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学的魅力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学的魅力

作者:大江入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6 05:12: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ps:这段有点水哈,但是我还是忍不住将这些句子摘抄出来让一些读者看一下。

在郭大路的记忆之中,异世界的这篇《我与地坛》是作者在母亲病逝后才写出的一篇散文。

文章中既有对生命与命运的思考,也有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

而在郭大路这个世界,残疾作家铁生的母亲却在铁生去世后,还好好的活着。

“好好的活着”或许描述不太对,但起码是活的好好的。

郭大路在抄写这篇著名散文的时候,自然不会傻到将原文整个抄袭。

在关于“母亲”的语句里,他已经做了适当的修改,通篇文章里,不会再有“母亲”已经去世的信息流露。

已经获得了一整个世界知识的郭大路,其见识乃至于眼光,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人,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提高,便是在文学修养上也能体现出来。

要是按照郭大路以往的文学水准,想要对《我与地坛》这样的文章动手术,那绝对是力有未逮,难以做到。

但对于凝结了一个世界知识的郭大路来说,这已经并非是一件不能办到的事情。

修改之后,原文的意思不变,甚至还能稍稍增色,那对于删改者而言,便是最大的褒奖。

本来购买铁生文集的读者们大多数都是因为同情这位作家而掏的腰包,而并没有对他的文章抱有多大的希望。

可是在文集到手之后,单单是郭大路所做的序言,就给了他们一个惊喜。

在购买文集的大多数消费者,其实年龄都不大,有些人之所以买书,最大的原因还是与郭大路有关。

连他们视为天才作家的郭大路都佩服万分的作家,而郭大路又亲自为他作序的文集,对于这部作品,这些郭大路的粉丝自然没有放过的道理。

这些读者因为年龄的原因,大多数都还很难沉下心来阅读稍微带点深度的文章,但郭大路所作的这篇《我与地坛》却让他们首次有了阅读传统文学的兴趣。

这篇文章里幽美的语句,深邃的情感,流畅的叙述方式,吸引的他们在阅读之时,眼睛片刻都舍不得离开,直到将整篇散文看完之后,他们才真的松了一口气。

通过这篇文章,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传统文学那种语句精炼,叙述流畅的美感。

有人说文无第一,因为同一篇文章,对于不同人的来说,就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即便看法再不同,对于文章本身的好坏他们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这篇散文,就算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女,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强烈情感与哲学思考,连阅读量不多的孩子,也能朦朦胧胧的感到这篇散文很好,至于好在哪里,他们可能说不上来,只是觉得好。

就好比吃了一顿好饭,但真要描述出到底好在哪里,一般人还真的难以描述出来。

那只是一种感觉,感觉这种东西,最难以用文字或者语言的方式来描述,那是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独特感受。

但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口感不会骗人。

观看铁生文集的读者并不仅仅只有年龄小的人,同样也有文学素养非常高的一些群体。

这些人通俗文学也看的,传统文学也读的,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他们都能看的下去,这群人在读者群体里堪称杂食动物。

当然了还有一群人,那是只看传统文学,对市井文化与通俗文学却是不屑一顾。

可郭大路的这篇序文出来之后,无论是眼高于顶的传统文学爱好者还是杂食性读者,亦或是年轻的还不怎么明白什么叫做文学的读者,在读了之后,全都感到了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在铁生文集发行后的第二天,便开始有读者在郭大路的微博下面留言。

故乡的风:“铁生的作品我还没有看,但郭爷写的序文我却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真他妈好看!我到现在还不能准确的说出郭爷这篇散文到底好在哪里,但却能很负责的说,无论是往前三十年,还是往后三十年,都不会再有这么优秀的散文面世了,我觉得这应该算是一篇绝响。”

我要的是葫芦:“同上,郭爷的这篇《我与地坛》对我来讲,应该算的上是神作,我这人读书非常杂,、散文、诗歌、甚至五行八卦算命看相也都读过,但却从未有这么一篇文章这么震撼我的心灵,那是一种震颤的美!”

弯弓射大雕:“我平常只喜欢看武侠,对于别的作品很少看,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学更是不感冒。除了在学校里不得不学习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之外,我的课外读物,已经没有任何传统文学作品,但郭爷的这篇地坛,改变了我对当代传统文学作品的看法。”

往事如风:“单单郭爷这篇散文,就值得整套书的价钱!我敢打赌,下一届华夏文学奖评选的时候,郭爷的这篇散文一定会获得奖项,若是连提名都没有,作协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是太阳:“不错,郭爷这篇散文不获奖,天理难容!”

郭大路的微博下面,通篇都是对郭大路的赞美之声,就连一向与郭大路作对的传统作家,这一次也集体沉默了下来。

一些读者开始将散文里的优美句子摘抄下来,然后这些句子在网上火速流传开来。

比如“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比如“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甚至还有大段大段的摘抄,“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

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

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

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

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这些美妙的语句吸引了很多网友,然后这些网友只凭这些句子,便毫不犹豫的买下了整部文集。

就像一些读者说的,“仅凭这些段落,就足以让他们买下这一部书来收藏。”

郭大路又一次在网上火了!

他这一次不是因为武侠,也不是因为某些轰动性事件,而仅仅是因为一篇为别人文集所做的散文。

有时候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文字的力量也在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