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顾道长生 > 第七百九十一章 秋考

顾道长生 第七百九十一章 秋考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22:41:52 来源:蚂蚁文学

陈焉住了十来天,便返回府城。接下来的日子,顾玙便在备考中度过。

采气是根本,这决定自身的上限,修术是关键,这是安全保障。除此之外,他还动用家中库藏,请供奉炼制了一把短剑。

没什么太出奇的,就是比寻常的精钢剑更锋锐,更坚韧一些。

小世界里都特么是法爷,武学技击乃小道,修士很少专研。所以府里非常奇怪,见他每天在院子里比比划划,不时拉上曹化彰对战,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浪费时间?呵呵,搞笑咧!

转眼几个月过去,秋考已至。

鹿鸣县属西川府,西川府挨着芦台府,二府道观皆隶属于本竹治。贞阳国的宫观每年春季都会举办一次考核,不合格者逐出,当年秋季再重新招录。

所以秋考不是每年都有,要空出名额才行。而鹿鸣为旺县,按照规制,应有观主一名,威仪一名,教习一名,弟子十二,共十五人。

威仪负责监察,八品道官;教习负责教化,九品道官,也是最低级的一等。

这日清晨,陈府早早就忙碌起来。

陈靖亲自陪同,乘着马车前往城南十里的鹿鸣观。他不太有信心,但看小儿子微阖双目,老神在在,倒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行了一程,马车抵达宫观。规模不小,没有所谓的正殿偏殿,因为这里的道并非宗教。只是几个院子套在一起,有课堂、住处、饭厅、议事厅、丹房、器房,附近还有灵田、兽园、比斗场……更像学院多一点。

“老爷,少爷,到了!”

车夫招呼一声,陈靖和顾玙下了马车,见观前停着不少车架,还有一些衣衫破旧的百姓翘首张望。

“两个名额,历来寒门一个,士族一个,考验内容不同,所以你不必管他们,最大的对手仍是徐介。”

陈靖拉着儿子的手,将说了不知多少遍的叮嘱又重复一遍,直送到大门口才松开。

“父亲暂回返歇息,孩儿进去了。”

顾玙冲着陈靖一拜,大步迈入。

过不多时,有位小道人出来喊:“时辰到,闲杂人等一应退避,封门!”

“咣啷!”

两扇厚重的木门缓缓合拢,遮盖了所有人的目光。

却说顾玙进来,被引到中庭,四周一打量,参加考试的有五十多人,上至白发老翁,下至垂髫幼童,风格十分不统一。

因为原则上不限年龄,只要有本地乡绅、士人、里正、修士等担保便可参加,当然人家收不收是另外一回事。

人群泾渭分明的站成两拨,徐介自在其中。他瞧见顾玙,不敢喧哗挑衅,但眯了眯眼睛,透出一股浓浓的嘲讽。

啧,像条狗!

顾玙砸吧了下嘴,不予理会。

不一会,一位弟子出来,点了二十人的名,进去右侧一间大屋。他听陈靖讲过,像这些不识字,家庭贫苦的寻常百姓,道观也愿给予机会。

一般是看资质,观根骨,家世清白,优异者便可成为备选,去争一争那稀少名额。

而他们进去不久,又有弟子出来点名,剩下的三十余人被带到另一间大屋。里面摆着很多桌案,案上铺着笔墨纸卷。

一位身形清瘦的女道人立在前面,眉眼温润,态度亲和。那弟子介绍:“此乃本观教习,荀玉道长。”

众人连忙行礼。

“此番考核分两场,第一场文试,一炷香时间,试后我会当堂审阅,你们自找座位吧。”

她简单讲解,没什么特别程序,众人呼啦啦就座。

跟着线香燃起,荀玉闭目端坐,在烟气袅袅中更显仪态,宛如一尊活菩萨。但底下众人皆是心中一颤,只觉一股柔和的气息扫过全场,毫无隐秘可言。

“凝神期么?”

顾玙看了她几眼,便不再理会,低头瞅了瞅卷子,题量不大,但非常杂。有问贞阳国史的,有问修行要略的,有问某个百年争论不休的问题,让自己写出观点的。

不过有一样,都比较基础,颇似科举中的童子试。

他早听老爹提过,文试是专门给自己这类人准备的,多年来研究的非常透彻。陈府好歹是县望家族,自有储备。

顾玙之前演练过很多次,略一思索提笔便写。

周围的考生也大多如此,速度飞快,随后又接连停顿,似乎碰到了一道难题。

“呵,有意思,居然问对启元国求亲的态度……”

