赞朱元璋的话语,默默不语,却暗暗赞叹这朱元璋的攻略人心的好手段。

忽然听得一个老头子穿着一身乡里富户的衣冠,一脸顽固之相骂道:“混账!”这老头,鼓着嘴,指着刘三倚老卖老了起来:“混蛋你!这逆贼反贼有什么好的,都不得好死,不得好报!我大元朝廷多好!我们这些就是蒙古人的奴隶,不跪着给蒙古主子干活,干什么做丧尽天良的事儿!这元朝生活这么好,这些好日子都是大元朝廷给我们的,谁要是反对蒙古人,我老辜德第一个不答应!”老丈拍着胸口拿着拐棍甚是硬朗,见人就骂!

辜云一瞧,这老头正是自己的那个不分青红皂白的只会倚老卖老,摆架子的祖父。辜云瞧着心知这老头当年对自己如牲口一般,也不相认。

想当年辜家的先祖就是铁杆汉奸发家,跟着张宏范部下杀了许多汉人才得了蒙古人的官,自然世世代代要跟着蒙古人作威作福,充当奴隶。时日一久,这膝盖跪生了根,再有人让他们站起来也就是不能了。

这辜云虽是他们家的人,但是自有孤苦遭际和他们家大有不同,故而判若云泥。

老辜德甚是顽固嚣张,他自是认为这蒙古人为主人是天经地义,是无比正确正义的,自然说起话来竟然无一丝犹豫,甚至有了一种信仰的自豪。可是百姓不都是被蒙古人洗脑的蠢货,一个中年人反唇打骂:“辜老狗你休得放肆!谁不知道你们家取了一个蒙古儿媳啊!”

又一个农户道:“你们家是铁杆汉奸得了蒙古人不少好处叻!我看你家才是丧尽天良的!”

老辜德年纪愈高,又是平日里倚老卖老,稍有不喜就对家人大打出手,家里的佣人都不敢得罪他,可不代表村民怕他!老辜德拿着拐棍去敲人头,那个农户大怒,飞起一拳打中脑门,老辜两眼一黑,大气一出,登时倒地就没了气息,众人惊怕各自逃散!

辜云忽然去看,却已经来不及了。这当年兰陵的风云人物辜德,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在街上让人打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