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龙八部》的硬伤

老戏骨们的片酬普遍不高,演技差的职业明星们的身价却高的离谱,这种现象郭大路虽然看不惯,但也管不了,这是市场需要决定的,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郭大路也没有什么办法。他能做到的,就是在拍摄电影电视的时候,尽量的少找高颜值的少男少女,而是以寻常相貌的老戏骨为主。

所以从踏入影视行业以来,一直到现在,郭大路除非是在不得不用俊男靓女的情况下使用高颜值演员,一般的时候,都会陪以平常演员做主角。

但是从古至今,百姓们喜欢看的就是高颜值的人,这是人类的天性,谁也扭转不了。

《美丽人生》拍摄完毕之后,郭大路特意写了几个话剧剧本传给了陈少强,让他们的话剧团免费使用这个本子,但是不能外传,就这已经足够陈少强高兴的了。话剧剧本的打磨极为困难,往往创作一个优秀的剧本,再加上排练,怎么也得三四年时间才行。

因此郭大路给了他们几个成熟的剧本,这让陈少强极为感激。

就在郭大路忙活拍电影的时间段里,他的《天龙八部》已经在网上连载了一多半,实体书的出版也到时候了。江东流打电话给郭大路商议出版时间的时候,郭大路自己都忘了还有这么一部武侠在连载呢。

这部其实在读者群体中反响很大,书里面罗列功夫实在是令人感到赞叹,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天龙寺枯荣大师的枯荣神功,鸠摩智的火焰刀,逍遥派的凌波微步,天山折梅手、生死符、白虹掌力、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以及萧峰的擒龙功,丁春秋的化功大法、慕容世家的斗转星移、还有少林的七十二绝技,都在这部书里一一展现了出来。

如果说《倚天屠龙记》把郭氏武侠中的天下武林门派进行了一个详细的势力划分以及实力评定的话,那么《天龙八部》这本书则是把天下武林的功夫进行了一个罗列整理,使之成为了一个武侠以后都要遵守的武林体系。

就像在郭大路写武侠之前,很多武侠里的所提及的门派一般都是作者自己杜撰的门派,与现实中毫无对应之处。

可是自从郭大路武侠面世之后,武侠中的门派类别以及功法名称,全都开始以郭大路书里的门派为写作基础,少林、武当、崆峒、峨眉、华山、昆仑这六大门派已经成了武侠里不可或缺的大门派了。

很多家创作武侠作品的时候,基本上都会以这六个门派作为书中的背景,由此再展开一系列的故事。

这种参照现实门派进行写的方法,对促进国家的旅游产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就因为郭大路的武侠,导致如今少林、武当、华山、峨眉几个地方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特别是少林寺与武当山,每天都有很多前来拜师之人,这些门派子弟一开始都是把人往外推,后来得到郭大路的支持后,都干脆在山下修建了疗养健身院,教授学员们打坐调息的健身基本法门。

这样一来,各个门派都在疗养院里开设了养生课,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再加上旅游景区的分成,这些武林门派再也不像以前那么贫困了,终于有钱起来。

当初少林寺的老和尚们一个个饿的满脸菜色,想吃点香油都得去山下拿种的芝麻去换,香积厨几十年来,就没有做过几顿有油水的素斋来,可是到了现在,少林和尚们终于不用为吃饭发愁了,反倒是畸形的火爆旅游,搞的一些老僧们心生厌烦,纷纷避入后山,躲开这恐怖的人群。

短短几年时间里,本来还吃饭都有点困难的武林门派,因为郭大路的电影,导致了全世界都兴起了功夫热,搞的这些武林门派也都起死回生了,以前收不到徒弟的小门小派,如今也能传承下去了。

这一切的变化,基本上全都应该归功于郭大路的,而是郭大路写的,这些门派众人,自然对郭大路尊崇几分。

郭大路成为武道大宗师,这固然令江湖同道尊敬,但他这种为为各个门派谋取福利的行为,则更令感激。

如今武林门派已经在郭大路的武侠中大致确定下来,到了这个地步,其实武侠已经很难写了,再写的话,很难突破以前的范畴框架,对于创作者的压力非常大。

写,都是这样,写的越多,压力就越大,因为你很难突破以往的故事框架,有时候人物形象难免就固定起来。

可是郭大路如今发布的《天龙八部》却一下子就写了好几个角色,这些角色或许不太鲜活,但最起码已经把人物形象给树立了起来。

萧峰的豪情盖世,段誉的文雅痴情,马夫人的阴狠毒辣,段正淳的多情风流,慕容复的小肚鸡肠,虚竹的憨头憨脑,以及阿紫的狠辣,逍遥三老的恩怨情仇,甚至慕容复的几个家臣的形象都有所凸显,四大恶人的形象也能被读者记住。

