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顾道长生 > 第一百六十一章 龙虎山

顾道长生 第一百六十一章 龙虎山

作者:睡觉会变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22:41:52 来源:蚂蚁文学

鹰潭本是个小城市,一百多万人口,经济也不甚发达,下辖只有两区一县外加一个县级市。但因为有了龙虎山,就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

龙虎山在城南二十公里,从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正式定居算起,至今承袭六十五代,历经两千余年。

正一派虽然不像全真那样,一度成为天下道门的领袖,但历朝历代,也得到过无数次的赐赏。在鼎盛时期,更有十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十座道庵,俨然一个小王国,号称道都。

不过桑海靡常,多数宫观早已废圮,保存较为完好的,只有天师府。

龙虎山的圣地其实有两个,山上的上清宫,山下的天师府。上清宫是正一派祖庭,可举办一些大型法会和活动,天师府只是天师道所有,自己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

上午,车站。

经过十个小时的旅途劳顿,谭崇岱并未觉得疲惫。他并非第一次来此,但时隔多年,看着那城市变化,高楼耸立,亦不禁心生感慨。

这里的画风就很不一样,市民对出家人的接受度非常高,没有半点大惊小怪。而在站口前面的一个地方,正有几个道士在守候。

其中一位戴着眼镜,相貌斯文的中年道士凑过来,先施了一礼,问:“可是穹窿山谭老修行?”

“正是。”

“晚辈是天师府知客郝洪庆,我们已经备了车,请您上车等候。”对方自我介绍。

凡道士都有道名,是师父根据门派的传承字辈,给弟子取的名字。一般保留原姓,中间的字,必须是传承用字。

这郝洪庆,自然是洪字辈的弟子。

“你们还在等别人?”

谭崇岱跟着他往那边走,随口问了一句。

“还有西河派的王老修行,和您的抵达时间相近。”对方解释道。

“哦,原来是王若虚。”

谭崇岱点点头,自行上车,这车是普通的商务车,七人座,非常宽敞。他略等了一会,又见门开,冒出一位肚圆身滚的胖道士,正是王若虚。

丫早就被特异局招安了,这次跟着参加,无非是现场探底,看看各门各派的态度。所以他一见谭崇岱,就刻意套近乎,笑道:“哎呀,久闻老修行大名,幸会幸会!”

“客气了,我才是久仰大名。”

老道笑着拱拱手,这话不假,王胖子在蜀州给人看风水,真是名声赫赫。那胖子上了车,便挨在旁边,他还带了两名弟子,自然闪到后排。

而他瞧对方孤身一人,有意问:“老修行,您没带弟子么?”

“我这一脉人丁凋落,只剩老道一人了。”谭崇岱摇了摇头。

“您别悲观,无非机缘未到,日后必会时来运转。”

“呵,借你吉言。”

正说着,忽听外面一阵喧嚣,俩人开窗一瞧,只见六七个道士从站口挤了过来,中间还簇拥着一位。这人也认识,西山万寿宫主持,张妙贤。

此人的来历颇为苦逼,他本是天师府的直系后裔,结果受到内部倾轧,上头又站错了队,被打发到万寿宫做主持。那万寿宫是净明派的祖庭,净明派是正一分支,这一去就算流放了。

而现任的张天师,叫张金通,是上上代天师的外孙,本姓不姓张,后来才改的。

要知道,天师府的传承历来是宗亲嫡系,张金通属于外戚,他能接手天师府,更是表明了政府对道门的掌控力度,碾压般的存在。

当然张妙贤的实力也不可小觑,曾经做过道教协会副会长,人脉极广。

他这一过来,气势逼人,郝洪庆心中嘀咕,但也得好好接待。丫单独坐上一辆车,弟子又一辆车,两辆车反倒先行起步,绝尘而去。

“……”

谭崇岱看的默然不语,王若虚则目光闪烁,不知在想些什么。

……

天师府在上清镇,距上清宫两里路,南朝琵琶峰,门临泸溪河,占地3万多平方米,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建筑恢弘。

府门上有一对抱柱楹联,写着: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

地位如何,清晰明了。

却说一行人下了车,进府门,过大堂,抬眼就见一对钟、鼓楼稳踞西东,正前方矗立着一座玉皇殿。殿内供着玉帝,另有邓、辛、张、陶等十二天君配祀两侧。

再进三门,就到了天师府的私第。由三厅组成,前为过厅,中为客厅,后为内宅和客舍。过厅供着三尊神像,正是初祖张道陵,以及两位高徒王长、赵升。

“众位先在此歇息,我家主持正在宫内布置,晚些才能回来。”