顾玙看着最后一道题,不禁失笑。

试卷乃本竹治的高士所出,高士就是高级教习,亦负责辖区教化。贞阳国远离战乱,平安了几百年,百姓和修士都像家养的宠物,已经丧失了危机感。

启元国求亲一事,支持的多,反对的少。结果这位高士明晃晃的写在试卷里,怕是少有的肯思考之人。

他提笔想了想,方写下几句。

待检查一遍后,香也快烧到了头,不少人起身交卷,顾玙也交了上去。大家并未离开,仍坐在原处等待。

只见那荀玉道人捧着试卷,一张张翻看,不时颔首皱眉。忽然间,她目光顿住,盯在一份卷子上动也不动。

那上面写着短短的一段话:

“某人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食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这是贞阳国很流传的一个故事,跟夏国的成语典故差不多。

说有个人非常讨厌老鼠,倾尽家财以求一只好猫。他用鲜美的鱼肉喂养它,用柔软的毡子给它睡觉。猫既吃得很饱,而且很安逸,就不愿捕捉老鼠了,甚至和老鼠一起嬉闹,老鼠因此更加猖獗。

荀玉看了许久,才将目光上移,卷头写着姓名:陈昱。

她又瞧了眼在席间端坐的某个童子,方将试卷翻过。

没花多少时间,她便审阅完毕,道:“张隽、欧顺、谷峰……为下下,你们返家去吧。”

一口气点了五个,这五人立时面色惨白,却也不敢声辩,勉强施了一礼,摇摇晃晃的出得门去。

………………

文试考罢,众人又回到中庭。

另一拨人已走了大半,还剩五人在场,小则四五岁,大则十二三,皆是畏畏缩缩,神色惶恐。

“哼!”

徐介对他们极看不上眼,故意挤开一个浑身补丁的女童。女童一趔趄,险些摔倒,眼圈立时通红,却生生忍着没哭。

“五取一,真是好命!”

“就是,为何对我们如此苛待?”

“上面要平衡势力,提拔寒门……”

“嘘,莫要多言!”

一群人嘀嘀咕咕,满心抱怨,那五人缩在角落,丝毫不敢还嘴。

顾玙在旁瞧着,自己一方皆是世家子,自幼读书采气,起步就是起飞。另一方是贫民寒门,各方面都没法比,但朝廷和崇玄院愿意给机会。

他觉着有趣,念头转了甚多,忽地抬眼一瞧,荀玉道人不知何时站在了前方石阶上。

“俩人一组,点到名的随我进来。”

“山韬,孔黎!”

“刘裕,文欢!”

一组组进去,不一会又出来,或垂头丧气,或惴惴不安,竟无一人欢喜。很快到了最末,荀玉看了看,道:“徐介,陈昱!”

“在!”

二人对视一眼,徐介极为隐蔽的挑了挑眉毛,似乎志在必得。

顾玙心中古怪,随荀玉进了内堂,见里面坐着两位道人。一位垂垂老矣,满头白发,显然寿元将尽。另一位中年人相貌,板着一张脸,显得非常严肃。

“这是本观观主吴老子,本观威仪郭可敬。”

“见过两位前辈!”

顾玙和徐介齐齐拜倒,荀玉也坐在第三张椅子上,却是三人共同审核。

“起来吧!”

吴老子闭着眼睛,一言不发,似乎睡着了。郭可敬则挥了下手,语调刻板冷漠,道:“鹿鸣县甜水巷徐府,徐介?”

“在!”

徐介赶紧上前一步。

“八岁习下品采气之法,今已四年,另修符术十五道……”

郭可敬按照报名时的资料一一问询,徐介皆应是。

随后,他转向吴老子,“观主请!”

“……”

吴老子此时方动了动,但也没睁眼,而是额头中央的皮肉骤然裂开,显出一只金色神眼。这眼珠子盯着徐介,放出一道金芒在他身上一扫,转瞬消失。

随即,神眼也陷进皮肉,额头恢复平整。

“确是铭刻了十五道符纹,内气澎湃奔涌,积累颇深,资质为……”

吴老子顿了顿,给出评价:“中上!”

咝!

顾玙大为惊讶,这是什么术法,莫非是神通?连铭刻了几道符纹都能看到!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修为,实乃可造之材。”

郭可敬点点头,似非常欣赏,跟着又转向顾玙。

“陈昱,七岁习下品采气之法,今两年整,修符术七道……”

“正是。”

跟之前一样,问答过后,吴老子再开神眼,金光一扫。顾玙只觉神魂颤动,里里外外被看个清楚透彻,不由愈发惊讶。

吴老子却稍显疑惑,道:“真气稀薄,但较为精纯,确有七道符纹。”

“资质如何?”郭可敬问。

“同为中上。”

吴老子说罢,就不再开口。

郭可敬反倒像做主之人,点评道:“此次秋考共五十人,审验完毕。徐介勤勉好学,一心向道,资质优良,理应入选。

另有青山村七岁孤女陆小莲,身世清白,资质上上,同应入选。”

他又看向顾玙,道:“陈昱,性情顽劣,懒惰游散,不足以入我门墙,你返家去吧!”

(晚上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