写,最难的就是将人物写活,因此很多写作功力不到的作家,都会在书中极力减少角色的数目,人物越多,这书就越难写,而这一次郭大路竟然在一部书里分成三条线,这种写法很少人能驾驭得住。

这部书在连载的时候,大家看着看着就觉得不对劲,一开始以为段誉是主角,结果萧峰忽然从半路杀出,正顺着萧峰这条线看的正爽,忽然又出现了一个虚竹,这写作的重心一变再变,搞的读者们目不暇接,都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主角了。

这种写法极为新奇,也就评书话本上有曾经有过这样的叙述手法,如今大部分的武侠都不会以这种手法来表现人物,因为实在很难驾驭。

不过这部《天龙八部》中的硬伤实在太多,郭大路在发表之时进行了很大篇幅的修改,在原版中,萧峰误杀阿朱,杀的莫名其妙,以萧峰的精明,怎么可能会相信段正淳是当初杀他全家的带头大哥?

段正淳最多也就五十来岁,而雁门关事件发生的时候,萧峰才刚刚出生没多久,那时候的段正淳也就十七八岁,如何能成为带头大哥?他大理段氏再牛逼,也不会用一个毛头小子当带头大哥来伏击萧远山夫妻。

所以萧峰杀阿朱,杀的稀奇古怪,莫名其妙,不知所云,转折实在太硬。

还有一个硬伤,那就是在雁门关伏击萧远山,也是伏击的莫名其妙,原版中的诱因,是听说契丹人要谋取少林功夫,因此少林方丈才会领着一帮武林人士伏击萧远山夫妇,可这本身就是傻逼行为,区区武林秘籍要是能关系国运的话,大宋早就把辽国灭国无数次了!

如果少林功夫真有这么重要的,那么大宋也不会这么被辽国欺负了。

这且不说,就说伏击的本身,无论是谁,在精心策划杀人的时候,只要不是蠢货,肯定就会对被杀的对象做一番细致的调查,确定身份之后才会进行击杀,如果发现不对,不可能贸然动手。

当时雁门关伏击的时候,就只有萧远山夫妇两人,最多也就几个下人陪同,这样的人一看就跟慕容博传来的情报不符,只要是脑子稍微清楚点的人,都会暂时停止行动。

所以这个雁门关的伏击,本身就显得极其幼稚,根本就不成立。

还有一个硬伤,那就是慕容博的“奸计”,书里面说,慕容博特意家传消息,就希望玄慈等人杀了辽国中人,就此引发宋辽大战,他们慕容世家才好坐收渔利,趁机恢复大燕国。

可是就特么杀了区区萧远山夫妇就能引起宋辽大战?萧远山夫妇到底在辽国有多尊崇,他们死了才会引发宋辽之争?萧远山当时在辽国,了不起也只是一个出名点的武夫,他们夫妇身死,对整个辽国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基本上没谁会关心,别说引发宋辽大战了,根本就不能为辽国高层所知。

如果伏击萧远山夫妇也算的上是慕容博实施的“奸计”的话,那么这个慕容博的智商恐怕也就只能是窝在少林寺里自己找罪受了。一个有帝王之志的人,竟然窝在一座庙里偷看所谓的武学秘籍,就这格局,当一个县令都不配。

普天下从未有一个将重心放在功夫上的帝王,帝王着眼的是天下,而不是狗屁功夫,要是功夫高都能建国称帝的话,那么达摩、张三丰这些人早就当皇帝了。所以,书中慕容博这种幼稚的行为,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像这样的硬伤,《天龙八部》的原版里还有很多,因此郭大路对这部书根本难以忍受,出书的时候,只能在保留大致框架的情况下进行大幅度的修改,不然他自己看着都难受。

这里面不符合逻辑,不符合智商的情节实在是太多,很多地方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被郭大路修改之后,几乎把有关雁门关与萧峰父子的故事整体进行了再创作,使之逻辑通顺,智商在线。

至于段誉与虚竹的戏份倒是用不着修改,这两人在书里的经历虽然处处透着因果玄虚的味道,但最起码在整体逻辑上没有什么硬伤。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郭大路修改了好几次,这才同意江东流出版实体书的要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