郝洪庆将大家引进客房,一一解释,方才退下。

明天才正式举行传度法会,他们来的比较早,人还不多。张妙贤进了客舍,就把门一关,一副生人勿近的德行。

谭崇岱则稍作休整,左右无事,又找那王若虚说话。而聊了一会,院中就慢慢热闹起来,各派掌门陆续抵达,又相互拜会。

说实在的,这帮人平时根本见不着面,难得有大型活动聚集,必然要联系一番。

由此便看出不同的层次了,像清微派、净明派这些大门派,亮相自是威风。光随行弟子就有五人以上,主持也被众星拱月,溜须拍马,谄媚奉承,竟比俗世更溜。

而像宝田派,铁冠派这等小门户,简直无人问津,要么抱团取暖,要么各不理睬。

一晃就到了晚上,张金通意外的没露面,不过众人也不在意,参加法会本就是个由头,真正目的,是想看看龙虎山卖的什么药。

次日,晨。

谭崇岱换了一身蓝色的得罗,吃过早饭,便与众人一起前往上清宫。得罗是一种道袍,与日常大褂相似,只是袖子更加宽大,是参加活动时才会穿的礼服。

本次参加传度的共有72位居士,早在大殿前等候,嗡嗡嗡的低声私语。另有不少旅游团,专程带着游客来观礼,在旁边咔咔拍照。甚至有媒体记者,架着摄像机在拍摄。

众人见怪不怪,传度法会早就失去了庄严性,变得商业且娱乐化。

这帮人在天师道弟子的指引下,进到传度殿,里面空间极为宽敞,正着张道陵像,三面围着木栅栏,后面有观礼席位。

不多时,现场响起了道教音乐,然后三师进。一穿黄,一穿绿,一穿紫,穿紫色法衣的正是张金通。此人六十来岁,身量不高面色枯黄,没有半点大德相貌,倒似多劳郁结,命不长久。

所谓传度,就是师尊向弟子传授度世道法,所以弟子要礼拜三师(监度师、传度师、保举师)。

这三个职位,通常由宫观的高功道士担任,而这次,张金通不知出于什么想法,竟亲自担任了传度师。

只见三人怀抱如意,先拜了拜道祖,众居士拿着笏板进殿,再拜三师。

至此,法会正式开始。那三人在前,弟子在后整齐排列,齐齐跪拜,参神谒社。

传度大概要经过三道程序,说戒、发誓愿、发度牒。一时间,殿内诵经声声,气氛端肃。各派掌门在旁边瞧着,表情郑重,心里各异。

约莫一个小时后,张金通向众居士颁发度牒,法会结束。趁他们到外面合影的功夫,又有弟子过来,引着众人转到后院的一间屋子。

这里的风格就不一样了,满是现代化的设备,最里面有间会议室,椭圆形的长桌,还有偌大的显示屏。

走在最前面的是张妙贤,他刚要往里进,却被守门弟子拦住,道:“请您出示名帖。”

“你不认得我?”他奇道。

“请您出示名帖!”那弟子重复了一遍。

“之前已经登记备册,怎么还要名帖?”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不得疏忽,请您见谅。”

“你……”

张妙贤顿时来气,这本是他的地盘,硬生生被挤到了万寿宫,谁特么能痛快?他这次过来就不太顺溜,此刻一瞧,还以为是刻意刁难。

“好,那我走便是!”

他修行本就不到家,否则也不会头脑发热去牵涉政治,当即冷哼一声,甩袖转身。

“请您出示名帖!”

那弟子不以为意,直接对第二位道。

“哦,稍等。”

这人六十多岁,非常好说话,笑着摸出请柬和道士证。那弟子看后,忽然提高音量:“上清茅山派吴松柏道长到!”

嗯?

吴松柏一怔,这未免太正式了吧?他不及细想,迈步进屋,找了把椅子一坐。

跟着是第三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弟子仍道:“正一清微派薛明心道长到!”

老头也进去,挨着吴松柏坐下,俩人对视一眼,都觉古怪。以前开会都有名牌,有茶水,有会场服务生,还有摄影摄像。这次屁都没有,素净得可以。

“灵宝派李静修道长到!”

“神霄穹窿山派谭崇岱道长到!”

“清微正乙派徐阳升道长到!”

“这……”

众人一瞧,不由生出了一种很诡异的感觉,齐齐整了整衣冠,都郑重了几分。

“刘祖灵宝派陈星是道长到!”

“净明闾山派黄辉光道长到!”

“萨祖西河派王若虚道长到!”

话说道门分支无数,混乱驳杂,通用的称谓是主宗在前,分支在后。比如清微正乙派,前面的就是主宗,后面的是分支。

再如刘祖灵宝派,意思是灵宝派的某位刘姓传人到别处传道,可又不想自行立宗,就用主宗名谓,变成了刘祖灵宝派。

这边一位位唱名,一位位进去就座。张妙贤在外面听得清清楚楚,他虽然闹脾气,但不敢真的离开,这一瞧就要搞事情啊!

所以他就很尴尬,走也不是,进也不是,正犹豫间,忽觉肩膀被人拍了一下。他扭头一看,只见张金通站在身后,沙哑道:“走吧!”

说着,对方先行迈步。

“……”

张妙贤皱了皱眉,到底跟了进去。

“灵宝净明派张妙贤道长到!”

随着最后一人就位,那弟子深施一礼,小心的关门退下。

“……”

会场内气氛微妙,静寂无声,张金通坐在首座,面无表情。

过了好半响,他才缓缓开口:“九十年前,天下道门齐聚京城白云观,编撰《诸真宗派总簿》,共收录六十二家门派,被视为道教正统。这六十二家,全真占三十八,正一占二十四。

不想九十年后,龙虎山遍发请函,却仅仅找到了十七家。天山派、紫极宫正已派、大江派、仙姑派诸门,怕是已经消亡不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