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从益州开始 > 第六十九章 辅佐

三国从益州开始 第六十九章 辅佐

作者:南山野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59: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喝着完粥的郑度,也放下了碗筷,他扶了扶头顶有些歪的小冠,后拿起旁边的鹅毛扇。

目光略过水面的层层雾气,仿佛看到湖泊深处的某些东西,也或者是人心。

接着,他转头看了眼刘釜,出言道:“季安所做之事,皆为事实,并无什么画大饼。

只是吾觉得季安一直没有对吾等说实话,复兴汉室,汝为何选择安夷?

又为何选择向州牧和太守建言,以建立夷军?”

旁侧相随者,如虎头和一干亲随早自觉退到了甲板一侧,所以二人的私下对话,也不怕被外人听取。

郑度之语,让刘釜不禁露出苦笑,他知道郑度猜中了自己心思,才有此之问。

是说实话,还是实话?

随着相处时间日长,刘釜知晓郑度是个很重朋友道义的人。想必昨日正是因此,才弄得左右为难,睡眠不佳。

刘釜站了起来,站于船舱边缘,抬首北望。

“如君陌言,我刘釜不喜欢玩弄虚的。少年时,便继承父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

怎么做?

难道如那市井说书人一样,信口开河,当然不是?那就不是我刘釜了!

君陌看看吧!

自两次党锢之争后,我大汉朝的国运还剩下多少?

近十年来,又有黄巾起义,董卓之乱……

而今大汉皇帝在何处?可有人理之?

我刘釜当然恨不得拔剑,冲向长安,诛杀逆贼。

这有用吗?

没有!

要有兵!

才能杀入长安,以正汉室江山!”

要是刘釜随身携带着父桢留下的那把剑,此时说不定早就拔出来了。

但眼下的他,只是相当愤怒的朝着北方挥了挥了臂膀。

这些话,听得对大汉忠诚度非常高的郑度情绪沸腾。

是啊,眼前的刘釜刘季安为汉室宗亲,自然心向汉室,所谓匡扶,没有兵又如何做?

没有兵,如何结束当今天下的割据局面,如何结束这乱世?

想他昨日还在纠结好友刘釜是否有不臣之心,如今大汉皇帝都成了傀儡,为奸臣玩弄于股掌之间,谁又是大汉之主?

郑度心中的疙瘩尽失,一片开朗。

他也站了起来,和刘釜一道站在船头,向北望去。

“如今天下,已成群雄割据之态,有曹操、袁绍、刘表……季安处于南中之地,还如安夷这等偏僻之所,不为州牧府重视,确实是积攒实力的好地方。

但若想走出益州,就算扩军之两千,也有些少。

且吾安夷而今只有五万之民,若是再多,州郡又不提供军资,如何养得起?

位置决定了发展,季安可曾想过这些?”

郑度一语中的,一下说到了刘釜现在面临的困境。

而刘釜的眼睛,也在这瞬间亮了起来。

郑度听了他的话语,没有生气,反而出谋划策,这是不是证明郑度愿意辅佐他了?

“还请君陌教我!”

刘釜站在船头,向郑度深深一礼。

郑度摸着下巴的胡子,沉默了一会,然后抬头看向刘釜,道:“季安既有心倾听,那便听吾在这船上说道一会如何?”

刘釜面露喜色,他知道这是郑度于他最为肯定的答复。现当下,他手下领兵有高沛、王朝马虎,处理政事有文童左栋,而今又有郑度的正式加入,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刘釜一礼请道:“君陌且入座,我二人且细细相谈!”

……

本打算于中午抵达异罗湖的中央之岛,可因刘釜让之听在湖间,与郑度相商要事,直到日落才登岛。

此岛乃是夷军军营的驻扎之所,上有千人驻守。

刘釜和郑度先是在营帐外吃过大锅饭,又同驻守的将领如马虎等人见了面,而后见天色不早,方回到安排好的个人营帐之内。

他围着油灯来回踱步,脑中过滤着郑度白日在船上所言之计策。

“君陌言之益州可为守地,但绝非争取天下的宝地,尤其汉中之所,如今张鲁同刘璋彻底破裂,算是彻底隔绝了益州军向关中进发的步伐。

但我暂却未告诉他,我已和张鲁取得了联系,至于这步棋该怎么用,却是后面的打算了。”

“而今之路,想办法走出蜀地,于外扩建地盘是个很好的想法。但去哪儿是个问题?

而君陌言之交州,和我想法不谋而合。如今交州仅被当地几个大族占据,朝廷对之几乎无多干涉。

只要想办法赢得交州的归属,那该地便可成为大军后方的粮仓。”

刘釜将之白日与郑度的话语捋了捋,心下有了章程,连夜间的睡眠也安稳不少。

翌日天明。

岛上的夷军全都集合起来,刘釜站在高台之上,亲眼看着他们演练一遍军体拳,又以草人为目标,另有击杀之法后,方将岛上的行程告一段落。

下一地,便是安夷县下的另三乡。

刘釜来此的主要目的,便是视察农间作物的生产情况,以及蚕桑之事。

自年初的时候,刘釜便叫来县乡各吏,召开了安夷县本年度的经济农业发展计划。

农业的实验性种植,蜀绣的开发,便是安夷全年的两个工作重点。

安夷县想发展好,就必须把普通民众给带动起来。

所产生的经济物质,如蜀绣之物,可由官寺按照本地市价收购,而后拿到北方换取马匹。

有了上半年的吏考罢免之事,安夷上下的官吏,到没有谁敢弄虚作假,一切都井井有条的发展着。看着治下走上正轨,刘釜也是松了一口气。

返回县寺,他便叫来几个亲信,如王朝,及投奔而来的高沛,以及文童等人,还自也少不了郑度,开始研究起,由安夷向交州发展的计划。

“安夷土地新晋开垦,几多贫瘠。而我安夷百姓日渐增多,粮价日渐增长。我的想法是,我县寺可组织一批人手,往交州去,看能否开辟一条商道。

后,可再交州租买些粮田,以供安夷粮草之需。

只是不晓,诸君几位,谁愿意前往之?”

刘釜虽是问询,目光却紧盯在左栋的脸上。

左栋擅长察言观色,见刘釜看来,他心里咯噔一下,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正色道:“若县君不嫌弃,左栋愿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