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大风行 > 第十一章

大风行 第十一章

作者:澍先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3: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州,又称彭城,自古是华夏九州之一。楚汉之时,西楚霸王项羽便建都于此,这里更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直至东汉末年,曹魏强行将中央政权移治彭城,改名为“徐州”,故此,人称徐州为“龙飞之地”。

这一日的徐州城外,两辆牛车自南向北徐徐而行,行至泗水亭前,从车上下来四名中年儒生,四人围在“大风碑”前驻足良久,只听一人朗声吟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吟罢感叹道:“何等胸怀才能作出这般气势恢宏之辞?何等魄力才会有如此惊天动地之语?刘邦其人,乃是真天子也!”另一人笑道:“青牛先生此言差矣,刘邦那厮名不继德,行不纯道。寡善人之美称,鲜君子之风采。不过是小人得志罢了。我观项羽才是真英雄、真豪杰,然而自古君子斗不过小人,项羽之所以失败,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那被称为“青牛先生”的人微微一笑,又吟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接着说道:“世人皆曰刘邦是地痞无赖,又有几人能知其胸怀之宽广,志向之高远?刘兄所言也对,项羽之所为倒也当得起英雄豪杰之美誉。然观其一生行事,充满了侠骨柔情的浪漫和匹夫之勇的鲁莽,唯独缺少了帝王的胸襟和志向,其之所以失败,看似是时运不济,实则是命中注定,真真是可惜了。”又有一人说道:“二位年兄,我们皆是读书之人,虽满腹经纶却皆不得志,如今放浪形骸于江湖之中,一心之所求便是个潇洒浪漫,那帝王家的鸟事于我等又有何干,何必争论不休?”四人放声大笑,见车夫已将一些糕点干粮摆在亭中石几上,便携手走入亭中坐了,青牛先生又道:“我观方今这天下,黎民百姓苦不堪言,朝廷却不知体恤民情,连连用兵不止,自古民不聊生之际,便是天下大乱之时。君子当行正道,做正事,作为儒门弟子,你我虽身处江湖之中,却不可将黎庶相忘于江湖。”

众人相谈正欢之时,却见大道上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丐从远处走了过来。这个小乞丐便是楼云,那日逃出虎威镖局,虽不知道要去哪里,但想着离虎威镖局越远肯定就是越好,便一直向南方走,行了一夜,天已蒙蒙亮,也不知走了多远、身在何处,只见路旁有一个干草垛,困饿难耐便在草垛上掏了一个洞钻了进去。心中记挂父亲的安危,心知当时那般的情形,岳虎、岳豹只想要了父亲性命,只怕此时父亲已经被岳家人所害,想到父亲是为了救出自己才死,又哭了起来,不知哭了多久便沉沉睡去。

正昏昏沉沉之间,忽听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随即一个声音说道:“大师哥,一个小孩子怎么能走这么远?我们还是回去找吧。”楼云听声音很是熟悉,另一个声音说道:“不急,我们还是在这里仔细找找。”却是王良的声音,王良和楼季远最是要好,平日里对楼云疼爱有加,听到他的声音,楼云心中就是一热,就要出来相见。却听又一个声音说道:“王良,你是不是故意要带我们来这荒山野岭,好给那小王八蛋争取时间。”岳豹也来了,楼云赶紧缩回脑袋,丝毫不敢出声。王良没有理睬岳豹,说道:“回去。”

听到他们离开了,楼云从草垛中钻了出来,继续向南走。天色渐晚,路过一个农舍时,便走了进去,只见一个农妇正在院中做活,便求她答应留宿一晚,那农妇见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少年,忙将他让如屋内,问道:“孩子,怎么就你一个人呢?”楼云答道:“本来是和父亲一起的,路上遇到土匪,爹爹被土匪杀了,我自己跑了出来。”农妇听了,说道:“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你等着,大娘这就去给你做饭。”楼云问道:“大娘,你家就你一个人吗?”农妇眼圈一红说道:“我丈夫和孩子都被抓去修运河了,也不知道今生能不能回得来。”

次日一早,楼云从身后包袱中拿出一件自己的衣服交给农妇,说道:“大娘,我走了,谢谢你。”楼云的衣服都是王良他们所送,布料皆是上乘,那农妇却不肯收,楼云受楼季远影响,不愿白白受人恩惠,硬是给她,农妇只得收了,说道:“孩子,你先别走。”从屋中拿了些干粮塞入楼云的包袱中。楼云谢过农妇,辨明方向,继续向南走。

就这样,楼云白天赶路,晚上随意找个地方打坐,漫无目的地向南走着,身上的东西都被他拿来换了吃食,渐渐也就沦落成了乞丐,他哪里懂得要饭行乞的窍门,有时候遇到好心人见他可怜,便会给他些吃的,更多的时候只能挨饿,如果能打到一只野兔或是鸟儿胡乱烤来吃了,便算是一顿美餐。也不知走了多少天,楼云正感到饿得发慌之际,忽见前方有一个亭子,便想进去休息一下,走近了才发现已经被别人占据了,不由心中有些恼火,随即忽觉一阵眩晕袭来。

青牛先生见那少年乞丐虽蓬头垢面、脚步蹒跚,一双眼睛却格外的清澈明亮,不由得便多看两眼,却见他摇摇晃晃地走来,忽然脚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心道:“好好的一个少年儿郎,竟然被饥饿折磨得这般衰弱。”不禁生出怜悯之情。忙叫车夫过来,从石几上拿了几样糕点交到他手中,让他给那少年乞丐送去。看着车夫手里捧着糕点走到少年乞丐身旁,那少年却没有当即接过就吃,却是向这边望了一眼,然后朝着他们深深一揖,这才接过车夫手中的糕点吃了起来,不由莞尔一笑,心道:“真是一个奇怪的小乞丐!”便看得更认真了,只见那少年却不似一般乞丐那样得到食物便狼吞虎咽,反倒是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心中愈发好奇起来。

再看时,见那小乞丐已经吃完,还道他要走了,却见他站在原地整理起衣衫来,双手在衣服下摆处来回摩挲,似是有些无奈,苦笑一下,然后径直向这边走来,众人不知他要干什么,眼神都变得玩味起来。眼看那小乞丐来到众人跟前,又深深施了一礼,说道:“小儿楼云,感谢各位先生厚赐。”然后转身就走。

青牛先生忙道:“小友留步。”楼云忙止住步,转身疑惑地看着他,青牛先生道:“你叫楼云?是吗?”楼云点点头,道:“是的。”青牛先生又道:“楼云,你吃饱了吗?”楼云犹豫了一下,答道:“我吃饱了。”青牛先生哈哈大笑,说道:“楼云小友,我看你不像是一般乞丐,能进来亭中聊一聊吗?”楼云踌躇良久,自从离开济南府,一路上不知道遭受了多少嘲讽、冷遇,从未遇到过像这位先生这样的人,看他并不像有什么恶意,说道:“是。”便走进亭中。青牛先生指着旁边一个石凳,说道:“不要拘谨,坐在那里吧。”楼云依言大大方方的坐了下去。

青牛先生笑眯眯地看着他,问道:“楼云小友,你真的吃饱了吗?”楼云面现窘态,没有答话。众人皆笑了起来,青牛先生对车夫说道:“车上不是还有一只烧鸡吗?拿过来。”见车夫去了,又对楼云道:“楼云,我看你言行举止,并不是乞丐。为什么却落得这步田地?”楼云不想欺瞒他,却也不能如实相告,只得说道:“我本来是洛阳人,前两年家中遭遇土匪,一家人都被土匪杀了,只有我和我爹爹逃了出来,前些天我爹爹也死了,我只得乞讨为生。”众人听了,皆哀叹不止,又说起朝廷如何腐败无能,纵容土匪横行等等。

青牛先生见车夫已将烧鸡拿了过来,说道:“楼云,吃吧,不要客气。”见楼云不动,撕下一只鸡腿塞入他手中,却见楼云手拿鸡腿,看着“大风碑”呆呆发愣,便问道:“楼云,识得上面的字吗?”楼云答道:“识得。”青牛先生道:“念来听一听。”楼云知道他们当然也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这时在考究自己,朗声读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青牛先生问道:“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楼云道:“不知道。但读起来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青牛先生哈哈一笑,面露欣赏之色,说道:“没看出来,你小小年纪,却是很有些慧根呀!”当下便把碑文的含义讲了一遍,楼云自是知道汉高祖刘邦的,听了青牛先生的解释,不禁叹道:“汉高祖果然是一位真英雄。”众人听他此言与青牛先生对刘邦的评语暗合,不由得都击掌大笑,口称:“妙哉!妙哉!”楼云还以为他们是在笑话自己幼稚无知,满面通红。

青牛先生说道:“楼云,你以后是如何打算的?难道要做一辈子的乞丐吗?”楼云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旁边一人说道:“青牛先生,难得你与楼云小友意趣相投,何不收了他做书童,岂不是美事一桩?”青牛先生早有此意,问道:“楼云,你愿意做我的书童吗?”楼云再怎么实诚,也知道此时不是犯迷糊的时候,当即跪倒在地,说道:“请先生不要嫌弃我愚笨。”青牛先生叹道:“能与此子相遇,这趟来徐州便是不虚此行了。”众人又皆鼓掌大笑,不住向青牛先生道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